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MD YES”不再僅僅是個口號,對于一眾酷睿處理器的忠實擁躉來講,著實讓人難以接受。盡管Ultra 200S的表現(xiàn)并不盡如人意,但是功耗表現(xiàn)和AI性能方面其實也都還可圈可點。最關鍵的是,伴隨著價格的不斷下調(diào),這也讓其性價比逐漸凸顯。

一方面是酷睿處理器價格越來越美麗,另一方面又是依舊有些高不可攀的Z890主板。不過好在,價格更加親民的B860主板也早在今年1月就已發(fā)布。正好也新入手了一塊微星MAG B860M MORTAR WIFI主板,直接搭配酷睿Ultra 245K進行裝機實測,看看新平臺性能幾何。


主板開箱及細節(jié)
主板外包裝采用全新極簡風設計,整體科技灰配色為主,跟上代區(qū)別很大。正面有主板型號名以及Ai PC、WIFI7等標識,右下角還有黃綠色塊元素突顯這塊主板隸屬于MAG系列。背面則是主板主要賣點介紹。

直接開箱,主板本體有厚實的防靜電袋包裹,WIFI天線等配件則統(tǒng)一收納在白色包裝盒內(nèi)。除主板本體外,配件含:黑色鯊魚鰭型WIFI天線*1、SATA彎頭硬盤數(shù)據(jù)線*1、主板EZConn接口拓展線*1、機箱前置I/O接口延長線*1、支持快裝彈簧型M.2硬盤固定螺柱*2、螺柱安裝工具以及紙質說明書。

主板本體,MATX規(guī)格,搭載Intel最新的B860芯片組。外觀方面,黑色PCB上覆蓋了大面積暗黑風格金屬散熱裝甲,此外還有黃綠配色元素點綴,炫酷中又帶有些許俏皮,辨識度也高。6層服務器級PCB,再加上2oz厚度銅覆蓋,信號傳輸穩(wěn)定有保障。

主板采用12+1+1+1 Duet Rail供電設計,其中12相為Vcpu供電,并采用了DrMOS供電堆料,最高可提供60A的能源供應,1相SA供電、1相GT供電、1相VNNAON供電,再搭配上雙8Pin的外接供電,可以充分釋放CPU的全部性能。

主板底部還有個輔助PEIe插槽供電的8Pin接口。

主板供電MOS的上方覆蓋有兩塊厚實的黑色VRM散熱裝甲,裝甲側面開槽式設計,可以有效提高裝甲與空氣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裝甲的的散熱表現(xiàn),搭配上隱藏在主板供電MOS與散熱裝甲之間的大面積7W/mK高性能導熱墊,也保證了主板散熱模塊在供電模組處于高負載的狀態(tài)下,也能維持高效的散熱表現(xiàn)。

主板配備4根單邊卡扣設計的DDR5 UDIMM內(nèi)存插槽,最大支持256G的內(nèi)存容量,最高支持9200+ MT/s的內(nèi)存頻率,并且主板還支持IntelPOR Speed和JEDEC Speed兩種內(nèi)存頻率模式、支持Intel XMP 3.0內(nèi)存超頻技術、支持雙控制器雙通道內(nèi)存模式、支持非ECC內(nèi)存和無緩沖內(nèi)存,并且還支持最新的CUDIMM規(guī)格的內(nèi)存。插槽旁邊還提供了4顆EZ Debug LED指示燈,以方便玩家可以在電腦出現(xiàn)故障時,可以快速排障;

主板配備2條PCIe拓展插槽,近CPU的為PCIe X16規(guī)格插槽,CPU直連設計,最高支持PCIe 5.0 x16的傳輸速率,并支持微星最新的顯卡快拆功能,玩家只需按下一次按鈕,即可使PCIE卡扣保持常開或常閉,按鈕旁邊的提示圖標也可以幫助玩家快速了解按鈕當前的開合狀態(tài),而插槽外部的金屬馬甲則可以提高PCIe插槽的抗變形能力,讓插槽可以更加穩(wěn)固。另一個PCIe插槽則為PCIe X4規(guī)格,最高支持PCIe 4.0x4的傳輸速率。

主板提供3條M.2固態(tài)硬盤位和4個SATA硬盤接口。近CPU側M.2采用CPU直連設計,最高支持PCIe 5.0 x4的傳輸速率,標配金屬散熱裝甲,并支持快拆。其余2條M.2硬盤位則位于在PCIe插槽之間,兩條硬盤位由芯片組提供,均支持PCIe4.0 x4的傳輸速率,第三條插槽也配備了金屬散熱裝甲。

4個SATA硬盤接口則位于主板右下角的開機跳線接口區(qū)域,所有接口均支持SATA 3.0 6Gbps/s的傳輸速率,其中兩個接口還采用了90°轉置的設計,讓主板拓展接口的走線可以看起來更加整潔。

全黑配色一體式后置I/O面板,從左至右依次提供了HDMI 2.1視頻接口*1、DP1.4視頻接口*1、支持雷電4傳輸協(xié)議的Type-C數(shù)據(jù)接口*1、Flash BIOS按鈕*1、Clear CMOS按鈕*1、USB 2.0接口(黑色)*4、USB 10Gbps Type-C接口*1、USB 10Gbps Type-A接口(紅色)*3、1個5G LAN有線網(wǎng)絡接口、2個支持WIFI 7和藍牙5.4無線傳輸協(xié)議的WIFI天線快裝接口以及1組包含S/PDIF和3.5mm的音頻接口。


主板24Pin主板供電口旁邊配置了USB 3.0插針接口*1和Type-C插槽*1,2個USB 2.0插針接口則位于主板底部右側,所有接口最多可接駁出4個USB 2.0、4個USB-A 5Gbps、1個Type-C 20Gbps 數(shù)據(jù)接口。在SATA硬盤接口旁邊,還有微星獨創(chuàng)的EZ ConnJAF_1拓展接口,通過配件中的EZ Conn拓展線,可以將EZ Conn接口拓展出PWM風扇接口*1以及5v3Pin ARGB燈效接口*1,既保證了主板硬件拓展和數(shù)據(jù)傳輸能力,還大大節(jié)省了更多的主板布線空間。



性能實測
完整配置:Intel Ultra5 245K處理器、微星MAG B860M MORTAR WIFI主板、影馳RTX 5070金屬大師白金版OC顯卡、HOF Pro D5-7200MHz16G*2 內(nèi)存、星曜7000 Plus 2T M.2固態(tài)硬盤、X-GAMERX未知玩家幻翼Wing雪域白LCD版鷗翼門機箱、微星MAG CORELIQUIDI360 WHITE白色一體式360水冷、HOF GS-850 ATX 3.1金牌全模組電源、影馳夢境Pro 白色散熱風扇*9(5正 + 4反)…


BIOS方面,微星各系列主板都有自己的風格,MAG采用的就是這種熒光綠的UI配色。布局方面,在簡易模式下,玩家就可以對主板的內(nèi)存超頻、CPU BOOST、風扇轉速等大部分功能進行設置調(diào)整,大大降低了玩家折騰超頻的難度。同時,首次開機時,主板還會提示玩家選擇不同的CPU性能設置。



內(nèi)存默頻,魯大師整機得分223.8W分,內(nèi)存得分22.7W分;

將內(nèi)存XMP至7200MT/s,并在MemoryExtension Mode中選擇Benchmark Mode后,再次測試,整機得分239.7W分,內(nèi)存得分34.5W分;

繼續(xù)使用Memory Try It將內(nèi)存OC至8400MT/s后,整機得分242.7W分,內(nèi)存得分38.2W分;

CPU-Z基準測試,單線程得分787分,多線程得分10682.7分;

Cinebench R20基準測試,多核得分9526 pts,單核得分815 pts;

Cinebench R23基準測試,單核得分2117 pts,多核得分24507 pts;

CPU Profile基準測試,單線程得分1254分,多線程得分12696分;

GeekBench AI基準測試,使用OpenVINO和ONNX兩個模型對CPU的AI性能進行測試。

在ONNX模型下,CPU在單精度測試中得分5642分,半精度測試中得分2164分,量化神經(jīng)網(wǎng)絡測試中得分9260分。

在OpenVINO模型下,CPU在單精度測試中得分4895分,半精度測試中得分2892分,量化神經(jīng)網(wǎng)絡測試中得分12115分。

內(nèi)存讀寫測試,內(nèi)存默頻,讀取速度為71810MB/s,寫入速度為69024 MB/s,復制速度為68349 MB/s,延時為113.2 ns;

將內(nèi)存XMP至7200MT/s,并在MemoryExtension Mode中選擇Benchmark Mode后,再次測試,讀取速度為108.65 GB/s,寫入速度為102.96GB/s,復制速度為103.61 GB/s,延時為85.6 ns;

繼續(xù)使用Memory Try It將內(nèi)存OC至8400MT/s后,讀取速度為120.57 GB/s,寫入速度為108.99GB/s,復制速度為115.36 GB/s,延時為83.9 ns;

室溫25°,機箱內(nèi)環(huán)境,單烤FPU, CPU封裝溫度為80°左右,CPU封裝功率160W左右;

將內(nèi)存OC至8400MT/s,并在MemoryExtension Mode中選擇Benchmark Mode后烤機,內(nèi)存也能穩(wěn)定通過測試;

游戲體驗
《賽博朋克2077》基準測試,將畫質設為超級,光追設為路徑追蹤模式,4K分辨率下,在原生DLAA時,游戲平均幀率為7.18 FPS。開啟DLSS 2.0,并設為超級性能模式,在使用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63.18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60.60 FPS。開啟DLSS 幀生成,并將多幀生成倍率設為2X,在使用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97.40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97.48 FPS。將多幀生成倍率設為3X后,在使用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139.29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134.10 FPS。將多幀生成倍率設為4X后,在使用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170.69 FPS。在使用Transformer模型時,游戲平均幀率為164.85 FPS。


《怪物獵人·荒野》基準測試,極高畫質預設,開啟DLSS的幀生成技術并設為極高幀率模式,關閉光追時,4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率為107.26 FPS,2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率為129.24 FPS。開啟高品質光追后,4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率為101.91 FPS,2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率為106.02 FPS;



《黑神話悟空》游戲基準測試,超高光追,開啟DLSS3.0,并將超采樣清晰度設為50,影視級畫質時,4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數(shù)為55幀/秒,2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數(shù)為86幀/秒。超高畫質時,4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數(shù)為60幀/秒,2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數(shù)為93幀/秒;


《極限競速·地平線5》測試,極端畫質,極端光追,開啟DLSS 3.0并設為超級性能模式,4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數(shù)148 FPS,2K分辨率下,游戲平均幀數(shù)228 FPS;


實測點評
對于Ultra200S系列性能表現(xiàn)不及預期,絕大部分玩家其實已經(jīng)默認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但是,伴隨著其價格的下行以及更具性價比的搭配,B860主板的上市,Ultra 200S裝機的性價還是有望進一步放大。全新配色的新一代B860M迫擊炮主板,質感表現(xiàn)也依舊優(yōu)秀。微星全新一代的EZDIY在這塊主板上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玩家非常友好。主板預設的內(nèi)存超頻功能,操作簡單,小白玩家也能輕松上手。關鍵是,親民的價格也更符合主流玩家市場需求。整機配置方面,搭配RTX5070顯卡進行裝機,不論游戲還是生產(chǎn)力方面,也都能夠發(fā)揮出優(yōu)秀的性能表現(xià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