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
有這樣一位青年才俊
他名叫王丙泉
2021級的博士研究生
他懷揣著對科學的熱愛與對國家的責任
致力于航空保障領域的
應力場精準動態(tài)難題研究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王丙泉與科研的結緣
始于一堂改變他命運的專業(yè)導論課
2015年
剛踏入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的他
對專業(yè)意義還一無所知
然而
譚久彬院士那堂激情四溢的導論課
卻像一盞明燈
照亮了他的科研之路
譚院士說
“精密測量是科學探索的‘眼睛’
高端制造的‘尺子’”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王丙泉
讓他對專業(yè)產(chǎn)生了
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大三時
王丙泉有幸參觀了
超精密光電儀器工程研究所
那里的科研氛圍讓他震撼不已
每個人都忙碌而充實
臉上洋溢著對科研的熱愛與執(zhí)著
他好奇地問自己
“他們?yōu)槭裁催@么有熱情?”
在畢設期間
他再次走進超精密所“探秘”
終于找到了答案
那是一種家國情懷
一種為國家解決關鍵技術的使命和擔當

王丙泉(右二)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和隊員合照
王丙泉深知
做科研不同于學習書本知識
需要坐得住“冷板凳”
學會接受失敗
他碩士課題的成果
雖然實現(xiàn)了自主研制和國產(chǎn)化
但他并未滿足于此
他深知
航空保障最理想的是預防問題
從根本上消除缺陷
于是
他將研究聚焦于應力概念
致力于解決影響精度的關鍵問題

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
王丙泉在博士期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他成功建立了創(chuàng)新性測量模型
并通過實驗驗證
形成了閉環(huán)
在博士三年級時
他終于發(fā)表了研究方向上的第一篇SCI論文
為了更好地將成果推廣應用
他走進課題合作單位
參與航空保障領域的科研攻關項目
作為主要完成人研制了3大類飛機專用儀器
并在4家企業(yè)單位推廣應用
目前
王丙泉已簽約博士期間的合作單位
他計劃到現(xiàn)場一線深入了解行業(yè)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目的性地開展研究
讓成果進一步發(fā)揮應用價值
他的科研之路
不僅是一條追求真理的道路
更是一條報效國家的道路

王丙泉的故事
眾多優(yōu)秀學子的一個縮影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科研精神
什么是家國情懷
我們相信
在未來的日子里
他將繼續(xù)以科研熱忱筑夢航空保障
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