本文要介紹的是一則膠東史料,具體是關(guān)于1936年時任山東省財政廳長王向榮視察蓬萊縣的報道。該報道以簡訊形式刊登在當年11月17日的《益世報(天津版)》上,其原文如下:
【蓬萊通訊】山東省財政廳長王向榮,于(十一月)十一日下午五時,乘第二零二號專用汽車蒞蓬。事前由縣長通知各機關(guān)團體,并各學校赴車站歡迎。王氏下車后,即偕各歡迎機關(guān)人員,步行進城,下榻進德會休憩。翌日(十二日)上午七時招集各機關(guān)公務(wù)人員、各學校學生訓練隊、保安隊及各商民等,共數(shù)百余人,在公共體育場訓話,于九時半散會。下午即赴煙臺云。
這則報道的篇幅雖然比較短,但包含的信息量卻不少,比如開頭就提到了王向榮抵達蓬萊的交通方式,即先乘坐202號專用汽車抵達蓬萊車站,然后下車步行進城。(注:該報道沒有說明王向榮從何處乘車至蓬萊。但從當時的普遍情況來看,山東重要人物從濟南前往膠東半島北部區(qū)域,通常是先坐火車經(jīng)膠濟鐵路到濰縣,然后改乘汽車經(jīng)煙濰公路至膠東。)
通過史料的年代(1936年)不難推斷出,這里提到的蓬萊車站,系伴隨著煙濰公路通車而啟用的老車站。
對于二三十年代的“蓬萊車站”,1995版《蓬萊縣志》只是簡略記載稱:“1922年,煙濰公路竣工通車,縣境內(nèi)設(shè)平暢河、解宋營、劉家溝、蓬萊城、欒家口5 處車站?!辈]有詳細介紹該車站的具體位置和規(guī)模??紤]到煙濰公路是從蓬萊城南經(jīng)過,而王向榮乘車抵達車站后,又是步行進城。由此推測,當時的蓬萊車站,應(yīng)在縣城南門之外。

除了蓬萊車站,這則報道中還提到了“進德會”和“公共體育場”這兩個地點。進德會是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于1932年主持成立的道德團體,分會遍布省內(nèi)各縣。這里所說的“進德會”,應(yīng)是在蓬萊縣的分會。王向榮視察當?shù)貢r,就以會址作為下榻地點。限于資料,會址具體暫時不詳。
至于王向榮召集下屬集會的“公共體育場”,則在1995版《蓬萊縣志》中有明確記載。縣志稱:“蓬萊縣公共體育場 位于縣府東側(cè)。明清為‘察院’,1931年3月改建為體育場,內(nèi)設(shè)籃球、排 球場。建國前廢?!?/p>
在討論了相關(guān)地點之后,再簡要介紹一下王向榮其人。根據(jù)史料記載,王向榮(1891-1941),河北磁縣人,后投身行伍,隸屬北洋陸軍第十六混成旅麾下。此后,他長期在馮玉祥的西北軍系統(tǒng)中任職。1930年9月,出任韓復榘治下的山東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廳長.
另據(jù)1995版《蓬萊縣志》,1936年11月在任的蓬萊縣長名為秦道,系山東歷城縣人,具體任期為1936.8-1936.12。
一則簡短的報道,就涵蓋如此多信息點。原始史料的價值,可見一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