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春節(jié)檔的《哪吒2》引爆票房高潮之后,國內(nèi)院線最近似乎進入了低迷期,雖然三月上映的電影也有不少,但沒有一部再能掀起觀眾的買票熱情。

這其中不乏來頭不小的這部標準“大片”——《編號17》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部影片改編自愛德華·阿什頓的科幻小說《米奇7號》,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zhí)導,當年他憑借《寄生蟲》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時,被媒體捧為亞洲之光。

帶著奧斯卡的光環(huán),奉俊昊這次接手的《編號17》總投資1.18億美元,足可見好萊塢對他的信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只不過,影片全球上映后,票房一直不溫不火,國內(nèi)國外的口碑反饋也十分一般,放進奉俊昊自己的導演作品序列里,它的排名都進不了前十。

當然,國內(nèi)觀眾選擇去看這部電影的大部分原因,還是沖著主演羅伯特·帕丁森去的,畢竟他曾出演《暮光之城》《哈利·波特》《新蝙蝠俠》《信條》等多部大片,合作過不少名導。

他本人的工作松弛感,或者說淡淡的瘋感,也堪稱好萊塢的一股清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下部分涉及劇透,選擇閱讀----------

01 天選牛馬

實際上,羅伯特·帕丁森還真是這個電影男主角的不二人選,的開場,是一則職場牛馬的苦命自白。

故事發(fā)生在幾十年后的近未來,男主米奇投資失敗欠了一屁股債,被黑幫威脅只要在地球活一天,就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無奈之下,男主只好選擇離開地球,加入了一個正在啟動的星際殖民計劃。由于沒學歷沒專長,男主選擇了“三不限”的崗位——消耗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顧名思義,就是人肉耗材,牛馬中的牛馬,社畜中的社畜。

簽了沒有任何保障的勞動合同,男主就等于無條件出賣了自己的肉體,專門從事太空高危工作,比如測試外太空輻射對人體的損傷程度,陌生星球存在的未知病毒,新研制的人造肉對人體的副作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使在工作中殉職,他的肉身也能很快就被“打印”出來,連帶復制的還有記憶和生物樣本,理論上保證醒來后,跟他死之前一模一樣,他的名字也因此改成了“米奇N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入職后的四年多時間里,男主已經(jīng)死去活來了十幾次,也正因為有“人體打印機”,飛船上的人們開始把男主視為耗材。

死透了,扔進焚化爐,沒死透,也扔進焚化爐,他最短的一次壽命,只活了10-15分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情感和情緒都不重要,只需要在每次重生后,高效地完成嚴苛的任務。

故事開場時,他已經(jīng)是“米奇17”了,不慎掉進了雪地深坑,雖然還活著,但跟死差不多了,因為不遠處,巨大的外星生物即將把他吞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編號17》的前半小時,用一種輕松詼諧的方式,講述了男主的苦逼工作日常。在整個飛船中,他既是“人類之光”,首當其沖為大家探索未知危險,他也是人類的最底層,喪失了作為獨立個體的所有尊嚴和人權(quán)。

男主認命的態(tài)度和懶散的自嘲語氣,讓人想到了阿湯哥主演的那部《明日邊緣》,主角不斷“讀檔”重來,透著一股黑色幽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急轉(zhuǎn)直下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部分劇情已經(jīng)是《編號17》中最精彩的了,接下來的故事急轉(zhuǎn)直下。

米奇17號沒有被外星生物吞噬,而是被巨蟲首領送回了地面,他用最后一口氣掙扎著回到了自己的住處,想要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床上已然躺著“米奇18”。

這個新米奇,性格居然跟他截然不同,易怒、暴力,不爽就直接動手,甚至拿著啞鈴就要把男主干掉,取而代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按照星際殖民計劃的規(guī)定,“多重身”是罪不可赦的大忌,只要有人存在多重肉體,被發(fā)現(xiàn)就會被完全銷毀,肉體和記憶再也無法被復制,死得透透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到這里,你會覺得這部電影終于對觀眾“上強度”了,應該會像《月球》那部電影一樣,給點關于科技和倫理的辯證探討了吧?

并沒有。

剛以為男主和“米奇18”要爭論“真假猴王”的難題,沒想到他們迅速和解,并且一起跟女友完成了三人行(國內(nèi)版刪減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吧,那接下來他們應該想辦法避免被全部銷毀了吧,沒想到他們直接貼臉開大,聯(lián)手反抗星際殖民計劃的首腦馬歇爾,結(jié)果暴露了多重體的存在,被馬歇爾反將一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OK,電影要奔著反獨裁統(tǒng)治的主題去了吧,結(jié)果人類這邊急匆匆地要跟外星生物宣戰(zhàn)了。

Fine,正準備好圍觀人類大戰(zhàn)外星人時,“米奇18”用極限一換一,實現(xiàn)了人類和外星生物的和平,獨裁首腦被滅口,其余人類和解大團圓,開始在那個星球繁衍生息。

飛船里要是有個中國人,那指定得帶著大伙兒包餃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實話,影片的后半段拖沓的節(jié)奏,東拉西扯的劇情和主題,著實讓人摸不到導演的套路。

由于影廳里不能玩手機,我只能被動反復思考,奉俊昊是不是被誰綁架了,拍出來這么一個玩意?

03 水土不服

其實,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對奉俊昊有這么大的期待。不少人都是興高采烈地進影院,罵罵咧咧地走出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畢竟,這可是拍出了《殺人回憶》《漢江怪物》《寄生蟲》的奉俊昊,他在這些電影里對于細節(jié)的捕捉,文化價值的傳達,隨隨便便都能分析出萬把字,讓影迷回味無窮。

殺人回憶》中,他強調(diào)連環(huán)殺人案發(fā)生時的韓國民主化改革背景,讓無解的案件與改革的困頓重疊,道德與人性主題共同升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漢江怪物》里,把政府的不作為、環(huán)境污染的警示、美國霸權(quán)的影射這些宏大的主題,巧妙地放置在同一個故事中,重點清晰、邏輯縝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寄生蟲》更不必多說,單是“氣味”這個符號隱喻,便可以讓全球的觀眾都能領會到,導演對于階級問題的觀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到了《編號17》呢,全片充斥著不用動腦的示。

比如馬克·魯法洛飾演的星際殖民計劃首腦,無限壓榨消耗體的個體利益,把女性視為生育工具,叫囂著純粹的人類基因,建立一個“純白”的星球。

他在選民面前作秀,屠殺外星生物,這設定就差把川普的名字打在公屏上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男主“消耗體”的設定,還有人類與外星生物之間的對立,基本都是點到為止,諷刺和隱喻不痛不癢,生怕觀眾看不出來,又怕觀眾聯(lián)想太深。

仔細想想,《編號17》不是奉俊昊第一次在好萊塢“崴腳”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前的《雪國列車》和《玉子》,同樣也是先放置一個階層壁壘、動物保護等宏大的主題,再通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情節(jié)點明主題,好像什么都說了,但又讓人覺得沒必要這么啰嗦。

說到底,《編號17》的問題跟《雪國列車》和《玉子》一樣,導演遭遇了“水土不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方面是文化差異。

讓奉俊昊這樣的亞洲導演,在好萊塢的地盤上創(chuàng)作,必定無法完全詮釋出他的個人創(chuàng)作傾向,只能尋找一種更普世的價值觀,讓電影完成全球敘事的任務,于是電影就少了亞洲創(chuàng)作者的含蓄,多了西方人的直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一方面則是好萊塢的大廠制度,對于導演的約束力極強。

尤其是華納兄弟這種好萊塢頂流大制片廠的電影,制片人的權(quán)力是遠高于導演的,這就導致奉俊昊這樣的導演,很難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掌握決定權(quán),縮手縮腳必然會摔跤。

總的來說,作為一部院線電影,《編號17》確實可以看看,但作為奉俊昊的電影,它真的差了一口氣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