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家有女兒。
養(yǎng)女兒的10幾年中,有一個問題,孩子常常提起。
越長大,提起的次數(shù)越多。這個問題不是其他,而是有關(guān)“女性與公平”的話題。
比如,某些場合的選舉,學(xué)校會出于男女比例,而不是真正的實力去考慮最終的名單。這樣的考慮,會出現(xiàn)一個讓孩子憤憤不平的現(xiàn)象。
報名的人數(shù)中,往往男生少,正是因為有男女比例的考慮,報名少的男生如無意外,幾乎都能選上。而女生那邊,因為報名的人數(shù)多,閃閃發(fā)光的女生,卻要為幾個有限的名額去競選。
落選的女生,明明比選上的男生耀眼的多,卻僅僅因為所謂的“比例”而落選。這樣的競選,公平嗎?憑真正的實力競選,不好嗎?
每當(dāng)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一向情緒穩(wěn)定的孩子,總是忍不住情緒有波動。雖然生氣,但每次她仍全力以赴參與競選。有時選中,有時落選。如果落選,看著選上的男生,放學(xué)時老母親的耳朵是最好的傾聽者。
“女性與公平”這個話題,一兩句話并不能說清楚,很多時候也不能靠吐槽改變什么。對于這個話題,老母親在前幾天學(xué)校布置給孩子的家書中,也提了下。
在信中和孩子分享了弗吉尼亞·伍爾夫,也建議孩子去閱讀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內(nèi)容。也許,周圍的環(huán)境對“女性”有諸多的束縛,但身為“女性”,我們依然可以做很多自己能做的事來掙脫這種束縛。
我家女兒已經(jīng)初中,所以給她推薦了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內(nèi)容。如果,你家女兒還小,那不妨從小開始閱讀“女性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消解世界對女性束縛”相關(guān)的書籍。
比如,這本讓人讀起來很溫馨的繪本——《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

《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是加拿大童書作家薩拉·奧利里,和英國插畫家布里奧妮·梅·史密斯根據(jù)真實史料,給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關(guān)于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
光芒四射的女性力量
在這本《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里,會看到長大后寫出《簡·愛》、《呼嘯山莊》的勃朗特姐妹的童年故事。
讀完故事后,順便了解下勃朗特姐妹生平,這部分內(nèi)容在書的結(jié)尾有列表。了解后,會明白身在那個對女性有諸多束縛的時代,勃朗特家的姐妹們都可以有如此大的作為。身處這個時代的女孩,當(dāng)然也可以有屬于她們的光芒。
請相信故事的力量。
請相信故事中榜樣的力量。
看起來《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只是一本繪本,只是講述勃朗特姐妹成長故事的書。但當(dāng)女孩在小時候讀過這樣一本書,讀過這樣的故事,在她們的心中,會種下一顆“女性力量”的種子。
也許,這顆種子,有助于加深她們對“環(huán)境”與“女性”的理解。
也許,這份理解在成長的旅途中,會給她們帶來一些支持的力量。就像我家女兒一樣,遇見在她看來并不“公平”的事情中,仍舊有勇氣、有力量去參與。
也許,《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還可以陪伴女孩很久,當(dāng)她們的內(nèi)心需要力量補(bǔ)充時,會打開這本看一看。
閱讀《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感受勃朗特姐妹所帶來的“女性力量”。

還有這些,也值得被看見
一本繪本,看的對象是孩子,對嗎?
對,也不對。
對,只說對了一半。不對,是因為大人在讀能引起共鳴的繪本時,常常也會有收獲。就像這本《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女孩能讀到女性力量,作為老母親也讀到其他值得思考的內(nèi)容。
比如——
手足情深
《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讓人覺得“溫馨”,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書中圖畫所展示的手足情。
勃朗特姐妹一起閱讀、一起編故事、一起玩?!?/p>
讀《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時,腦中閃現(xiàn)了兩幅場景。一幅是自己小時候跟在哥哥們身后玩耍、互動的場景,一幅是兩娃在家中的日?;?。
這兩幅畫面給人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小時候與兄長們的互動,明顯多于現(xiàn)在孩子的手足互動。
至于感情?
觀察過不少二胎、三胎的家庭,作為老大,通常不太待見老二或老三。當(dāng)然,老二、老三也不太待見老大?,F(xiàn)今的手足情,算不上“深”。原因在哪?家庭不同,原因不同,不過也有相似處??春⒆觽兿嗑鄣臅r刻,也許能看出一二。
《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的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刻,是“全身心”投入的?!叭硇摹睘閷Ψ街谱饕槐拘叭硇摹币黄鹱x書,“全身心”一起去野外。

現(xiàn)在的孩子們呢?電子產(chǎn)品代替了絕大多數(shù)的互動時刻,他們寧愿花時間看屏幕中的世界,也不愿抬頭與身邊的人多聊幾句。把《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里所有的互動場景,人手p上一個手機(jī)或ipad毫不違和。
這也是老母親讀這本《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的一個收獲:想要兩娃的手足之情變得深一些,得加強(qiáng)他們真實的生活互動。
而另一個從《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得到的啟發(fā),則是——
閱讀環(huán)境的打造
如果你還在為孩子不愛閱讀而煩惱,那在《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里會找到答案。
勃朗特姐妹的生活是樸素又簡單的。簡單到她們最大的家庭活動是閱讀、編故事、戶外玩耍,偶爾收獲一份玩具也很珍惜。
這幾樣,都是我們現(xiàn)今社會所缺少的。孩子們有很多的玩具,有充滿誘惑的電子產(chǎn)品。閱讀?比起玩具、電子產(chǎn)品,無趣多了。
有沒有想過,孩子不愛閱讀,很大的原因在于:沒有閱讀的環(huán)境。
我家兩娃都是書迷,老母親對于孩子不愛閱讀的煩惱是真沒體會過。之前總覺得孩子愛上閱讀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只要有好看的童書就行。
過了個年,改變了想法。
如此愛閱讀的老二,過年回老家,做最多的是一件事:看電視。
閱讀?那是“等會再看吧”,“等會”等來了“閱讀”嗎?并沒有。
一回上海,老二最常做的一件事,恢復(fù)了以往的“常態(tài)”:閱讀。
前后一對比,會發(fā)現(xiàn)老二所謂的閱讀“常態(tài)”,更大的決定因素在“環(huán)境”。上海的家里沒裝電視,但到處都是書。老家則沒多少書,卻擺著隨手可按的電視。
老二的“書迷”身份,比起童書,“環(huán)境”才是更重要的影響因素。
這樣的“閱讀”環(huán)境,《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里是如此熟悉。因為玩耍內(nèi)容、誘惑足夠少,對勃朗特姐妹來說,“閱讀”也就變得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這,也是老母親讀《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收獲的第二個啟發(fā):
如果你家孩子不愛閱讀,比起買各種想讓孩子看的書來說,還是先打造一個閱讀環(huán)境吧。
寫在結(jié)尾的話
如果家有女孩,在親子閱讀的書籍中,不妨加一本《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
女孩讀過這樣一本書,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就好,哪怕只有一個印象也沒關(guān)系,無需延伸或解讀。
“頓悟”這件事,還是交給孩子們自己吧?
至于大人們,也許,你們會和我一樣讀出兩種收獲;也許,讀出的是其他不一樣的內(nèi)容。
都很好。
畢竟,閱讀《勃朗特姐妹的小小書》這樣的童書,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dāng)下最要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