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業(yè)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行業(yè),在大部分家長眼中,老教師閱歷豐富,教學經(jīng)驗豐富,能夠給因材施教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秘籍。
但沒想到,曾經(jīng)有一名95后年輕女教師因“批卷”瞬間走紅網(wǎng)絡(luò),考試批卷不再是學生最怕的環(huán)節(jié)了,學生們甚至期待老師的批語。

這位95后女教師每一次批卷都像是一件“杰作”一樣,學生們看后都舍不得扔掉,就連校長看到后都贊不絕口,必須為這位年輕的女教師“加雞腿”。
但有些家長看到后卻發(fā)出了質(zhì)疑的聲音,女教師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批卷”成了學生最期待的“盲盒”
一張皺巴巴的數(shù)學試卷被輕輕推到課桌邊緣,卷面上鮮紅的叉號旁,歪歪扭扭地躺著一只流淚的小狗,旁邊還寫著:“再仔細一點,為師的心就不會碎成二維碼啦!”

教室里突然爆發(fā)出一陣笑聲,原本垂頭喪氣的學生盯著試卷愣了幾秒,隨即撓撓頭,嘴角不自覺地揚了起來。
這可不是什么漫畫書里的場景,而是一位95后女教師的日常批卷“杰作”。

她的批改方式讓學生們舍不得扔試卷,連校長都忍不住感慨:“這才是真正的才女!”
在大多數(shù)人的記憶里,試卷發(fā)下來的瞬間總是伴隨著心跳加速,生怕錯題太多被老師用紅筆狠狠圈出,再附上一句冷冰冰的“重做!”

然而,這位名叫林曉的95后女教師,卻把批卷變成了學生們每周最期待的開盲盒時刻。
一名學生在作文中把“桃樹”寫成了“逃樹”,林曉沒有直接打叉,而是畫了一棵拔腿狂奔的樹,旁邊配文:“它是不是想逃去參加運動會?”

全班傳閱時,哄笑聲幾乎掀翻屋頂。
另一個學生在解方程時漏掉了負號,她在錯題旁貼了一張自制的表情包:一只捂著胸口的熊貓,配字“徒兒,你這一漏,為師差點心梗”。

這些批注看似玩笑,卻讓學生們默默記住了錯誤點。
班里最調(diào)皮的男生小王說:“以前發(fā)卷子,大家都恨不得藏抽屜里,現(xiàn)在搶著看誰被畫得最搞笑?!?/p>
他甚至專門準備了一個文件夾,用來收藏所有被林曉“加工”過的試卷,而且還驕傲的說攢夠十張能換她手繪的書簽呢!

“溫柔刀”背后的教育
林曉的批改方式并非單純的“好玩”。一次月考,班上一名內(nèi)向的女生因粗心丟了整整二十分,趴在桌上抽泣。
林曉在她的試卷上畫了一個抱著蜂蜜罐的熊,寫道:“小熊說,下次記得把‘蜜’(謎)題解開,分就回來啦!”

女生破涕為笑,后來主動找林曉補課,期末竟沖進了班級前十。
林曉坦言:“自己也曾是做題恐懼癥患者,當孩子犯錯時,比起批評,他們更需要一個臺階下?!?/p>
高中時,她因物理不及格被老師當眾嘲諷腦子缺根弦,從此徹底放棄理科。
這段經(jīng)歷讓林曉記憶深刻,并且發(fā)誓:“絕不讓我的學生因為害怕犯錯而討厭學習?!?/p>
“叛逆才女”
起初,林曉的“花式批卷”并不被看好,有老教師皺眉:“卷面搞得花里胡哨,哪還有嚴肅性?”
校長陳立卻偷偷收藏了她批改的試卷。

某次教師大會上,他舉起一張畫著青蛙的卷子說:“教育不是流水線作業(yè),學生連試卷都舍不得扔,難道不是教學成功的另一種證明?”

漸漸地,林曉的畫風開始被傳染,隔壁班的數(shù)學老師嘗試在作業(yè)本上寫段子,連一貫嚴肅的年級主任也破天荒地在學生周記里貼了朵小花。
家長的“冰火兩重天”
而家長群里,質(zhì)疑聲從未停歇,老師這么會哄孩子,考試能出成績嗎?

一位父親直接在家長會上開炮:“我兒子拿回來的卷子像涂鴉本,這是教書還是過家家?”
林曉不慌不忙地投影出數(shù)據(jù):本學期班級平均分提高了8分,作業(yè)提交率從70%飆升至95%。

也有家長偷偷給她塞紙條:“我家孩子以前一提上學就裝肚子疼,現(xiàn)在天天催著我送他去學校?!?/p>
最讓林曉觸動的是,一位單親媽媽告訴她,女兒把每張試卷貼在床頭,說那是“林老師送的睡前故事”。

學期末的最后一堂課,林曉抱著一摞試卷走進教室,翻開某張卷子,錯題旁畫著一只系著披風的貓,爪子里舉著“進步之星”的旗子。
在學生們的笑聲中,她忽然想起校長那句話:“教育不是雕刻,而是點燃?!?/p>
窗外蟬鳴聒噪,但此刻的教室里,仿佛能聽見無數(shù)顆心被溫柔點燃的細碎聲響。

可以看出,這位95后女教師特別的用心,她想用這種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愛上學習,讓孩子不再恐懼考試和做錯。

不過有些家長也有些擔憂,這種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真的適合所有的孩子嗎?

對于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來說,女老師的這種教學方式是不是太過于松懈了,會不會讓孩子更不上心,有些調(diào)皮的孩子,他們?yōu)榱说玫嚼蠋煹摹疤厥馀Z”,會不會故意不好好答題呢?

如果一旦養(yǎng)成滿不在乎的壞習慣,那也是非常麻煩的,對于這位95后年輕女教師的做法,你是支持還是反對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