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英國政府最近有點急,眼看著美俄開始互動,歐洲被晾在一邊,趕緊派了一架專機飛到北京,想從中國這里拿到點保障。
英國能源大臣米利班德這趟來,表面上是談清潔能源合作,實際上還有更深的政治算計,想讓中國在氣候問題和俄烏沖突上“配合”一下。
最終,中國在清潔能源合作上給予了英國想要的承諾,但在政治問題上,英國的如意算盤并沒有打響。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歐洲焦慮,美俄互動推動英國訪華
3月18日,特朗普和普京通了個電話,全歐洲都繃緊了神經。
為什么?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倆人會談出什么結果,會不會直接拿烏克蘭或者歐洲的利益去做交易。
歐洲國家一直緊跟美國的步伐,對俄羅斯一輪輪制裁。
結果現在美國突然開始和俄羅斯聊起?;鸬氖?,歐洲卻被晾在一邊,連談判桌都沒資格上,這能不慌嗎?
就在美俄通話的前一天,英國派出一架專機,能源安全與凈零排放大臣米利班德急匆匆飛到北京。
他的任務很明確——找中國談合作,順便看看能不能讓中國在某些問題上“配合”一下。
3月17日,米利班德和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一起主持了第八次中英能源對話,商量清潔能源、能源安全等問題。

最終簽署了一份《中英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諒解備忘錄》。
聽起來像是正常的經濟合作,但背后的政治考量可不少。
英國為什么這么急著和中國談?原因其實很簡單,主要有三個。
第一,能源問題,英國玩不轉。
這幾年,英國政府拼命推動清潔能源轉型,可惜它自己在這方面實力不夠。
尤其是在電網建設、電池儲能、海上風電等關鍵領域,英國根本不夠看,而中國恰好是世界領先的。
說白了,英國就是來找中國幫忙,想借助中國的技術讓自己的能源政策落地,順便提升一下能源安全性,畢竟能源問題是關系到國家經濟命脈的大事。
第二,英國政府想改善對華關系。
自從斯塔默上臺后,英國政府的對華態(tài)度明顯變了。

從外交大臣拉米、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鮑威爾到這次的能源大臣米利班德,英國已經連續(xù)派了三波高官訪華。
這不是巧合,而是英國政府在試探、鋪路,可能就是為了讓斯塔默本人在未來某個時機親自訪華。
英國這么做的原因也很現實,想從單純的“美國小弟”角色里抽身出來,重新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
第三,歐洲被美國坑慘了,得另尋出路。
說實話,歐洲國家這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基本上是美國帶頭,歐洲硬跟著上。
可是現在,美國居然開始考慮和俄羅斯談和,甚至可能為了自己利益和普京做交易,那歐洲國家怎么辦?

歐洲投入了那么多資源,現在被晾在一邊,特朗普還不帶歐洲玩了,這下他們才反應過來:不能全指望美國,得自己找別的合作伙伴了。
而中國就是他們最現實的選擇。
英國這次訪華,表面上是來談能源合作,實際上就是在給自己留條后路。
可以說,英國這趟北京之行,不僅是對中國發(fā)出友好信號,更是在試圖調整自己的外交策略。
眼下的國際局勢變幻莫測,歐洲國家也開始意識到,不能再一頭扎進美國的懷抱。
必須得未雨綢繆,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以防哪天真的被美國拋棄了連哭都來不及。

英國的雙重訴求,中國立場堅定
英國這趟訪華,原本聊的是能源合作,氣氛還算不錯,可在米利班德臨走前,他突然甩出了兩個要求,一聽就知道帶著政治任務來的。
英國這邊的算盤其實很簡單,既想在經濟上和中國搞合作,又想在政治上讓中國站隊,最好是能在俄烏問題上站到西方一邊。
可惜,中國的態(tài)度一直很清楚:合作可以,施壓免談。
第一個要求,英國想讓中國在“氣候問題”上多做點事,意思就是要中國承擔更多的減排義務,和西方國家“看齊”。

這招西方玩得很溜,說白了就是“道德綁架”那一套。
英國的意思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結果他們完全不提自己工業(yè)革命幾百年排放的污染,不提美英這些老牌工業(yè)國遲遲不履行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氣候資金承諾,反倒揪著中國的工業(yè)發(fā)展不放。
說白了,西方國家就是一邊享受工業(yè)化的紅利,一邊指著中國說“你們要多出點力”。
這事能答應嗎?當然不能。
中國發(fā)展清潔能源不是因為誰逼著,而是我們自己就想搞,想讓經濟更綠色、更可持續(xù),誰也別想著拿這個來卡我們。

想合作可以,但西方要想靠這個給中國設限,根本沒門。
第二個要求,英國希望中國別“援俄”。
米利班德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讓中國別給俄羅斯提供任何幫助,最好是在經濟上給俄羅斯施壓。
這個要求更是離譜,歐洲國家這幾年跟著美國對俄羅斯各種制裁,結果俄羅斯不僅沒崩,還在戰(zhàn)場上穩(wěn)扎穩(wěn)打,現在歐洲反而開始慌了。
尤其是英國,生怕特朗普哪天真和普京談妥了,烏克蘭徹底被賣了,歐洲的安全也跟著泡湯。

所以,他們希望能拉著中國一起“孤立”俄羅斯,給烏克蘭撐腰。
可這事,中國根本不可能答應。
中國的立場一直都是推動和平談判,不拱火、不站隊,也不會接受外部干涉。
中俄的正常經貿合作,該怎么做就怎么做,誰也別指手畫腳。
而且,中國一直在為烏克蘭局勢的和平解決努力,歐洲如果真想談,就該想辦法讓沖突降溫,而不是指望靠給中國施壓來改變局勢。
結語
這趟訪華,英國確實帶走了一份能源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也得到了一定的技術合作支持。
但他們得明白,中國愿意合作,是基于互利共贏,而不是被動迎合。
英國想要的保證,中國給了,但僅限于合作的部分,至于他們想通過這次訪華影響中國的立場,怕是得另想辦法了。
參考資料:
中英簽署清潔能源合作備忘錄-北京日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