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就像開盲盒,選錯一輛車,未來三五年都得為當初的選擇買單。有人因為油耗太高被迫買電車代步,有人修車等配件等到崩潰,更有人被“油改電”車型坑得不敢上高速。今天就來聊聊普通人買車必須躲開的四類車,幫你省下幾萬冤枉錢。

第一類:油老虎車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市區(qū)通勤遇到堵車時,油耗能比宣傳數據翻倍。比如納智捷大7,標稱油耗9L,實際開空調堵車能跑到18L,一個月油費比同級別日系車多花800元。這類車二手市場同樣遭嫌棄,三年車齡比省油車型少賣2-3萬。選車時重點關注WLTC工況油耗,避開小排量渦輪增壓配AT變速箱的組合,這類動力系統(tǒng)低速油耗尤其高。

第二類:冷門小眾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買冷門車就像開限量款包包出門,修車時才發(fā)現是災難。我家奧迪A5敞篷版壞了個車窗升降器,配件等了58天。更麻煩的是電路故障,4S店技師對冷門車型不熟悉,換個傳感器都要反復排查三小時。這類車三年保值率普遍比主流車低30%,賣車時車商直接砍價:“這車一個月都賣不掉,最多給這個價”。

第三類:續(xù)航虛標電動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標稱500公里續(xù)航,冬天開暖風只能跑280公里,高速續(xù)航還要打七折,關鍵是廠家還不承認,說多了他們還告,要命了!某新勢力車主回老家,沿途四個服務區(qū)充電樁全滿,硬著頭皮開下高速找充電站,多花兩小時才到家。更頭疼的是電池衰減,三年后續(xù)航掉到420公里,廠家檢測卻說“正常損耗”,換電池要自費8萬。

第四類:改裝潛力大的性能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年輕人容易被2.0T高功率發(fā)動機吸引,結果發(fā)現城市限速60km/h根本用不上。某德系小鋼炮車主每月多花1500元加98號油,改裝避震和排氣又砸了3萬,過減速帶顛得腰疼。這類車保險比普通車貴40%,二手市場還被質疑“肯定下過賽道”,價格比素車低15%。

接下來再講講哪些車普通人可以買,以供參考

務實派家庭: 選混動車型最穩(wěn)妥。比如比亞迪秦L DM-i,市區(qū)用電每公里0.1元,長途用油油耗4L,二手市場流通率排前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手第一輛車: 10萬級國產燃油車是王道。長安逸達標配360影像和ACC,保養(yǎng)一次400元,修車配件滿大街都是 。

最推薦:吉利星瑞1.5TD 理由就三點:一是喝92號油,市區(qū)油耗7.2L,比同價位合資車省油15%;二是CMA架構安全性堪比沃爾沃,中保研碰撞全優(yōu);三是4S店全國超1300家,換個雨刷半小時搞定。適合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工薪族,養(yǎng)車成本堪比日系,配置卻多出電動座椅和L2駕駛輔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買車不是買菜,試駕時的心動可能變成用車時的頭痛。記住四不買原則——油老虎、冷門車、虛標電車、性能車,這些省下的錢足夠加三年油。2025年車市百花齊放,但靠譜的選擇永遠是銷量榜前二十的車型,跟著大多數人選,至少不會踩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