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說長春丨重慶路音曲廳和門前的老電車
作者:李明東
也許人們還記得,在重慶路朝陽區(qū)段崇智胡同口北側(cè),今天卓展購物中心位置上,曾經(jīng)有一座赫赫有名的老建筑——“長春音樂曲藝廳”。
長春籍著名演員王剛也在主持節(jié)目時講過,在他離開長春之前,王剛的家就在這座老建筑附近的民宅里。不過卻少有人知道七十年代以前,在老建筑門前的重慶路上曾經(jīng)跑過有軌電車。
重慶路上的有軌電車這樣畫面的老照片似乎很少見到,僅能用畫筆復(fù)原漸行漸遠的記憶。

【李明東油畫作品:重慶路音曲廳和老電車?!?/p>
“長春音樂曲藝廳”那年代可是個好去處。當年,人們能來這里看一場電影,聽一出戲曲,真算讓人羨慕的事兒。那個時期文藝題材非??菰?,清一色的樣板戲。就是那樣的時代,能夠弄到一張演出或者電影票也算稀罕事。
記得一個冬天的晚上,父親下班,拿回兩張演出招待票——革命現(xiàn)代京劇樣板戲《紅燈記》。其實小時候我并不喜歡聽京劇,一是人小聽不懂臺詞,二是京戲場景變化不大,對小孩來講不夠刺激。但聽說那戲在音曲廳演出,我還是哭喊著一定要跟大人去,就圖個湊熱鬧。匆匆吃過晚飯,藏在父母身后溜進劇場。演出還沒開始,劇場里燈光被煙霧籠罩著略顯昏暗,閑聊的觀眾咔嚓咔嚓嗑著瓜子,小販吆喝和孩子們嬉笑嘈雜在一起……嗨!我就喜歡劇場里這熱鬧勁。
演出開始了,熒幕被照的通亮,角色扮相的人物隨著劇情陸續(xù)亮相,起先畫面的新鮮感還誘惑著我瞪大眼睛看新鮮。接下來,唱腔和京胡悠悠曲調(diào)像催眠曲一樣,我的雙眼開始打架,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xiāng)。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把我叫醒,原來是演出結(jié)束了。母親怕我剛睡醒受風(fēng)寒,給我系上她的藍圍巾,我睡眼朦朧的隨眾人魚貫涌出大門,牽著母親的手登上門前經(jīng)過的有軌電車。
乘坐電車是我的最愛,上了電車睡意頓時煙消云散,擠來擠去只管看風(fēng)景,脖子上母親那條藍圍巾竟然不知到甩哪兒去了。
一段乘電車看京劇的兒時經(jīng)歷,記憶猶在,那畫面雖已久遠,卻充滿溫馨與童趣。
作者簡介:李明東,長春文史愛好者,長春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長春作家協(xié)會會員,部分圖文作品參展獲得過獎項,并被博物館收藏。
【胡同長春】編發(fā)長春記憶圖文,歡迎閱讀分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