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如何教育十四五歲滿身死氣沉沉的學生?想要喚起他們對知識的熱情,對未來的憧憬,對自己的責任”

看到這個討論,忍不住笑了。

為什么笑?

這話不就是我家14歲的老大,常常掛在嘴上的嗎?

只不過她是純吐槽,她可不想收獲作為大人的我們的一番“教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說“教育”之前,作為大人的我們,“對知識又熱情、對未來有憧憬、對自己負責任”這三條是否都做到了?

如果都做到了,也別忙著去“教育”,不妨想想,14、15歲的孩子,為什么會是“滿身死氣沉沉”?

如果真的能設身處地地體會他們在學校的一天,也許,就能理解他們的“滿身死氣沉沉”。

安排滿滿的課程,安安靜靜的課間。幾分鐘的課間,有時難免拖堂,如果沒有拖堂,課間也是不能跑、不能跳。上學期因為班級有同學在課間玩鬧磕碰到,老二的班級連在課間走來走去都不行。

體育課,是唯一被允許“放風”的時間。了解這些,也就會明白為什么不管小學還是初中,他們的“廁所文化”都如此“流行”。也能理解,為什么他們會覺得讀書那么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的“滿身死氣沉沉”,不是到了14、15歲才有,而是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了。

不信?去校門口看看放學的孩子,就明白了。我家兩娃放學,都是老母親接。在初中校門口,幾乎看不到歡呼雀躍的學生。

在小學的校門口,稍稍好一點,但排隊走出校門的時候,他們也有“滿身死氣沉沉”。

別的孩子不說,我家老二,小學一年級剛?cè)雽W時,可是時刻盼著上學的孩子啊。現(xiàn)在呢?數(shù)著日子算放假時間。這個巨大的轉(zhuǎn)變,不得不令人深思。

與其想著“教育十四五歲滿身死氣沉沉的學生,想要喚起他們對知識的熱情,對未來的憧憬,對自己的責任”。

不如想想如何減少他們的“滿身死氣沉沉”。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