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2日,正在莫斯科出席訪問的毛主席發(fā)了一封電報給彭德懷,詢問西南局能否承擔向西藏進軍及經(jīng)營西藏的任務,并希望西南局能克服困難,爭取在1950年4月中旬開始向西藏進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主席訪問蘇聯(lián)

進軍西藏,剛剛解放的四川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后勤保障基地。所謂軍馬未動,糧草先行,但此時的四川,百廢待興,交通不便,運輸物資遇到了很大的障礙。1950年初,整個中國正常運營的鐵路線路總長已有2萬多公里,但在四川卻是一片空白,四川的交通主要還是依靠航運和傳統(tǒng)驛道,1天的火車路程,在四川起碼要走上7天,交通的不便直接導致了物資運輸費用的暴漲,按當時的物價,一斤米的運輸費用幾乎抵得上一斤米的價格。所以,修建一條橫貫四川的鐵路,既能保障進軍西藏后勤物資的運輸工作,也能解決四川出行交通不便的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50年全國鐵路通車圖

早在1949年,進軍西南之前,鄧小平就委托時任人民解放軍沈陽兵工總廠廠長陳修和幫物色專家和工程師。成都戰(zhàn)役結(jié)束后,鄧小平開始著手布置鐵路的修建工作。從成都通往重慶,總長505公里,早在1907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川漢鐵路西段就已經(jīng)設計出了施工藍圖并進行了路基施工,但在那個國力貧弱、政府腐敗、軍閥割據(jù)的年代,藍圖成為了空想,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這條四川人民期盼了半個世紀的鐵路仍然寸軌未鋪!只完成了14%的路基工程。

鄧小平是四川人,他深深地明白這條鐵路對于四川人民、對于大西南的重要性,一旦建成運營,將拉開整個大西南經(jīng)濟恢復的大幕,但在當時,我國需要修建的鐵路除了成渝鐵路外,還有另外的6條同樣重要,而當時的預算,只有總預算的十分之二,根本不可能同時建設,成渝鐵路能否成為新中國第一條建設的鐵路,鄧小平心里也沒有底,最終,經(jīng)過中共中央研究決定,成渝鐵路方案獲得通過,成渝鐵路成為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鄧小平

1950年3月21日,重慶鐵路工程局掛牌成立,專門負責成渝鐵路修建的相關事宜,僅需在原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式微調(diào)整。制造鋼軌用的鋼錠由鞍鋼負責軋制,重慶鋼鐵廠負責生產(chǎn),鋪軌用的100多萬根枕木,由四川政府籌集。要想修建這條505公里長的鐵路,除了材料外還需要一支筑路大軍,此時西南剛剛解放,專業(yè)的修路工又該從哪里去找呢?

這個時候,全能的人民子弟兵作用突顯了出來,戰(zhàn)時能提槍上馬,戰(zhàn)后能掄錘修路。1950年,由各個部隊抽調(diào)而來組成3萬多人的鐵路隊匯集西南軍區(qū)大操場,召開了成渝鐵路開工典禮,典禮上,時任西南軍區(qū)司令員的賀龍將一面印有“開路先鋒”的旗幟授予筑路部隊,接過旗幟后,部隊整隊出發(fā),當天就浩浩蕩蕩地進駐了重慶九龍坡車站附近的施工現(xiàn)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施工隊

進入施工現(xiàn)場后,施工隊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修建路基,鐵路的路基在軌道下方,一般是用土和石頭堆砌而成,承擔拖著鐵軌和列車的重量,是整個鐵路的基礎。成渝鐵路主要穿越川中丘陵地區(qū),而目前修建的高鐵,如果都在山區(qū)的話,都以隧道來穿越叫穿山,但在當時的技術水平較差,主要以路基穿越為主,選擇兩個山比較低洼的地方,把山搬走,開出一條路,成渝鐵路長505公里,搬山需要運輸?shù)耐潦礁哌_4211.3萬立方米,這些土石能填滿4個西湖,即使使用大型土方車運輸,也要200萬輛以上才能運完,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剛成立的新中國,面臨西方國家的封鎖禁運,筑路大軍連一臺筑路機器都沒有,手里能使用的工具只有鐵錘、鋼釬、扁擔和竹筐,挖出來的所有泥土,只能人工用扁擔一筐筐地挑,填平了還要夯實,四個人,在200多斤重的石頭四邊綁上竹子,抬起來再壓下去,把五寸的土壓成三寸。夯實路基,是為了鋪軌時控制鐵路的沉降,讓列車能安全通過,想要把擋住去路的大山搬走,筑路大軍還經(jīng)常要實行爆破任務,爆破需要大量的炸藥,而炸藥卻是筑路大軍最缺乏的物資。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大家想出了用硝和木炭按一定的比例倒入爆破孔內(nèi),自制土炸藥的方法,但土炸藥的威力有限,只能通過增加爆破次數(shù)來達到爆破效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用來夯實土石方的石頭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筑路大軍從重慶出發(fā),以平均每天不到5公里的速度向成都推進,用了不到5個月的時間,筑路工程完成了總量的30%,在路基向成都不斷延伸的同時,鋪軌工作也緊隨其后施工。1950年8月1日,成渝鐵路的第一根鐵軌,在重慶九龍坡火車站鋪設完成,為一片空白的四川鐵路網(wǎng),畫下了第一筆印記。就在第一根鐵軌鋪設完成沒多久,筑路大軍卻接到了一個命令,要求他們放下手中的工具歸建北上,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2000公里外的朝鮮半島,此時,中國人民志愿軍部隊已經(jīng)入朝作戰(zhàn),修筑成渝鐵路的筑路大軍歸建北上,除了參加戰(zhàn)斗外,還要負責修建交通設施,保障后勤運輸。

原來3萬多人的筑路大軍歸建后,又該由誰來負責成渝鐵路的修建工作呢?國家決定,充分發(fā)揮群眾的力量,號召組成民工筑路隊,繼續(xù)修建成渝鐵路,四川各界民眾紛紛響應,一支新的十萬多人的隊伍集結(jié)完畢,新的血液讓成渝鐵路的工地又恢復了往昔的熱鬧。工人們開動腦筋,想了很多土方法,沒有起重機械,就用木頭搭起支架,自制葫蘆杠桿,用竹筐挑石頭太慢了,就用木板制作滑車,用鋼釬鑿出得炮眼太淺,工人們又發(fā)明了長達兩米的沖釬,這些小小的改造,大大地提升了成渝鐵路的施工效率,更釋放了群眾的創(chuàng)新熱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咱們工人有力量

看到新中國第一條鐵路的順利建設,潛藏在四川各地的土匪特務開始蠢蠢欲動,伺機破壞鐵路工程。當時在四川的土匪主要是國民黨在淮海戰(zhàn)役失敗后,在西南地區(qū)訓練的特務組織,為了防范土匪,筑路隊下工地時都帶著武器,干活時武器就集中放在一處,隨時防止土匪的偷襲,就連文工隊到工地演出,都有軍隊武裝護送。1950年下半年,西南地區(qū)展開了清匪反霸斗爭,西南地區(qū)的社會秩序開始逐漸穩(wěn)定,筑路大軍也得以專心施工。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鋪軌大軍緊隨其后,1951年6月,鐵軌已經(jīng)從重慶鋪設到70多公里外的永川,為了方便群眾出行,成渝鐵路修通一段運營一段。1951年6月,重慶至永川段已經(jīng)具備了開通條件,但此時卻面臨一個問題,重慶還沒有火車頭和車廂,此時,中國能制造蒸汽機車的工廠都在東部地區(qū),經(jīng)過研究,大家決定把火車頭和車廂在武漢拆解,用船通過長江運到重慶后再組裝,但運輸如此巨大的火車部件,一般的船只根本無法勝任,時任西南軍區(qū)司令員賀龍派遣部隊的登陸艦前往武漢,將一節(jié)節(jié)火車部件通過長江三峽運到重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工人在修筑沱江大橋

火車到川后,筑路工人又修通了沱江大橋,在1951年底,讓鐵路通到了內(nèi)江,但在這里,筑路大軍遇到了一個麻煩,成渝鐵路從重慶出發(fā)后幾乎都是沿著長江繞山而行,但到內(nèi)江后,為了避開不良地質(zhì),降低工程造價,他們必須要修通一條隧道穿越一座小山,才能繼續(xù)向成都方向修建,在鐵路工程中,打通一條隧道是最復雜,也是危險性最高的一種工程手段,即使我國在高鐵技術獨步全球的今天,工程師們想打通一條隧道,也要綜合考慮各種技術手段,才能確保隧道施工安全。但在70多年前,筑路大軍修通隧道的唯一方式就是爆破,這需要專業(yè)人員確認爆破孔的位置和炸藥量,才能避免塌方事故,但筑路大軍幾乎都是到工地后才開始接觸的鐵路修建技術,沒有人懂得隧道修建技術。此時,有人提出李榮貴在東北修過鐵路,他打過隧道,有技術,但李榮貴有所顧慮,俗話說得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在舊社會,一門手藝就是養(yǎng)家糊口的工具,為了打消李榮貴的顧慮,筑路大軍代表孫貽蓀帶上一瓶白酒來找到李榮貴談心,當時的白酒是很珍貴的,一般人買不到,而李榮貴恰好愛喝白酒,孫貽蓀答應李榮貴,以后每天會保障他二兩白酒,打消了李榮貴的顧慮后,爆破工作就可以開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榮貴

李榮貴在山上需要爆破的部位逐個做了標記,其他人也跟著他一點點地學習技術,施工現(xiàn)場成為了露天學堂,大家跟著李榮貴邊干邊學,雖然這條隧道只有222.6米長,但打通這條隧道不僅為成渝鐵路后面的隧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更為新中國工程建設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師徒傳承關系,從成渝鐵路開始到后面的寶成鐵路和成昆鐵路,這樣的教學方式被傳承了下來,這種技術經(jīng)過一代代的傳承、不斷創(chuàng)新和提高,形成了我們今天獨步全球的高鐵技術。

1952年6月,筑路大軍貫通了622米的柏樹坳隧道,鐵軌通過這條成渝鐵路最長的隧道穿越山谷進入成都,1952年6月13日,成渝鐵路最后一根鋼軌落定,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比預定日期提前了90天全線貫通,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慶祝大會在重慶和成都兩地舉行,遠在北京的毛主席聽聞新中國第一條鐵路貫通的消息,寫下了: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xù)努力修筑天成路的題詞。慶祝大會召開的當天,兩輛蒸汽機車分別從成都站和重慶站同時發(fā)車,沿著新中國第一條鐵路相向而行,從這一天開始,從重慶到成都的時間由一周縮短到了一天之內(nèi),兩地間農(nóng)作物的運輸成本也大大地降低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在沒有大型機械化設備的上世紀50年代,3萬多名解放軍、10萬多名民工,用雙手將5.6萬噸鋼軌、5萬多噸水泥,100多萬根枕木變成了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這條貫穿四川的鐵路,不但解決了四川交通閉塞的問題,也為經(jīng)營西藏,建設西藏,提供運輸方面強有力的保障。此后,中國鐵路建設者跨江河、越山壑,用一條條震驚世界的鐵路在神州大地上一筆筆畫出一幅列車飛馳、長虹臥嶺的壯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