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數(shù)千億美元,特朗普親手把美軍六代機訂單,送給了波音。說實話,這個操作挺離譜的。因為在技術上,波音是不如洛馬的。像F-117、F-22、F-35等隱身戰(zhàn)斗機,全都是洛馬搞出來的。在五代機領域,洛馬幾乎通殺全場,壓著波音一頓爆錘。可到了六代機,價值數(shù)千億美元的蛋糕,怎么就被波音拔得頭籌了呢?
根源就在于,美軍再不搶救波音,波音就有破產的風險了。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波音連續(xù)虧損6年,累計虧損超過2600億!由于業(yè)績實在太差,波音市值也崩了。2024年,被譽為“波音失去的一年”。這一年,波音市值遭遇腰斬,股價暴跌47%,蒸發(fā)超過6000億。為什么波音會這么慘?有三個原因:
一是,技術故障不斷,口碑下滑,大客戶都不敢買了。像沙特,取消400億波音訂單,阿聯(lián)酋也取消了360億波音訂單。挪威更狠,一次性取消800億波音訂單,印尼也取消了49架波音737MAX的訂單。737系列客機,作為波音的拳頭型產品,卻也是這些年來,墜機故障最多的一款。在中國,波音737也被大量停飛。

二是,產能受限,交付量跟不上。2024年,波音交付量只有348架,而空客交付了766架,二者差距超過一倍了?,F(xiàn)有訂單交付不了,就會讓更多的客戶,轉投空客,甚至中國商飛。像越南越捷航空,就因為不想等波音了,轉而買了中國商飛的C909。為什么波音產能跟不上?關鍵在于兩大因素,一個是罷工,二個是全球供應鏈遇阻。反觀空客,在中國設立了一條完整的生產線,不但可以承接中國訂單,還能產能全開,交付量不斷攀升。
三是,中國不買了。中國是波音第二大市場,僅次于美國本土,比歐洲市場還要大??刹ㄒ裟?,不珍惜大陸市場,卻參與對臺軍售。疊加中美關稅戰(zhàn),波音也成為中方的潛在打擊對象。這就導致,波音幾乎丟掉了中國市場,大量中國訂單都轉向空客了。而且,中國有意培育中國商飛,與波音、空客正面競爭。隨著C919產能的爬升,中國對波音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少。

這還只是民航領域,波音有三大業(yè)務板塊,分別是民航、太空以及軍工。可這三大核心業(yè)務,全線下跌。首先,民航咱就說過了。其次,太空業(yè)務,波音研發(fā)的“星際飛船”遭遇失敗,連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都差點接不回來,還是靠馬斯克的SpaceX,才得以重返地球。在太空運輸領域,SpaceX正在超越波音,取代波音。其三,軍工領域。波音的表現(xiàn)就更差了,五代機吃零蛋,全被洛馬壟斷了。如果不改變這種局面,波音將面臨崩潰,破產的風險。
美國六代機選波音,不是因為波音技術強,而是因為,再不輸血搶救,波音就要完犢子了。六代機,是美國政府對波音的定向輸血,也是為了阻止洛馬集團,一家獨大。

美國航空素來有一個傳統(tǒng),波音強,則扶洛馬,洛馬強,則扶波音。兩強爭霸,相互競爭。蘇聯(lián)也是如此,米格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各領風騷。但蘇聯(lián)解體以后,米格設計局就被蘇霍伊吞并了。米格戰(zhàn)斗機仍在,但米格設計局卻死了。中國也是參照美蘇,分別打造了成飛、沈飛兩大航空研發(fā)單位。
不過,中國的選擇是齊頭并進,相輔相成。像成飛搞殲-10、沈飛就搞了殲-11。成飛搞殲-20,沈飛就搞了殲-16,殲-35。為了滿足海軍艦載機的需求,沈飛還搞了殲-15。如今,到六代機時代了,成飛、沈飛則各自拿出了一款殲-36、殲-50。

波音的這個F-47,其實從一誕生,就已經落后了。一個是,進度太落后了。中國殲-36、殲-50都進入樣機試飛階段了,而F-47還停留在PPT階段,尚未造出第一架原型機。另一個是,中國一次搞出了兩款六代機,而波音才剛出第一款F-47。
在隊長看來,中美六代機的逆轉,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中國還會有更多的武器裝備,在技術上,反超美國,對美國形成反向代差!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