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錄】
《癡婆子傳》二卷,清芙蓉主人撰,日本明治二十四年(1891)京都圣華房木活字印本。大本一冊。

前有“乾隆甲申歲挑浪月書于自治書院”之序,次目錄。卷端署“新刻癡婆子傳”,“芙蓉主人輯,情癡子批?!薄?/p>
正文左右文武邊,白口,單黑魚尾,無界行,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偶有雙行小字注同。
末有“明治辛卯春日,木規(guī)子題”之跋,后署“山脊老夫耳呈草化植字”。
此本有重排之本,與初排本幾全同,唯卷端署“新刻癡婆子傳”,末無跋,所署刊記改為“洛陽耳口王草化戶方壽延年植字”字樣。

【考證】
晚明士人好貨好色,從不諱言,袁中郎與友書稱《金瓶梅》“伏枕略觀,云霞滿紙,勝于枚生《七發(fā)》多矣”,此言僅可出于晚明。故彼時多有艷情之說部。
入清以后,官方屢禁,此類創(chuàng)作多漸湮沒。故前述之《如意君傳》國內(nèi)無存,此《癡婆子傳》亦同。

《癡婆子傳》國內(nèi)似僅吳曉鈴藏乾隆間刊孤本,其本現(xiàn)存首都圖書館。余者多為鈔本。
黃裳《書之歸去來·斷簡零篇室摭憶》云其曾購得一冊,卻是“書鋪徒弟用舊本影抄的假古董”,向錢鍾書先生提及,錢有詩云“遍求善本癡婆子,難得佳人甜姐兒”,并云“幸恕其唐突而賞其混成”,從對句與說明可知“甜姐兒”當指黃裳早年迷戀女星甜姐兒黃宗英一事——黃裳筆名據(jù)傳由此來,雖黃裳向未承認,然此段記錄卻可證其實,亦可稱古籍版本反證人事糾葛之佳話(黃氏于此事記憶殊深,于《再談禁書》《槐聚詞人》《琉璃廠故事》諸文中多有詳述)。
然黃裳稱其所得之抄本“底本倒是清初的原刻”[1],若果如此,則其價值當不在吳藏孤本之下。

此和本當據(jù)國內(nèi)之刊本排印,其底本或即乾隆刻本,因其序跋及卷端題署均同,甚或乾隆本有闕字處,此亦從闕。
且日本天明四年(1784)序刊之秋水園主人《畫引小說字匯》一書,其前之引用書目中即有《癡婆子傳》一種,可知此書之傳入日本甚早,然即今日本亦未存此書之乾隆時刻本,或已佚失。今日本所傳,即此木活字本。

又此本有初排與重排之別。初排本末有木規(guī)子(即大槻如電)跋云:“曾讀《覺后禪》,知有《癡婆子傳》。后得此傳,快讀一過,仍知彼書亦自這里出,覺迷一噱。噫,癡婆子不癡?!敝嘏疟緞h之;又重排本改刊記為“洛陽耳口王草化戶方壽延年植字”,正文亦偶有不同(如首葉末行初排作“吐吐曰”,重排則作“咄咄曰”)。
關(guān)于此書之主事者,初無人知。筆者收藏昭和二十五年抄本,末有其跋語,則頗解此謎:
《癡婆子傳》古來即為中國與本邦廣受歡迎之書?!度馄褕F》(一名《覺后禪》)第三回曾有“《綉榻野史》、《如意君傳》、《癡婆子傳》之類一二十種放在案頭”云云。
此寫本之底本為京都寺町六角之圣華房主人山田茂助氏(昭和八年卒)用其所藏彥根弘道館之木活字于明治廿四年印刷行世者。
明朝線裝大形本(竪八寸六分,橫六寸),四周單邊,無界欄(竪約七寸一分,橫約四寸七分),版框外(天頭約一寸一分,地角約四分)
其他行數(shù)、字數(shù)、板心、題箋等與寫本全同。
此為軍事評論家池崎忠孝氏遺物,京都伏見之若林先生于今春出讓于余。
昭和廿五年六月一日起筆,同月廿二日寫畢。冢沓舟。
從其識語可知此本抄于1950年,抄寫者冢沓舟,生平不詳。

此抄本所據(jù)底本原藏者為池崎忠孝(1891—1949),其人為夏目漱石弟子,與芥川龍之介等人為友,后為日本之主戰(zhàn)派,二戰(zhàn)之甲級戰(zhàn)犯。池崎氏死于1949年,次年春此書歸冢沓舟,數(shù)月后即為錄副。
因此活字本印行者有意隱去名氏,日本研究者太田辰夫于《中國秘籍叢刊》(研究篇)中云,活字本所題之“山脊”、“洛陽”皆為京都別稱,“耳呈”或“耳口王”為“圣”之拆字,“草化”為“花”之拆字,“戶方”為“房”之拆字。

“壽延年”即出版人山田茂助。山田茂助,名春壽,字延年,號墨魚齋。或于發(fā)行淫書之忌,其將“圣華房”三字拆解標識之[2]。
此后學(xué)界方知此書的印行者原來是明治時期著名的書坊圣華房。然冢沓舟于1950年即指出此點,且指其所用為“彥根弘道館”木活字,則其人于山田茂助刊行此書頗悉底里。

【影印·整理】
無。
【公藏】
中國:無。
日本:岡山縣圖、高知大、東北大、島根縣圖。
注釋:
[1] 黃裳《黃裳書話》,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328頁。
[2] 〔日〕太田辰夫編《中國秘籍叢刊》(研究篇),汲古書院1987年版,第53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