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知識產權報》2025年3月26日第8版
近年來,私服游戲在國內外屢見不鮮,尤其在一些熱門游戲中,其因“免費”或“低門檻”等特點,吸引了不少玩家。然而,搭建私服游戲,不僅會承擔民事責任,還有可能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近日,網某公司起訴賴某等三被告侵犯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案一審判決正式生效。該案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認定賴某等三被告擅自運營《夢幻西游》私服游戲的行為侵犯了網某公司的著作權,并適用2倍懲罰性賠償確定賴某賠償網某公司經濟損失152萬余元,另外兩名被告對其中106萬余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該案因涉案游戲知名度較高且涉及民法典施行前后法律適用、刑民交叉、按違法所得合理確定計算基數、交納罰金后懲罰倍數的確定等多個問題,引發(fā)業(yè)界關注。該案合議庭通過合理考量準確計算出賠償額,為案件審理中正確適用懲罰性賠償提供了參考。
搭建私服被訴
網某公司經《夢幻西游》游戲著作權人許可,對該游戲依法享有著作權及維權權利。
2020年,賴某在未經網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以“菜雞西游”“天下西游”“王者西游”等為名私自搭建了《夢幻西游》的私服游戲。盧某、吳某參與經營相關私服游戲,與賴某均分所獲利益。截至2021年3月22日被刑事案件偵查機關查獲,三人共同經營的私服游戲的違法所得共計87萬余元。
2022年7月,湖南省華容縣人民法院(下稱華容法院)作出刑事判決,認定賴某等三被告行為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緩刑三年六個月至四年不等,并處罰金和沒收違法所得。該刑事判決已生效。
2023年2月,網某公司針對三被告實施的民事侵權行為起訴至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網某公司主張,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規(guī)定,故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情節(jié)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三被告的侵權行為持續(xù)至2021年3月,侵權行為符合懲罰性賠償條款的適用范圍。
網某公司請求法院對三被告2021年1月1日之后的侵權行為適用4倍的懲罰性賠償,并主張以非法經營數額作為認定懲罰性賠償計算基數的依據。據此,網某公司請求法院判令賴某賠償223萬余元,盧某、吳某對其中的147萬余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庭審中,賴某等三被告辯稱:首先,被訴侵權行為于2021年3月已停止,應駁回網某公司的起訴;其次,網某公司應就涉案金額部分與刑事案件偵查機關溝通退賠,三被告無需向其賠償,即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范圍僅應補足差額部分,網某公司主張的223萬余元的損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即使三被告需要賠償,也應以違法所得的87萬余元的標準為上限承擔賠償責任;再次,該案不應適用懲罰性賠償。
適用懲罰性賠償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已為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但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鑒于華容法院對賴某等三被告作出的刑事判決已生效,因此對判決認定的三被告的違法事實、經營數額、違法所得數額等予以認定。因此,該民事案件的爭議焦點為是否應適用懲罰性賠償。
對此,該案承辦法官朱文彬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適用懲罰性賠償應具備故意侵權和情節(jié)嚴重兩個要件。在案證據證明三被告侵犯涉案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主觀意圖十分明顯,且《夢幻西游》游戲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因此,可以認定該案具備故意侵權要件。此外,賴某等三被告分工合作,持續(xù)時間達11個月,累計經營數額達百萬余元,具備情節(jié)嚴重要件,故該案可以適用懲罰性賠償。
“值得注意的是,三被告實施的被訴侵權行為發(fā)生于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施行之前且持續(xù)至2021年1月1日之后,該案還涉及民法典施行前后法律適用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第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因同一侵權行為已經被處以行政罰款或者刑事罰金且執(zhí)行完畢,被告主張減免懲罰性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在確定懲罰性賠償倍數時可以綜合考慮。綜上,合議庭認為該案2021年1月1日之后的侵權行為可以適用懲罰性賠償?!敝煳谋虮硎尽?/p>
合議庭經審理后最終認定應當以違法所得作為計算基數,同時考慮到被告已在刑事案件中被判處罰金和沒收違法所得,因此,在懲罰倍數上減少為2倍。最終,合議庭在綜合考慮三被告的主觀過錯、情節(jié)嚴重程度、已被處以刑事罰金且執(zhí)行完畢等因素后,酌情確定賴某賠償網某公司152萬余元,盧某、吳某對其中的106萬余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該案一審宣判后,各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判決現已生效。
針對該案,網某公司婉拒了采訪,本報記者多次聯系被告代理人,截至發(fā)稿未收到對方回應。
營造良好氛圍
擅自搭建私服游戲的行為,本質上是對原游戲開發(fā)者著作權的嚴重侵犯。私服游戲的運營者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游戲源代碼,搭建未經授權的游戲服務器,吸引玩家充值、購買裝備等,從中牟取暴利,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原游戲開發(fā)者的合法權益,還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破壞了游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該案中,法院適用了懲罰性賠償,進一步加大了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彰顯了司法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決心。
對此,朱文彬建議,對于游戲玩家而言,選擇合法、正版的游戲平臺不僅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權益的保障。私服游戲雖然可能提供一些“便利”或“優(yōu)惠”,但其背后往往隱藏著法律風險和不穩(wěn)定的服務。玩家在私服游戲中的充值、裝備等虛擬財產無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一旦私服關閉,玩家的投入將付諸東流。
“此案提醒公眾,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共同的責任。通過此案,公眾應更加意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避免參與或支持任何形式的侵權行為。只有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才能促進創(chuàng)新和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敝煳谋虮硎尽?/p>
作者 | 姜旭 劉世汀
來源 | 中國知識產權報
編輯 | 蔡 冰
校對 | 羅冠明
審核 | 冼文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