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薰風塔是成都市雙流區(qū)棠湖公園里新建的一座七層寶塔,據(jù)說還正在驗收。
今天去雙流趕齋,吃鈑處設在園內(nèi)的“竹里館”,我借吃鈑之前的機會,跑出去畫塔。
今年撞上“倒春寒”,今天又遇倒下雨,為找一個不被雨淋的畫畫處,真頗費了不少自已打著傘到處游動的功夫。
據(jù)說還沒有被驗收的薰風塔,匠人們真還有修新如舊的返古本領,除了做工粗糙外,整座塔似乎就找不到一處精打細磨處。

吃過鈑后,當年剛從縣史誌辦主任任上下來,退休在家賦閑的好人朱朝遠又在我們《攝影報》任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編輯部主任。
今天我讓他來公園請我喝一杯三花,又讓他破費了二十塊錢。
喝茶中他聽我對棠湖公園薰風塔建筑的做工不倒位連忙解釋說,您不知道當年修棠湖公園的錢都是由各公社湊出來的,做工粗糙是沒錢的原因。
他當時在雙流縣的柑梓公社任書記,他說,每到開這種會,他總是座在后面,太窮的柑梓公社實在沒錢,時不時就被縣委書記關照著……今天他對我說,幸好當年還沒有“發(fā)明”座牌,要不然……
作為公社書記,這個有知識的當過知青的年青人在當?shù)乜诒畼O好,村民對他的行為滿意得很,讓我想不到的是,任期還沒到,他竟然主動向縣委組織部提交了辭呈。
那是一個好多人都想尖起腦殼鉆進去的黃金地段呵!
當然,辭職信好久都沒有被批下來。
我告訴他,是您給組織部門出了個大難題。
您有問題么?沒有!一個活脫脫的好干部,您想辭職,但組織部門卻找不到讓您下臺的理由,經(jīng)辦者也找不到先例?!不是您為難別人又是什么?!
軟拖硬磨了好一陣子,上級終于找準一個機會,讓他去史誌辦當了主任。
這個主任剛退休,就被我硬拖到了《攝影報》去當了一個義工型的辦公室主任。
這一席談話后,我對他的說法只作了一個糾正。
當年的窮是真的,那時我也在雙流干文化的活,我常常對來訪的客人大吹特吹到,我們雙流真好,只有一個紅旗口和一條街。不需騎車,五分鐘就走得完。
不過,剛才我指的是現(xiàn)在據(jù)說還沒有被驗收的薰風塔,不是當年修的棠湖公園!
好多年前的全國百強排名靠前的雙流縣早就丟掉了“金溫江,銀郫縣,叫花子出在雙流縣”的惡名,而且,有好事者還把叫花子出在雙流縣的“原因”作了最新修正,他們說,“因為雙流的錢太多,所以四面八方的教花子都跑到雙流來了”……
因此,早巳有錢的雙流薰風塔建造工藝決不能去對標當年修建的公園棠湖……
當然,現(xiàn)在的項目主持者和建造人另有原因刻意要把現(xiàn)在和當年的做工和建造水平拉平又另當別論。
想不通,你去把新塔和舊閣現(xiàn)埸對比一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