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美美術館新展“木已成宙——康劍飛作品展”將于2025年3月20日正式開展,展期持續(xù)至2025年5月18日。此次展覽將完整呈現(xiàn)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康劍飛自1995年至今的創(chuàng)作軌跡,全面展示其三十年藝術探索的重要作品,是其藝術歷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次大型個展。展覽由北京實創(chuàng)科技園開發(fā)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壹美美術館承辦,并特邀當代藝術理論家和策劃人、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高名潞擔綱策展人。
在康劍飛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木刻始終是其表達的核心媒介。雖受限于木刻媒介的特性,但藝術家卻并未受限于形式的邊界,而是開辟出了一片無限的藝術可能,不斷用木這一媒介,創(chuàng)新性地延續(xù)著對圖像的創(chuàng)造。而這些看似專注于圖像探究的作品,其關注點卻遠超圖像本身,直指當代精神的內核:是藝術家在媒介的專一性與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之間,展開的一場富有深度的發(fā)掘。而“木”這一呈現(xiàn)版畫語言的媒介,已然打破了傳統(tǒng)版畫媒介的形式化束縛,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承載著藝術家對自我的探索與超越,展現(xiàn)了其藝術表達的無限延展性,與對生命、時間與永恒的深刻哲思。
此次展覽是對康劍飛藝術歷程的一次系統(tǒng)性回顧,旨在引發(fā)觀者對于圖像、媒介,與自我表達之關系的深思,并由此帶領觀者感受從木這一媒介所映照出的社會生態(tài)中的蓬勃生命力。正如本次展覽名“木已成宙”所喻,從木中窺見小我,觀得世界。


前 言
木已成宙—— 康劍飛的藝術視界
高名潞
這個展覽展示了中央美術學院康劍飛教授三十年來在不同階段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對版畫語言的探索;版畫向公眾媒介(印刷、影像、行為、裝置、建筑)的轉向;建構大眾參與的創(chuàng)作項目;把作為圖像依托的“木版”擴展為廣義的自然媒材,以呈現(xiàn)“木”本身的性格、體味、張力、層次、紋樣等。
因此,這個展覽不是要展示某種藝術“圖像”的模式的生成路線圖,盡管康劍飛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復線風格的黑白版畫,它們飽滿、雄強而又不乏怪異。相反,康劍飛更加關注媒材與社會生態(tài)之間的互動關系及其生成的魅力。
圖像和媒介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兩個最重要的領域和要素??祫︼w試圖把媒介從為圖像服務中解脫出來,所以,他把木板從版畫中解放出來。但是,康劍飛既沒有把木頭視為被切刻的被動材料,也沒有把木頭當作直接擺放的現(xiàn)成品,而是不斷在他的“木制品”中發(fā)現(xiàn)和激化木的內質、力度和表象,讓它最終升華為真正的、來自自然和宇宙的自我。這樣一來,康劍飛的藝術創(chuàng)作就是不斷與木質媒介糾纏、磨合、較勁的體驗過程,同時也是探索如何使媒介恰如其分地回應人生及其生態(tài)的參與過程。
“木”于是成為展覽的“言說者”,它似乎無處不在,并張開雙臂去擁抱觀眾。
康劍飛的創(chuàng)作歷程或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藝術品不應該是被動觀看的審美之物,也不是僅僅宣示藝術家觀念的言說道具,藝術品是由具體材料決定的話語系統(tǒng)。它們是活的。在康劍飛的作品中,版畫、裝置和生活空間中的“木”正在和我們一道共享并塑造著我們生活其中的宇宙世界。
關于藝術家

康劍飛
1973年生于天津市,畢業(yè)于中央美院版畫系,現(xiàn)為中央美院版畫系教授。
曾舉辦個展:
2025 “木已成宙?康劍飛作品展“/北京壹美美術館
2024 板?畫的引力場/廣州三域?匯藝術空間
2023 “玩兒鬧”康劍飛的新試驗/上海藝博畫廊
2022 “俯仰,呼吸,林木倒下又立起”康劍飛個展/北京成當代藝術中心
2021 關系/ 2021康劍飛個展/重慶當代美術館
2020 “溝通”/龍勝藝術項目/北京T3國際藝術區(qū)雅禮格致多維藝術空間
2019 臨時舞臺/康劍飛作品展/深圳中國版畫博物館
作品公共收藏于:中國美術館、中央美院美術館、澳大利亞昆士蘭美術學院、韓國漢城一民美術館、美國堪薩斯大學美術館、印尼CIPUTRA美術館、美國南加州大學亞太博物館、深圳華僑城華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版畫博物館、湖北美術館、四川美院美術館等。
關于策展人

高名潞
當代藝術理論家和策劃人,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教授。命名、開拓和推動了85美術運動。策劃了一系列重要的當代藝術展覽,包括“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1989),“Inside Out”(1998),“墻”(2005),“極多主義”(2003)和“意派”(2009)等。并發(fā)表了很多重要的批評和藝術史著作,包括第一本中國當代藝術史書《中國當代藝術史1985-1986》(合著,1988年完稿1991出版),Inside Out: Chinese New Art(英文1998), The Wall《墻: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中英文2005)和Total Modernity and the Avant-Garde in 20thCentury Chinese Art (英文2011)等。近些年來,也致力研究梳理現(xiàn)當代藝術史和批評理論,發(fā)表了《中國極多主義》《意派論》《中國當代藝術史》和《西方藝術史觀念》等理論著作,嘗試把當代和傳統(tǒng)融合,探索新的理論批評視角。
部分參展作品

《飛翔》 50×70cm木刻 1995

《重復組合》200×400cm 水印木刻拼貼 1997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

《圣宴》 180×270cm木刻 2000 中國版畫博物館館藏

《混雜的世界》 117×158.6cm木刻、水粉、木盒、綜合材料2021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

《舞臺NO.6》200×300cm布面油畫 2006 私人收藏

《關于本質》 55×70cm木皮拼接、丙烯、雕刻2024
北京實創(chuàng)科技園開發(fā)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區(qū)壹美美術館
支持單位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qū)委宣傳部
北京市海淀區(qū)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政局
協(xié)辦單位
北京中關村永豐產(chǎn)業(yè)基地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實創(chuàng)億達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北京仲量聯(lián)行物業(yè)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致謝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國版畫博物館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及私人藏家
執(zhí)行團隊
展覽統(tǒng)籌:楊茹
展覽執(zhí)行:張翰濤
展覽設計:林佳璇
活動策劃:胡彤彤
視頻制作:IY Studio藝術影像、翟晉碩
免費觀展
開館時間:10:00 - 17:00(每周一閉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