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在宋朝宮廷里,能吃到哪些美食呢?

作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士大夫推崇的“雅”滲透進(jìn)了宋朝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

而宮廷飲食更是“精致”與“雅趣”的巔峰。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宋朝的宮廷飲食是怎樣的吧~

飲食特色
北宋和南宋的飲食是有一定差別的。北宋定都開封,宮廷飲食以北方風(fēng)味為主。而南宋遷都臨安,自然融入了江南水產(chǎn)和清淡口味,形成了南北結(jié)合的特色。

如果要說宋朝宮廷食材中的第一位,那肯定是羊肉。羊肉可煎可烤可煮,常見的菜肴有炕羊、炭烤羊肋排、酒煎羊、鼎煮羊羔、羊頭簽等。

到了南宋時期,臨安近海環(huán)湖,海鮮成了宮廷重要食材,常見的有鱖魚、江珧、蟹、鱔魚、蝦、蛤蜊等。

此外,宋朝農(nóng)業(yè)興盛,蔬菜的種類也很豐富,宮廷里能吃到各種新鮮蔬菜。

宋朝宮廷御膳遵循“春酸、夏苦、秋辛、冬咸”的調(diào)味原則,注重食材的時令性。比如春季吃鮮筍、河鮮,冬季多吃羊肉、鹿肉等溫補食材。

受到士大夫文化的影響,宮廷菜肴不僅追求味道,還講究造型與意境,常以花卉、自然景物為靈感,比如梅花湯餅、蟹釀橙等。甚至很多菜肴的名字也極具詩情畫意,比如雪霞羹、蓮房魚包等。

代表美食
羊頭簽
羊頭簽是宋朝宮廷“簽菜”代表。把羊頭肉切絲,香料混合后用網(wǎng)油包裹成卷,然后油炸,吃起來外酥里嫩。

山煮羊
羊肉切成塊狀,放入砂鍋,加水、蔥段、花椒、杏仁、調(diào)料等小火慢燉而成。

炙子骨頭
據(jù)南宋《玉食批》記載,炙子骨頭是孝宗寵妃謝氏的最愛。炙子骨頭其實就是“烤肋排”,選用羔羊肋排,用杏醬、鹽腌制后炭火慢烤,肉質(zhì)鮮嫩多汁。

蟹釀橙
蟹釀橙是南宋宮廷名菜?!渡郊仪骞酚涊d了它的做法:把蟹肉、蟹黃等填塞進(jìn)橙子中,然后上鍋蒸制。最終蟹的鮮美與橙子的清香交融在一起,不愧是“風(fēng)雅之味”。

蓮房魚包
蓮房魚包的做法類似蟹釀橙,只是它的容器是蓮房,里面填塞的是魚肉茸,蒸熟后清香撲鼻。

水晶膾
這是一種用魚鱗或豬皮熬制的透明凍品,切片后食用。外形晶瑩剔透,吃起來口感清涼,常在夏季食用。

其中有一道“鵪子水晶膾”,是把鵪鶉肉燉煮成凍,切片后搭配姜醋食用。

爊鴨
爊鴨是北宋時期宮廷秘制鹵鴨,鴨子經(jīng)過幾十種香料慢火煨煮,肉質(zhì)酥爛入味。

宋嫂魚羹
宋嫂魚羹是由民間傳入宮廷的菜肴。先把鱖魚或鱸魚剔骨蒸熟,加入火腿、筍絲、雞湯等熬制,吃起來酸香開胃。

群仙羹
群仙羹是一種用珍稀菌菇、海味熬制的高湯,鮮美非常,有“仙家之味”的寓意。

春蘭秋菊
這也是一道“雅”菜。把洗凈的菊花瓣和蘭花瓣放在盤子里,然后加入一些蜂蜜和桂花醬,拌勻后即可食用。這道菜口感清甜,而且香氣撲鼻。

蟹黃灌湯包
在南宋《夢粱錄》里,蟹黃灌湯包也被稱為“灌漿饅頭”,是一種早膳食品。它是在薄皮里包裹蟹黃、肉汁等制成。

梅花湯餅
梅花湯餅是把面皮制成梅花形狀,煮熟后與清湯一起上桌,風(fēng)味雅致清鮮。

酥油鮑螺
酥油鮑螺的名字很有迷惑性,實質(zhì)上是取了“鮑螺”的外形,因為這是一種螺旋狀的點心。它更像是宋朝版的泡芙,由奶油制作而成。

乳糖獅子
乳糖獅子是一種糖塑甜點,可以作為茶點,也可以作為宴會裝飾品。它是把蔗糖熬制后塑造成獅子造型(有時候會加入乳香)。

蜜煎
所謂“蜜煎”其實就是“蜜餞”。宋朝宮廷常常用蜂蜜腌制金橘、木瓜、櫻桃等水果,常作為宴后甜點供應(yīng)。

《武林舊事》里記載張俊宴請高宗時獻(xiàn)上了“雕花蜜煎一行”。

廣寒糕
它的名字寓意“月宮之食”。這是一種用桂花、糯米蒸制的糕點。

冰雪冷元子
冰雪冷元子是宮廷夏日常用的消暑冰品。先把黃豆粉搓成丸狀冰鎮(zhèn),然后澆上甘草糖水。

龍鳳團茶
龍鳳團茶是北宋宮廷御用茶餅,其實是用福建的北苑貢茶制成的,只是外面印著龍鳳紋飾。

紫蘇飲
紫蘇飲類似涼茶,是一種用紫蘇葉、甘草、陳皮等煮制的消暑飲品。

桂圓湯
桂圓湯是宮廷后妃們的日常滋補品。它由桂圓、紅棗、枸杞燉煮而成。

雪霞羹
雪霞羹由芙蓉花和豆腐一起煮成,味道清甜可口,湯色粉白如雪映霞光,由此得名。

沉香熟水
沉香熟水是宮廷夏日解暑飲品。先把沉香末隔火熏蒸,然后取香氣蒸煮飲用水。

宋朝宮廷美食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在選材、烹調(diào)、調(diào)味和文化內(nèi)涵上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其中一些菜肴流傳至今,現(xiàn)在也出現(xiàn)了很多以宋朝宮廷美食為靈感,復(fù)刻出來的仿膳菜品。

宋朝已遠(yuǎn),但是那種精致與風(fēng)雅的美學(xué)至今仍然令人神往。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宋朝宮廷飲食的內(nèi)容~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