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樓及其作品《葩經(jīng)儷語》

作者徐厚冰

《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jīng)》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jīng)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

《詩經(jīng)》由風、雅、頌三個組成部分,根據(jù)地域和音樂的不同分類。與《詩經(jīng)》的三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合稱為“六義”。

沒有想到,《詩經(jīng)》現(xiàn)世的二千余年后,清乾隆間,廣德州(今安徽省廣德市)進士濮陽樓也以《詩經(jīng)》的風雅頌手法,寫了一部詩歌集——《葩經(jīng)儷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濮陽樓,字凌云,號荇溪,清廣德州人。乾隆乙丑(1745年)進士。陜西三水縣令,陜西三水地瘠民貧,濮陽樓盡心撫字,訓農勸學,民始樂業(yè)。出道邠州。居官清約。著有《文杏堂稿》、《左氏駢言》、《葩經(jīng)儷語》等。

濮陽樓之《葩經(jīng)儷語》于乾隆十年(1745)付梓,作為稀見刻本現(xiàn)珍藏在北京首都圖書館。該詩集按“風雅頌”三頌分類,主要采用《詩經(jīng)》的“賦比興”三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共收錄了305篇詩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濮陽樓的《葩經(jīng)儷語》詩詞里,可以看出,作者深入百姓生活,融入山水田園,雖然“套用”《詩經(jīng)》的寫作手法,但他大膽創(chuàng)新,不落窠臼,不拘一格。如其作品《卷耳》:

“陟周道而懷人,寘茲卷耳,登高崗而病馬,酌被兕觥。”

在他的筆下,一些極平常的勞動場面、婚喪嫁娶、搖櫓放排、挑茶采蓮,都被描寫得如詩如畫,情景交融,呈現(xiàn)出來的詩詞形象生動鮮明。如其作品《綠衣》:

“綠反為衣,黃偏作里。維憂心之易巳,思古人而無執(zhí)。”

他思想敏捷,想象豐富,使得作品熱情奔放,質樸自然,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出《詩經(jīng)》而脫俗,取風雅頌而避險媚。”如其作品《泉水》:

“有懷于衛(wèi),思偕淇水同流。出宿于于,意逐旋車言邁。謀于諸姬,徒滋永嘆,問之伯姊何以為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之,濮陽樓《葩經(jīng)儷語》的詩詞“有韻則聲,無韻則音”,把詩詞與音樂融會貫通,讀起來讓人感受到曲調清新、旋律優(yōu)美。因而,乾隆首位狀元金德瑛(1701-1762)在其為之《序》中給予了高度評價:“悉歸镕化,亦何其體創(chuàng)而思精,詞簡而意該(賅)?!?/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廣德市正在積極打造世界級康養(yǎng)名城,“康養(yǎng)名城”建設與文化歷史的深度融合或不可缺。濮陽樓用筆描繪了廣德古代美好的“康養(yǎng)生活”,展示了廣德歷史積淀與“歸隱文化”的基因,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形勢下,廣德一定會打造出更多的、屬于我們自己的康養(yǎng)名城“風雅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徐厚冰,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立刪,謝謝!

(由濮陽燮剛提供《葩經(jīng)儷語》掃描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