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是所有人類群體共有的特征,甚至可以說,它比其他任何能力更能定義我們作為“人”的本質。然而,關于語言究竟何時在我們的進化歷程中出現(xiàn),學界至今尚未達成共識。
智人(
Homo sapiens)這一物種已有約23萬年的歷史。然而,關于語言起源的時間點,學界依據化石證據、文化遺存等多種線索得出了許多不同的推測。一些研究考古記錄的學者認為,人類在大約10萬年前就已經具備語言能力;而另一些學者則推測,某種形式的語言可能早在現(xiàn)代人類出現(xiàn)之前就已經存在。
近期,一項新的基因組研究為這一爭議提供了新的線索。研究表明,人類的獨特語言能力至少在13.5萬年前就已存在,并在那之后的3.5萬年,也就是約10萬年前,開始廣泛用于社會交流。
語言的共同起源
許多語言學家認為,盡管人類語言千差萬別,但它們可能擁有一個共同的起源。新論文的第一作者Shigeru Miyagawa早在2010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就指出,英語、日語及部分班圖語之間,存在此前未被察覺的相似性。如今,全球已知的7000多種語言所展現(xiàn)出的普遍相似性,也進一步支持了“共同起源”的假設。
在最新的研究中,Miyagawa團隊試圖進一步驗證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既然所有語言可能都來自一個共同的起源,那么關鍵問題就在于:不同人群是是何時開始向全球擴散的?
研究團隊嘗試通過基因組數(shù)據解答這一問題。他們檢索了涉及“科伊?!?、“發(fā)散時間”、“分子鐘”等術語的文獻,并最終篩選出2007-2023年間的15項基因研究,其中包括3項Y染色體遺傳分析、3項線粒體DNA研究,以及9項全基因組研究。
這些研究為人類群體在地理上的分化時間提供了證據?;蚪M數(shù)據揭示,最早的人類群體分化發(fā)生在約13.5萬年前,而所有后續(xù)分化的群體都具備完整的語言能力。這意味著,語言能力可能在13.5萬年前或更早就已經存在。
研究人員推測,隨著人類群體在地理上的擴散,各地區(qū)之間的基因變異逐漸增加。
語言的形成
盡管基因證據表明語言能力早在13.5萬年前就已存在,但語言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部分學者認為,依據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生理特征,人類的語言能力可能可以追溯至幾百萬年前。但Miyagawa強調,關鍵問題不在于靈長類動物何時能發(fā)出某些聲音,而在于人類何時具備了認知能力,能夠發(fā)展出真正意義上的的語言。
人類語言的獨特性在于兩個關鍵要素:單詞和句法,它們共同構成了這一高度復雜的表達系統(tǒng)。沒有其他動物的交流系統(tǒng)具有類似的結構。這讓人類有能力產生非常復雜的想法,并與人交流。
Miyagawa指出,語言是一個認知系統(tǒng)與交流系統(tǒng)的結合。他推測,在13.5萬年前的某個時刻,語言可能最開始是作為個體的認知系統(tǒng)開始的,隨后才快速演變成交流系統(tǒng)的。
從形成到流行
那么,如果人類在13.5萬年前就具備了語言能力,如何確定它何時真正成為社會交流工具的?
在這方面,考古記錄提供了關鍵線索。研究發(fā)現(xiàn),大約10萬年前,人類開始廣泛進行象征性活動,例如在物體上刻畫有意義的符號,以及用火制作赭石(用于裝飾的紅色顏料)。
這些象征性行為顯示出人類已經具備高度復雜的思維能力,而語言被認為是這些現(xiàn)代人類行為的觸發(fā)器。研究認為,語言以某種方式激發(fā)了人類思維,并促進了社會創(chuàng)新。如果研究假設成立,那么語言在10萬年前推動了智人社會的重大變革,最終促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文明。
爭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盡管這項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因證據,但關于語言的起源仍然存在不同觀點。有學者認為,10萬年前的文化與技術進步主要涉及材料使用、工具制造和社會協(xié)作,語言或許在其中發(fā)揮了作用,但不一定是推動這些變革的核心因素。
對于Miyagawa而言,他認識到語言起源研究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然而,他相信,這項研究至少為確定語言能力出現(xiàn)的時間提供了更精確的框架,使我們離揭開語言之謎更近了一步。
Miyagawa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個探索語言與人類進化關系的關鍵階段,希望這項研究能激發(fā)更多學者關注這一主題,并進一步揭示語言如何塑造了人類文明的獨特演化歷程。
#參考來源:
https://news.mit.edu/2025/when-did-human-language-emerge-0314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25.1503900/full
#圖片來源:
封面圖:
首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