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道家并不主張“無”是不進取,也不主張“無”是要等同于沒有。只要我們結合當代科學成果去細細品味,很多事情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至少從心理學的應用來看,大家應該嘗試進入放松性警覺的狀態(tài)。

按照《清靜經(jīng)》中的記載叫做“遣其欲”,其實就是平常理解的放松自身,清除心中雜念,不要被人為的欲望與意識去主導自己,讓個體在面對外界指定事情的時候,遵從直接感應的內在。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fā)展之規(guī)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zhèn)饕痪湓挘賯魅f卷書”?!叭f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tài)。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xiàn);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復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復雜,再從復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于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于心,簡于形??絾栰`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赐噶瞬徽f透,高境界;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后的不透徹,明白后的不明白,難得糊涂是真境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復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 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 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 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 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 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 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 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 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tài)。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 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志。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人生百態(tài),須當從一而終。 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 一個行者問老道長: “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道長: “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問: “那得道后呢? ”老道長: “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又問: “那何謂得道? ”老道長: “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 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里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 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負擔并不需要挑在肩上。 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 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 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 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xiàn)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更多修行知識請關注修行科學公眾號)

愿讀此文者,皆開悟見性。

愿轉此文者,皆圓滿人生。

愿贊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隨 喜 打 賞

- The End -

修行科學平臺內容由多個不同領域修行者與科學工作者編寫或提稿。這些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一定代表運營者意見,亦不一定完全正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郵件聯(lián)系:luchen0209@163.com,我們一定會及時更正。

加微信加入修行交流群

- 修行科學工作室 -

“修行科學”平臺旨在傳遞修行智慧,探索生命科學真諦,了悟人生,與自然和諧共生;集眾家智慧多維視角,詮釋自然萬物背后的奧秘,結合東方智慧與科學,來弘揚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定期推送修行智慧、前沿科學、修煉秘法、易經(jīng)數(shù)、風水法術、中醫(yī)養(yǎng)生、人體科學等大量相關內容。

修行科學公眾號

修行|科學|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