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湘湘
2025年3月14日深夜,湖北經(jīng)視的“3·15特別報道”將鏡頭對準了蜜雪冰城宜昌凝聚新天地門店。
畫面中,店員熟練地將未用完的檸檬和橙子切片藏進操作臺下的置物柜,蒼蠅在奶茶杯蓋上肆意爬行,店員輕描淡寫地說:
“洗洗還能用,明天接著蓋檸檬?!?/blockquote>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更令人心驚的是,面對記者質(zhì)疑隔夜水果的安全性,一名店員坦言:“我以后都不敢喝了,我有點害怕?!?/p>
這已經(jīng)不是蜜雪冰城第一次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了。
自2022年起,篡改食材保質(zhì)期、使用過期原料、員工在水池洗腳等丑聞屢見報端。
截至2024年,黑貓投訴平臺關于蜜雪冰城的投訴量高達8779條,遠超奈雪的茶(1946條)、喜茶(1899條)等品牌,其中31.27%的投訴直指食品安全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諷刺的是,即便證據(jù)確鑿,仍有大批消費者為蜜雪冰城辯護:“至少他們用真檸檬,總比全是添加劑的奶茶強。”為何消費者對蜜雪冰城總是如此寬容?
原因無非三個。
一是情感濾鏡使然。
曾幾何時,一首“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洗腦神曲風靡大江南北;
再加上吉祥物“雪王”營造的街溜子形象,使得蜜雪冰城深入人心,構(gòu)建了極強的品牌親和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許多人將其視為“童年回憶”或“小鎮(zhèn)青春符號”,情感濾鏡下,食品安全問題被自動弱化。
一名網(wǎng)友的留言道破天機:“罵歸罵,路過門店還是會買一杯,習慣了?!?/blockquote>二是蜜雪冰城近乎極致的低價策略,這也是它的核心競爭力。
一杯4元的檸檬水、2元的冰淇淋,價格僅為星巴克的1/5,甚至比一瓶礦泉水還便宜。
在三四線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市場,這種低價優(yōu)勢幾乎無懈可擊。
一名網(wǎng)友的評論頗具代表性:“蜜雪冰城是窮人的快樂水,只要喝不壞,我就愿意買單?!?/blockquote>這種心態(tài)背后,是消費者對性價比的妥協(xié)。
當一杯奶茶的成本被壓縮到“不如一個冰杯貴”(專家語),許多人默認了“低價=低質(zhì)”的潛規(guī)則。
三是蜜雪冰城走的是民族企業(yè)路線,打的是愛國情懷牌。
蜜雪冰城從1997年鄭州的“寒流刨冰”小攤起步;
到如今以4.6萬家門店超越麥當勞、星巴克,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餐飲品牌;
成為“中國式逆襲”的民營企業(yè)象征,無數(shù)國民引以為傲。
而更讓人感動的是,2021年鄭州暴雨期間,蜜雪冰城總部被淹,仍為河南捐款2600萬救災。
一時之間,“窮也兼濟天下”的蜜雪冰城,讓國民心疼不已。
一位顧客在蜜雪冰城門店留下5元并附紙條:“感謝雪王在自身有難時還為河南獻出2600萬,我也想盡一絲力量?!?/blockquote>就這樣,蜜雪冰城的愛國形象,悄然走入了老百姓的心中。
于是,蜜雪冰城一有問題曝出,便有消費者將其護在身后,宣稱:“這次我就當沒看到,下次不許這樣了。
是我來晚了,不是它不新鮮了。
淚目了,居然是真材實料?!?/blockquote>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甚至還有人矛頭指向行業(yè)整體:“其他品牌更臟、添加劑更可怕?!?/figcaption> 這種“比爛邏輯”看似合理,實則危險。
例如,此次事件中滬上阿姨同樣被曝使用過期西柚粒,但消費者對其容忍度遠低于蜜雪冰城。
究其原因,蜜雪冰城的“真檸檬”人設,恰好擊中了公眾對“天然”的盲目崇拜,而忽視了隔夜水果的細菌滋生風險(常溫存放4小時即可超標)。
可大家意識不到的是,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本就存在監(jiān)管漏洞(99%門店為加盟店)。
而消費者的寬容會進一步削弱了品牌整改的動力。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你看此次涉事店長鄒先生的回應就堪稱經(jīng)典:“是店員違規(guī)操作,我不可能24小時盯著?!?/blockquote>似乎違規(guī)事件只是他的一時不察造成的。
可當“喝出蒼蠅”“吃出異物”被視為“偶然事件”,整個茶飲行業(yè)的食品安全底線將被不斷擊穿。
要知道,蜜雪冰城年銷量71億杯,若每萬杯出現(xiàn)1例問題,便是71萬次健康威脅。
更嚴峻的是,低價競爭可能導致全行業(yè)陷入“降質(zhì)內(nèi)卷”,最終無人受益。
蜜雪冰城也承諾整改,但并不奏效。
2024年“員工洗腳事件”后,他們就宣稱“加強監(jiān)管”,但僅一年后,同類問題再度爆發(fā)。
若消費者繼續(xù)用真金白銀為問題買單,品牌很可能陷入“承諾—失信—再承諾”的惡性循環(huán),直至信任徹底崩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說蜜雪冰城因為薄利,所以無力建立監(jiān)管體系。
其實,蜜雪冰城年營收超200億,完全有能力建立更嚴格的加盟商考核機制。
例如,將食安問題與加盟資質(zhì)掛鉤、增加突擊檢查頻率、利用AI監(jiān)控后廚操作等。
若繼續(xù)依賴“甩鍋店員”的套路,再多的公關話術也難掩管理失職。
誠然,蜜雪冰城的運營策略無疑是成功的,它通過自建供應鏈、壓縮原料成本(檸檬采購價低于同行20%),證明了低價茶飲的商業(yè)可行性。
但廉價不應成為漠視安全的借口。
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明白,支持低價≠容忍隱患。
當一杯奶茶的“性價比”以健康為代價,所謂的“實惠”便成了偽命題。
消費者應學會用投訴,迫使品牌正視問題。
正如網(wǎng)友所言:“我可以接受4元的檸檬水,但無法接受4元的細菌培養(yǎng)皿?!?/blockquote>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當一杯奶茶的標簽從“快樂水”變成“生化危機”,再多的情懷與辯解都顯得蒼白。品牌若想真正“甜蜜蜜”,就必須明白:低價是能力,安全是底線。消費者的寬容不該被濫用,而應成為品牌向上生長的動力。畢竟,再便宜的產(chǎn)品,若連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障,所謂的“性價比”不過是空中樓閣。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