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很長一段時間里,她很焦慮,甚至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她活得像一灘死水。她花大量的時間睡覺、發(fā)呆。她對生活興趣全無,她的狀態(tài)看起來很糟糕。她會想很多事情,也會寫稿,會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只是她看起來不那么精神,總是無精打采的。
為何會變成這樣?大概就是她想要寫的那些書,一本也沒有完成。
在這種有很多事情要同時做的狀態(tài)中,她變得懈怠。她和她的先生說:“媽媽的,好像人一有很多選擇,就啥也不想干了,只想躺平。”
她先生說:“或許你先完成一本書比較好?!?/p>
之后,她經(jīng)常坐在書房里,有時會寫出一個小故事,有時會寫出一個小片段,但她的書始終沒有任何進展。再后來,她就住院了。醫(yī)生說,職業(yè)病也要注意調(diào)節(jié)情緒。她在醫(yī)院住了七天,出院之后,她感覺到整個身體像被重置了一樣,充滿激情和動力。
她終于打起精神,開始寫書。第一天,她把6萬字的稿子改成了4萬字;第二天,她找到思路,寫了近萬字;第三天,她從早晨寫到了黃昏,一整天都在書房里。她一邊開直播一邊寫書。用這種方式監(jiān)督自己,防止自己寫一半又偷偷看手機,或者社群。有人在直播間看到她坐在書桌前不停地書寫,給她留言:還在那里寫書,小心再住院。她看了那句話很久,笑了一聲,繼續(xù)寫。這句看似關(guān)心的話語中,寫滿了惡意。她在想這惡意來自哪里?突然想起,很久之前,和朋友聊過的一個話題——其實還有人嫉妒別人的勤奮。
正好她的書寫到人性。她在想:這人當真是復雜,情緒千變?nèi)f化,只希望自己不要成為這種人,看起來很可怕,關(guān)注點永遠在別人身上,情緒永遠被別人的行為牽動著,一輩子沒有自由。當然悲哀的是,這種人生竟然是自己選擇的。
然后她在書中寫道:保持正念,所有的發(fā)心從善字開始。這是她的人生觀,發(fā)正念,起善心,尋自在。
當她進入寫書狀態(tài)之后,整個人變得異??簥^。這種狀態(tài)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她靈感爆棚的時刻。她看起來很快樂,瞬間活了過來。
這本她構(gòu)思了兩年,梳理了兩年,已經(jīng)寫了一個版本的作品,她終于找到了思路。大概已經(jīng)有一年多,她一直被卡在無法完成一本書這樣的困境里。她終于理解,為何爬山越到最后越累,越舉步維艱。寫了十一年了,她不再能夠忍受,隨意寫一本書,就匆匆上架。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對作品的要求。
大概兩年前,她曾問過自己一個問題: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應該要怎樣寫作?后來她找到了答案: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她開始很少看書,她會把能想到的問題,反復分析,然后講出來,或者寫出來,看讀者反饋,再修正。
她不僅寫作,還教寫作,和寫作一樣,她也同樣總問自己:應該怎樣去教自己的學生。要用什么理論,要用什么方法?她花了9個月的時間,寫了一套原創(chuàng)的寫作理論,做成了一門課。這門課,截至目前為止報名1286人,無一差評。
她決心重新整理,翻課成書。把這些理論寫下來,讓它永遠地存在。這些年,她一直在思量要寫一本什么樣的教材,終于她找到了方向。這本書,集合哲思、心理、成長和寫作于一體。它不是單純的寫作書,而是一本用寫作思維去重啟人生的書籍,她希望她的每一個學生,都能過上最好的生活,能夠自由自在地活著。
為此她一直在努力,她有很多想法,盡管她能力有限,只是她從未放棄。她說只要可以寫作,人生就還有意義。
她很狂妄,又很無知。但她又很天真,又很執(zhí)著。她想做的事情,她都會選擇拼盡全力。
未完待續(xù)……
掃碼加我
免費送你一本「零基礎(chǔ)寫作指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