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三線迫擊炮廠,并未遠去的炮聲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三線建設,總是搖曳在曾經(jīng)的三線人心底。一個個帶著神秘代號和保密信箱的三線兵工廠,是三線人與三線子弟心底再也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遠去的炮聲·湖南三線9607廠
今天我們所講述的是代號為9607的湖南省迫擊炮廠,這是繼北京小三線317曙光廠、黑龍江小三線327向陽廠、陜西小三線337東風廠、安徽小三線9307江南廠、江西小三線9327利群廠、山東小三線9347光明廠,之后的第7家小三線迫擊炮廠。
我們給編者煞有介事的,給這些三線兵工廠備忘,起了一個名字——《遠去的炮聲》,這已經(jīng)是此專輯的第八篇。因為他們大多已經(jīng)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迫擊炮廠成了三線人和三線弟子深埋心底的記憶。
今天我們講述的湖南9607廠和其他省份的還是有些不一樣,他的炮聲還在延續(xù),小鋼炮依然在生產(chǎn),下面我們一起去尋找他曾經(jīng)的三線往事。

湖南道縣·9607東升廠圖
湖南道縣原屬黔陽專區(qū),是湘南一座四面環(huán)山的小城,出縣城西北方向,約十余公里,有鎮(zhèn)名為壽雁;過壽雁鎮(zhèn)北上,都龐嶺下,洑水岸旁,叢林掩映中,屋舍儼然,迥異于湘南民居風情。此為本文所寫,湖南9607廠舊址所在地。
湖南9607廠全稱為“國營九六〇七廠”,對外廠名國營湖南東升機械廠,籌建于1966年,屬于湖南小三線迫擊炮廠。
據(jù)道縣工業(yè)遺址普查紀實中所載,當年此廠選址尚有一番小波折:“國營東升機械廠開始選址道縣樂福堂鄉(xiāng)一大型溶洞,因洞體內(nèi)構(gòu)造復雜,地下河水水面過寬、過深而放棄?!?/p>
后選址于壽雁鎮(zhèn)北汪家村與上李家村之間,因此地位于:洑水河河畔,兩岸四座小山,山中有溶洞若干,正合三線建設選址“山、散、洞”選址的要求,9607東升廠遂定址于此。
看來當年選址也是“山不在高,有洞則靈”??!

9607東升廠二號洞
三線人家:四川167陵川廠與抗美援朝老兵軍代表
關于湖南9607廠的起源,我們編者尋找了很久,沒找到準確的說法,寫三線沒有溯源,總有些缺憾,只好放棄溯源寫點三線人家。
我們一直在猜測,應該有南京307的人參與9607東升廠的技術(shù)工作。來自四川167廠(陵川機械廠)的資深三線弟子(資深三線弟子,乃三線一代子弟,編者從“蓉城不老客”留言看,此老哥父輩為167陵川廠第一代領導,應該符合我對三線子弟的劃分中的兵工第一代。詳見本人所寫:《三線子弟的定義與劃分》)
“蓉城不老客”告訴我們編者,湖南9607東升廠有一部分人是源于南京307廠和四川167廠。

湖南小三線炮廠舊址·洑水河上的橋
另外我們在檢索資料中欣然在一篇湘潭在線的官方報道:《屢立戰(zhàn)功的“小鬼頭”抗美援朝老兵劉乙煌的故事》中發(fā)現(xiàn):
47軍抗美援朝老兵劉乙煌曾在于1969年被上級派往永州道縣原東升機械廠擔任軍管。1977年,劉乙煌正式退役后在9607東升廠工作。1990年又輾轉(zhuǎn)到了湘潭液壓件廠,直到1992年退休。
這位前輩劉乙煌應該是見證了湖南道縣9607東升廠從建廠到搬遷的完整歷史。

9607遺址,讓我想到:青翠接荒城
三線歷程:東升廠半個多世紀的跌宕起伏
說起湖南9607東升廠的歷史,也算是跌宕起的小三線企業(yè)了,有趣的是雖然跌跌撞撞,但不但一直堅持著迫擊炮的生產(chǎn),而且至今依然在兵器工業(yè)中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我們簡單梳理一下這個企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初期階段:(1966年至1980年)
1966年7月正式建廠,1970年建設完成,主要產(chǎn)品為63式60mm迫擊炮,后在四川167陵川廠支持下,改產(chǎn)63—1式60mm迫擊炮。
中期階段:(1980年至1990年)
1980年以后軍品民品并舉,既生產(chǎn)迫擊炮,又生產(chǎn)絡紗機、染色機、門架等民用工業(yè)品。
1985年與華東工學院和9607廠聯(lián)合研制的新型W85式60毫米迫擊炮正式定型,同時涉足叉車油缸系列產(chǎn)品。
1986年,W85式60毫米迫擊炮參加了北京國際防備展,取得外貿(mào)訂單,該炮被命名為“M83A式60毫米迫擊炮”。
1987年,啟動搬遷湘潭市計劃,1990與原“湘潭市液壓件廠”合并組建成“湖南液壓件廠”,至此走出了大山,邁向了城市。
此階段依然保持軍品與民品并行生產(chǎn)階段,產(chǎn)品不斷更新,涉及近期軍隊裝備產(chǎn)品,不再細數(shù)。

湖南9607廠舊址·1號洞
后期階段:(1990年至2007年)
2006年 :“湖南液壓件廠”以最后一名,列入國企關閉破產(chǎn)企業(yè)名單。
2007年:破產(chǎn)后的“湖南液壓件廠”培育出數(shù)家湖南液壓企業(yè)。約百十人繼續(xù)兵工之路——湖南兵器東升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湖南三線9607廠遺址·衛(wèi)生院
寫在最后:五十余年兵工路,幾家歡樂幾家愁
寫完湖南9607廠的這段備忘,三線編者不禁撫案長嘆,從1964年算起,我們的父輩作為第一批三線人,大多以年邁,甚至走遠。
三線廠,這個曾經(jīng)的歷史重音符,依然會在一代兩代三線子弟的心里深藏。
可是如湖南兵器9607東升廠一般,還在繼續(xù)生產(chǎn)小鋼炮,延續(xù)省屬小三線廠火種的三線廠又能有多少?

三線火種·一直在延續(xù)
其實作為三線子弟,面對塵封的那段歷史與現(xiàn)在三線人的遭遇,常常也無奈且黯然。得不到幫助,孤獨的寫三線之際,常在心中嘀咕一句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團不熄滅的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這正所謂:只有經(jīng)歷過,才知道。
愿三線子弟們能和我一起,共同找回我們曾經(jīng)的記憶!
歡迎三線子弟多多留言指正
共同找回我們曾經(jīng)的三線記憶
—=THE END=—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