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姓氏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組成部分,往往在縣志中會占有相應篇幅。以膠東半島的萊陽縣為例,民國時期當?shù)匦拮?a class="keyword-search" >縣志時就專門設有“氏族”章節(jié),將境內(nèi)姓氏按照定居的時間順序分為“唐宋故家”“金元故家”“明”“清”等若干類別。其中,隋氏家族和蓋氏家族均被列在“金元故家”之中,顯示出較為深厚的歷史底蘊。

國史、地方志、族譜,是歷史研究的三大材料來源,很多情況下可以互相佐證。就萊陽隋氏家族和蓋氏家族的情況而言,他們在金元之際就已定居萊陽的信息,不但有國史(《元史?隋世昌傳》)和縣志的相應記載,也能通過族譜進行推斷。接下來這篇文章,就是萊陽蓋氏家族熱心族人蓋裕善先生,在隋氏家族熱心族人隋海東先生的幫助下,對兩家舊時一樁聯(lián)姻的考證。而這樁聯(lián)姻,也正是雙方“金元故家”地位的一種佐證。

以下是正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萊陽蓋氏族譜中,提到了六世(蓋)騰秀配隋氏。這位“隋氏”具體是何出身?起初我并不了解。直到2023年7月,蓋永德提供了一張《隋氏族譜》的圖片,其中有與蓋騰秀有關(guān)的記載,這讓我眼前一亮。幾經(jīng)輾轉(zhuǎn),我在今年3月聯(lián)系到熱心隋氏族人隋海東先生。經(jīng)過交流后,他伸出援手,提供了所需的《隋氏族譜》資料。至此,我才獲知萊陽蓋氏與隋氏之間這樁聯(lián)姻的詳細信息。

查詢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隋氏族譜》,可以找到如下記載:

九世:(隋)文信,行二,一名士方。

配王氏、郭氏、劉氏,元至正間(1341-1359),任密州學道,載諸城縣志。

王氏系覘(蜆)子灣社長公之女。郭氏系陜西華陰縣、授寧海州知州侃公之孫女,秉仁公之女。劉氏系沂水縣南劉家店村全公之女。

子四:長景璋、次景正、三維忠、四仲謙。

女二:長適姜疃蓋門,名騰秀;次適招遠縣楊門,授黃縣教儒彥通公之男,名嵩。

由此可見,萊陽蓋氏家族六世蓋騰秀的妻子隋氏,即元代萊陽人隋文信(隋姓第九世)的長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隋文信大致生活在元代中期至明初。據(jù)萊陽市趙疃《隋氏族譜》記載:“九世隋賢,字文信,官名士方,元至正年間因舉薦任密州學正,明洪武元年自萊陽出住城西南八里趙疃,為趙疃隋氏始遷祖?!保ㄗⅲ浩浜笠嶂两袢跃幼≡谌R陽市古柳街道趙疃村。)

按照古代人早婚的習慣,其為官之際(元至正年間),他的長女很有可能已經(jīng)嫁給了蓋騰秀。以此推論,蓋騰秀至少也是元代后期生人。而他又是萊陽蓋姓的第六世,往前推算,蓋姓第一世定居萊陽的時間,很有可能是在金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據(jù)萊陽蓋氏族譜的原有記載,蓋騰秀生有五子,其中名為蓋貴的那個兒子遷居姜疃。而隋氏族譜中提及蓋騰秀時就已經(jīng)加上了“姜疃蓋門”的前綴。由此來看,蓋姓與姜疃結(jié)緣的時間也應該很早。

總而言之,蓋姓屬萊陽“金元故家”行列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民間流傳的“洪武移民”說,至少與萊陽蓋氏家族的情況不符。

通過蓋騰秀和隋氏這樁聯(lián)姻,可以整理出不少有價值的信息。由此可見,族譜是一種有效的歷史文化補充載體,不同姓氏族譜之間的互通,既可以促進民間文化交流的紐帶橋梁作用,也能豐富了地方史志的研究完善。隋海東先生提供了《隋氏族譜》有關(guān)歷史上隋氏與蓋氏通婚的相關(guān)資料,對此再次表示衷心感謝,同時也感謝萊西隋國靖先生熱心推薦。(本文作者:蓋裕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