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蝦有蝦道,蛇有蛇路,人生百樣,各有各的活法,但千百年來,人們還是喜歡看到魚躍龍門的故事,以此來激勵自己的孩子,這才有了望子龍成的心理。
這樣的心理并不能說是錯的,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從小的方面來說,這是個人改變命運的希望,特別是從底層出來的人來說,更是這樣。
這兩天網(wǎng)友們都在紛紛圍觀的趙普,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人物,從保安變成央視主持人,再又自己創(chuàng)業(yè),這樣的人生不可謂不理想。
當然,他能有這樣的人物,也是因為他做對了兩步關鍵的選擇。
論到開局,趙普可以算是天崩開局,家境貧困,又只有初中學歷。

但在這個時候,他做對了第一步選擇,那就是去當兵,然后被分配工作。

他被分配到保安工作。

趙普他本人也承認的確有這個事情。

這時候,他又做對了第二步選擇,去北京進修讀大學。

然后又考入北影。

2005年,他進入央視工作。


在央視呆了十年后,他又離開了,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至今又剛好是十年。

這就是趙普的人生,1995年的保安,2005年的央視主持人,2015年的創(chuàng)業(yè)者,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他通過自我奮斗,從一個普通工薪族成為了一個體面人物,的確相當勵志。
當然,這不只是他個人的奮斗,也是跟時代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我想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承認,從1990年到2016年的這二十多年時間里,普通人們的確是擁有更多能改變命運的機會,不過是求學還是工作,或者是經(jīng)商,都可以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
但是從2018年后,隨著內(nèi)卷這個詞的流行,人們普遍有種感覺,想要得到好生活的機率越來越少了,人們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了,我不想去說大環(huán)境的變化,但至少絕大多數(shù)人的感覺是這樣的,這樣的感覺騙不了人。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想出現(xiàn)趙普式奇跡人物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了吧,現(xiàn)在小鎮(zhèn)做題家的路也越來越不好走了,何況其他人呢?
還是希望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能夠繼續(xù)給下一代趙普們改變命運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有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空間。
寫到這里,我又想到北大的賣肉狀元陸步軒了。

他可以落魄到去當屠夫賣肉。

也可以在十幾年后成功當老板。

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正常社會應有的模樣,每個人都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且還是兩到三次的機會。
所以我現(xiàn)在認為,作為個人而言,在一生中最好還是竭盡全力的努力三次,看是否能爭取到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三次都失敗了,那再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為遲;而作為社會來說,應該努力為人們提供更多改變命運機會的空間,或者說土壤。
而這又離不開公平的教育和工作、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了,顯然在這一點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愿當下的時代能依然有趙普和陸步軒這樣的奇跡人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