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埋線減肥
輕松享“瘦”有妙招 科學瘦身更健康
春天已經來了
你腰間的"救生圈"還好嗎?
關于體重,國家都出手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面向公眾發(fā)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xù)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當前危害中國老百姓健康的首個主要危險因素和疾病,來自慢性的非傳染性疾病,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當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個人的行為生活方式、飲食和體育鍛煉都密切相關,比如體重異常的問題。體重異常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癥也和體重異常有一定的關聯。每一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是非常關鍵的。
肥胖帶來的健康隱患不容忽視。其中“穴位埋線減肥”因其安全、長效、便捷的特點,成為部分肥胖人群的“懶人減肥法”選擇。新泰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推拿科開展中醫(yī)特色技術治療——穴位埋線減肥療法,讓你科學瘦身更健康。
什么是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是根據針灸學理論,將可吸收的線體裝到埋線針里,通過針孔推到穴位上,腸線在體內軟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時,對穴位產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學刺激可以長達15天或更長時間,從而對穴位產生一種緩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長效針感效應”,長期發(fā)揮疏通經絡作用,達到“深納而久留之,以治頑疾”的效果,是一種集穴位封閉、針刺、刺血等多種效應為一體的治療方法。

埋線

埋線方法

線用膠原蛋白線,針用一次性埋線針。每次取穴30個左右,15天埋線1次,6次1個療程。一般1個療程就能取得滿意效果,重者需2~3個療程。脾胃寒濕重者要配合艾灸中脘、關元,下焦寒濕重者配合艾灸八髎、關元。
穴位埋線優(yōu)勢?
健康科學
穴位埋線是將中醫(yī)針灸精髓與現代醫(yī)學相融合,并通過經絡穴位調理體質,使之健康地瘦、科學地瘦,避免“一刀切”的節(jié)食減肥。
持續(xù)有效
穴位埋線是在腹部、脾胃等相關穴位(如中脘、天樞、足三里)置入可吸收線體,可持續(xù)抑制食欲、加速代謝、調節(jié)內分泌。
個性定制
穴位埋線還可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的穴位配伍,強化脾腎功能,改善“虛胖”和“過勞肥”。
簡單省力
埋線操作微痛無創(chuàng),省時省力。穴位埋線是針灸的長效刺激方法,單次操作僅需15分鐘,線體2周自然吸收,不影響工作與生活。
更難反彈
穴位埋線是傳統(tǒng)中醫(yī)的衍生品,通過科學的辨證論治,精準取穴,并配合個性化飲食運動建議,重塑健康的生活習慣,打破“瘦-反彈-更胖”的惡性循環(huán)。

【典型病例】
陳女士,52歲,因肥胖致膝踝關節(jié)負重過多,小腿浮腫,影響活動,要求埋線減肥治療?;颊咂綍r納多,多次節(jié)食減肥,因控制不了食欲而堅持不下來。平時愛打羽毛球,愛運動,但因膝踝關節(jié)負重多,小腿浮腫,不敢運動。于2010年6月埋線治療一次后,食欲明顯降低,飯量減半。雖然飯量減少,但精力旺盛,每天堅持鍛煉運動,不覺疲乏。20天埋線一次,連治四次,體重由治療前165斤減至140斤,減重25斤,小腿浮腫消退,納食量明顯減少。隨訪10年,體重保持良好,沒有反彈。從步履沉重到身輕如燕,陳女士在新泰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推拿科成功減重25斤。陳女士的喜悅溢于言表。這場“健康逆襲”的背后,是傳統(tǒng)中醫(yī)智慧與現代醫(yī)學理念的深度融合。

除了減肥,穴位埋線其實還可以調節(jié)身體健康狀態(tài)。如月經不調,頸椎腰椎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使機體恢復健康,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減肥方法。穴位埋線減掉的是人體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證減肥過程中,人體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彈率極低,這是穴位埋線減肥的最大優(yōu)點。
肥胖是怎么引起的?
進食過多高熱量食品
從小肥胖的孩子多是進食過多引起,也就是俗話說的胃給撐大了。胃容量大,自然吃得多,餓得快,再加上運動少,很容易肥胖。所以父母從小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三分饑是最好的,寧可餓著,別撐著。

進食過多寒涼之品
像雪糕、冰激凌、涼飲料、冰啤酒,吃大量寒性水果,像西瓜、香蕉、獼猴桃、芒果、葡萄,日積月累造成脾胃寒涼。寒涼使胃神經麻痹,胃對各種不良刺激,敏感度下降,雖然胃已形成慢性炎癥,但感覺不到胃痛,胃難受,還喜歡吃辣的刺激食欲。寒性收引,脾胃周圍肌肉攣縮,在肌肉縫隙中穿行的經絡血管受壓,經絡血運不暢,氣血運行緩慢,氣郁化火,火性炎上,故心胸煩躁,更喜飲冷。看其舌象往往是舌尖紅,心火旺的表現,但舌體胖大有齒痕,是脾陽虛,寒濕不化的舌象。脾氣虛,將食物轉化成能量功能差,食物轉化不了精微物質,不能成為能量,被人體利用,就轉化成半成品--脂肪,堆積在腹部皮下脂肪細胞里。胃強,指吃的多。脾弱指消食物化精微功能差,就是脾運化功能差。產生能量不足,大腦要求胃繼續(xù)進食,增強胃蠕動,故易饑,胃食欲亢進。每次吃飯量大,但產能少,效率低。如此胃強脾弱,形成惡性循環(huán),越吃越胖。但有的胖子不餓,吃的很少,還是胖,屬于喝涼水也長肉的那種。這是胃寒涼,神經麻痹,不接受大腦指令,胃氣太虛,不愿意動了。吃的少,食物利用轉化低,許多變成脂肪堆積起來,患者氣虛,肌肉少,不愿意動,一吃飯就想睡覺,這就是虛胖,女性多見。
查體可見上腹部肥胖,皮膚溫度低,觸之冰涼,按壓胃脘處各穴位,壓痛點非常多,很多是強陽性,拒按。而患者自認為胃好,吃什么都香,胃不難受,有時吃多了腹脹。通過壓穴陽性,已能診斷是慢性胃炎,但患者不自知,這就是自身的警報器壞了,不報警了。這種肥胖,年紀越輕越好調理,兒童更明顯,只要注意少吃寒涼之品,調理好脾胃,能很快瘦下來。

口味重,愛吃咸、甜、油膩、肉食
這是家庭飲食習慣造成的重口味,刺激食欲,會吃的多。炒菜油放得多,植物性油脂容易轉化成脂肪,即使素食者也會發(fā)胖。喜肉食者,多余的肉能量轉化不掉,很容易轉成脂肪,變成你的肉?,F在蘋果型肥胖,大肚腩的很多,尤其北方男性多見,和他們愛喝酒,愛上飯館,重口味飲食關系很大。此類肥胖,要改變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少油、少鹽、少糖、少辣、少肉。多吃五谷雜糧,多吃蔬菜素食,口味清淡。久了,自然飲食量會減少。這些都是能訓練出來的。
脂肪主要在肝臟代謝分解。吃油脂過多,超過了肝臟的負荷,脂肪先在腹部堆積,形成腹部肥胖。肚子起來后,運不出的脂肪就直接堆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進一步影響肝臟代謝功能。我們就一個肝臟,你生氣發(fā)火焦慮,使肝氣郁結,熬夜不讓它休息,吃過多的油脂肉類,加重它的負擔,再喝酒毒害它。如此不知道珍惜,愛護它,它已超負荷工作。腹部的肥胖已警告主人,它干不動了,少吃點兒吧,少給它加負擔吧。所以,肥胖的人尤其要保護他的肝臟。肝臟不好,怎么將脂肪代謝轉化出去。所以不要喝酒,不要熬夜,不要生氣,少食油,保護肝臟,這對減肥來說很重要。

下焦寒濕引起梨型肥胖
臀部、大腿肥胖是下焦寒濕聚集引起,女性多見。女性宮寒,久坐;平時愛吃寒性水果、甜食;腰腿部穿得過少,寒涼入侵;或月子里受風寒,許多婦女生完孩子后就瘦不下來,是體虛氣血不足,寒濕入侵造成的。
查體可見腰臀部皮膚顏色黑暗,臀部皮膚粗糙,丘疹較多,肥胖的臀部、大腿觸之冰涼。女性多伴有婦科疾病,月經不調,宮寒,泌尿性感染,便秘。大腿內側肥胖,是脾肝腎經循行之處堵塞;前外側肥胖是胃膽經堵塞;后側肥胖是膀胱經堵塞。只有疏通經絡,才能減去局部贅肉。上面了解了肥胖形成的原因,治療就很簡單了。胖在哪里,脂肪堆積在哪里,哪里就有淤堵,哪里就有痛點。在痛點處、肥胖處埋線治療,就可以迅速疏通經絡,使氣血暢通。代謝通道被打通,脂肪、垃圾、廢物可以通過疏通的管道迅速排出人體,這就是埋線減肥原理。寒濕重的加局部艾灸,可溫通,加速寒濕排出,有事半功倍效果。哪里越寒,灸之效果越好。就如同把冰塊化開成水,垃圾隨水就容易排出體外了??梢哉f每個胖子體表的皮下脂肪只是冰山一角,體內臟腑周圍還有大量脂肪堆積,所以要經過持久的疏通溫化,打通經絡,使氣血足以濡養(yǎng)臟腑,臟器組織逐步恢復正常功能。這是個持久戰(zhàn),必須要堅持住,才能最終打贏這場瘦身之戰(zhàn),使身體真正恢復健康。所以減肥不是目的,疏通經絡,祛除體內寒濕,氣血運行正常,臟腑陰陽平衡,才是最終目的。正如交通堵塞消除,這些被堵的物資(脂肪)會被迅速運走,多余的脂肪自然會很快化解排出體外。

穴位埋線減肥不但可以減輕體重,還可以使機體恢復健康,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減肥方法。穴位埋線減掉的是人體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證減肥過程中,人體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彈率極低,所以說穴位埋線減肥能幫你逃脫“肥胖”的魔咒!中醫(yī)減肥注重整體調理,加上合理的飲食、運動、情志調節(jié)等,讓傳統(tǒng)中醫(yī)智慧為您的健康減肥之旅助力!讓您健康享“瘦”!
新泰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推拿科

新泰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推拿科成立于1991年,經過20余年的建設和發(fā)展,現已成為全市中醫(yī)特色鮮明、學術水平高,優(yōu)勢明顯,在院內頗具有影響力的臨床科室。
本科秉承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結合現代醫(yī)學對疾病的認識,突出科室診療特色開展的治療方法有:毫針療法、各種艾灸法、火罐療法、推拿療法、皮膚針療法、三棱針療法、頭針療法,電針療法,穴位注射療法、針刀療法、銀質針療法、穴位埋線療法,穴位貼敷療法、皮內針療法、火針療法、放血療法、中藥封包、中藥涂擦療法、神經阻滯療法等多元化治療手段。
特色診療
神經類疾病: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后遺癥、辯證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失眠。
疼痛類疾病: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骨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腱鞘炎、肩周炎、網球肘、頭痛、痛經等。
消化類疾病:辨證論治,針藥結合治療便秘、呃逆、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癥、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
美容減肥:內外兼調,提升緊致面部皮膚及治療單純性肥胖。
冬病夏治與冬病冬治:根據中醫(yī)學“天人相應理論”,在三伏天和三九天陰陽消長之時,施以穴位貼敷療法扶助人體正氣,預防疾病。
養(yǎng)生保健:針刺、艾灸、刮痧、藥熨、推拿以及膏方,綜合調理,以達調氣血通經絡,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目的。
供稿|針灸推拿科 張慎芳
編輯|楊蓉
責任編輯|展光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