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我們最樸素的直覺,不允許一個人叫自己的父親為父親,這本身就是一個很不合人情的行為。但是,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場景,站在楊廷和的立場,要求嘉靖認伯父為父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國家禮法高于私情。楊廷和認為,作為一名君主,國家的禮法肯定要放在個人私情的前頭的,不能只顧私情,不顧正統(tǒng)大義。這話說得大義凜然,沒毛病吧。其次,大宗小宗不可亂。按照宗法制度,嘉靖的伯父弘治皇帝這一脈是“大宗”,是皇位正統(tǒng),而他爸這一脈是“小宗”,是藩王支系。因此,嘉靖只有接續(xù)上弘治皇帝這邊的宗統(tǒng),才能確保皇位傳承的合法性。
楊廷和他們迎立少年朱厚熜來當皇帝,有一個重要的依據(jù),就是《皇明祖訓(xùn)》。而《皇明祖訓(xùn)》當中明明白白規(guī)定的是“兄終弟及”,是同母弟才能繼承哥哥的皇位,顯然,嘉靖并不是正德皇帝的同母弟。只有當他過繼給了伯父家,成了弘治皇帝的兒子,正德皇帝的弟弟,這樣一來,他當皇帝,才能算是符合所謂“兄終弟及”的規(guī)定。
再次,像嘉靖皇帝這樣,過繼給之前的皇帝當兒子,之后繼承人家皇位的,歷史上是有先例的。比如說,北宋的宋英宗,他的親生父親是濮王,但由于他過繼給了宋仁宗當兒子,于是他就繼承了宋仁宗的皇位。當了皇帝之后,宋英宗認的父親是宋仁宗,至于他的親生父親,他也只能叫伯父了。當時,宋英宗還為他親爹爭過名分,但沒有什么結(jié)果,后來也就接受了既定事實,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為“濮議之爭”。所以,楊廷和他們的論述,也被稱為“濮議論”。說白了,嘉靖不能“既要又要”。
最后,楊廷和他們也想好了“兩全”的配套措施。原來,嘉靖是他父親的獨子,這就意味著,如果嘉靖過繼給了他伯父,那他爸這一支將絕后。但楊廷和他們把這事兒也給想到了,他們從皇親當中挑選一位跟嘉靖同輩分的崇仁王,讓他來承接嘉靖父親的香火,而且,嘉靖未來如果有了多位孩子,也可以過繼一些來承接他爸這邊的宗脈。在楊廷和看來,這樣的安排簡直完美,既不失倫理親情,又不違背宗法大義,天理人情都顧全了!你嘉靖怎么就不能明白我們老臣的良苦用心,而要去聽那些小人的讒言呢?

但是,你要是反觀嘉靖和張璁的說法,你也會覺得他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首先,禮法人情本是一體。按照《禮記》里的說法,禮法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地底冒出來的,而是根據(jù)人情來制定的?!笆ト司壢饲橐灾贫Y”,禮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得根據(jù)現(xiàn)實人情和血緣倫理,作出適當?shù)恼{(diào)整。就像咱剛剛說的,以咱最樸素的道德直覺,逼著一個人不認自己的父母,本身就是一件違背人性、不合情理的事。更何況,“孝親”本來就是儒家理論的核心。其次,君統(tǒng)和宗統(tǒng)得分開看。繼承皇位和給人當兒子,這是兩件事。這就涉及爭論雙方的一個核心分歧,嘉靖繼承的是誰的天下?嘉靖、張璁這一方認為,嘉靖繼承的是祖宗的天下,因此,嘉靖接續(xù)伯父、堂哥留下來的君統(tǒng),并不需要成為伯父弘治皇帝的嗣子。
從這個角度,嘉靖這一方對所謂“兄終弟及”也有了自己的解釋:“《祖訓(xùn)》兄終弟及,可推之無窮,而施由親始。先及同父,次及同祖,皆所謂倫序也,非專指同產(chǎn)言也?!卑凑諒堣恼f法,在嘉靖堂哥正德皇帝沒有子嗣,也沒有兄弟的情況下,依照“兄終弟及”的原則,那就得往上追溯,到嘉靖的伯父弘治皇帝這一輩。弘治皇帝有個弟弟,就是嘉靖的生父興獻王,按理講,興獻王就應(yīng)該是那個依照“兄終弟及”原則登上皇位的人。但此時,興獻王已經(jīng)過世,那么,皇位就自然落到了興獻王長子朱厚熜這里了。換言之,嘉靖之所以能夠獲得皇位,并不是因為他是弘治皇帝的嗣子,而是因為他是興獻王的長子。是興獻王長子這個身份,賦予了他繼承皇位的資格。既然如此,他又何必過繼給弘治皇帝當兒子呢?
最后,嘉靖一方認為,楊廷和他們推崇的所謂先例,其實一點也站不住腳。畢竟,像宋英宗他們,是早早就被前任皇帝收為養(yǎng)子的,所以,他們繼承養(yǎng)父的皇位,自然得繼續(xù)奉之為父親。但嘉靖不一樣,嘉靖是等到他堂哥過世之后才來繼承皇位的,正德皇帝遺詔里明明寫的是“嗣皇帝位”,說明朱厚熜就是直接過來當皇帝的,跟所謂先例完全不是一碼事。當然,這場曠日持久的“大禮議”,雙方還有很多細碎的論點,咱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來講,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都能夠從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當中找到支撐自己論點的論據(jù)。
從雙方交鋒的觀點來看,估計你也感受到了,這表面上是一場稱謂之爭,但實際上是一場名分之爭,如果我們再往深一層去探究,還會發(fā)現(xiàn),所謂名分之爭,本質(zhì)上是權(quán)力之爭。以楊廷和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看似在捍衛(wèi)禮法,實際上是在爭奪對禮法的解釋權(quán);而嘉靖看似在追求孝道,實際上卻是在爭奪不受文官集團制約的皇權(quá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