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工業(yè),是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壓艙石;汽車,是工業(yè)制造璀璨的明珠。

增速全國第一,
陜西汽車產量升至全國第七!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變革大潮下,全國汽車產業(yè)格局迎來了劇變。搭乘產業(yè)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東風,陜西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發(fā)優(yōu)勢,已成功躋身全國汽車產業(yè)第一梯隊。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24年,汽車產量前十位省份分別是:廣東、安徽、重慶、江蘇、山東、上海、陜西、浙江、吉林和湖北,產量分別是570.74萬、262.03萬、254.01萬、225萬、183.81萬、180.75萬、175.35萬、169.22萬、150.7萬和138.91萬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時,據陜西省汽車工業(yè)協會消息:2024年陜西汽車產量達175.4萬輛,同比增長19.3%,高于全國14.5個百分點。產量全國排名由2023年的第十位升至第七位。成功晉級西部地區(qū)汽車產業(yè)集群大省,躋身全國汽車產業(yè)第一梯隊。

具體來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產量方面:175.4萬輛總產量中,乘用車產量159.5萬輛,同比增長22.1%,高于全國16.9個百分點;商用車產量15.9萬輛,同比下降0.4%,高于全國5.4個百分點。陜西新能源汽車產量119.8萬輛,同比增長13.9%,占全省汽車總產量的68.3%,位居全國第3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出口方面: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陜西汽車出口增速達215%,居全國第一位。從2021年的2萬輛,到2024年的24萬輛,短短4年間陜西汽車出口數量增長了8.5倍,貿易值增長了7.3倍,已然成為陜西外貿了領域的一大亮點。其中,陜西重卡出口表現搶眼,本土品牌陜汽,在中國重卡出口市場的占比份額已超過20%,中國每出口5輛重卡就有1輛來自陜汽。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陜西汽車出口總量的比重超過六成,出口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增長1.4倍,出口至拉丁美洲增長2.4倍、占比五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新能源汽車出口始于2017年,8年時間,新能源汽車出口數量增長1238倍,貿易值增長863倍。背靠“西安港”這一內陸最大規(guī)模的整車口岸,以及為吉利、比亞迪、陜汽等不同車企提供的定制化整車出口服務。2024年,陜汽商用車出口銷量6.3萬輛,同比增長11.5%;新能源類車輛銷量1.38萬輛,同比增長212.6%。比亞迪新能源車通過搭乘中歐班列,實現了年出口量突破15萬輛的成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產值方面:2024年陜西汽車產業(yè)鏈總產值突破4400億元,占全省34條工業(yè)重點產業(yè)鏈總產值的20%,其中,乘用車(新能源)產業(yè)鏈產值近2900億元,同比增長9.8%;商用車(重卡)產業(yè)鏈產值超1500億元,同比增長7.6%,形成“雙引擎”驅動格局。2024年西安汽車產業(yè)總產值突破2500億元,拉動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6.5%。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配套方面:截至2024年底,延鋒、采埃孚、地通、拓普、李爾等一批世界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yè)相繼在陜擴資建廠,省內綜合配套率從2023年的42%提升至57%以上,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汽車產業(yè)鏈上整車企業(yè)與零部件企業(yè)的產值比達1∶0.8,居全國中等偏上水平。全省汽車規(guī)上企業(yè)達到276戶,2024年新入規(guī)企業(yè)48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企業(yè)來看,2024年,比亞迪在陜整車產量突破百萬輛,達到107萬輛,同比增長17.4%,占比亞迪全球產量的1/4。吉利在陜基地產量52萬輛,同比增長32.4%,產量約占吉利汽車集團的1/4。陜汽集團產量15.9萬輛,穩(wěn)居全國行業(yè)前三;電動重卡產量1.5萬輛,增長3倍,氫能重卡交付793輛,全國第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位于西安高新區(qū)的比亞迪西安汽車工廠是比亞迪在全國最大的單一汽車工廠。已布局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消費電子、軌道交通、動力電池、汽車金融等產業(yè),形成了集研發(fā)、生產、銷售等于一體的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去年以來,隨著比亞迪集賢園零部件一期項目投產、二期項目陸續(xù)建成,目前比亞迪西安工廠有4條總裝線在同時生產,每天的產量為4000輛至4400輛。僅憑一己之力就使西安高新區(qū)成長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位于西安經開區(qū)涇渭工業(yè)園的西安吉利工廠,是吉利汽車目前占地面積最大、投資最多、產品最高端、工藝最先進、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整車生產基地,也是全架構、全能源、全車系超級智能“黑燈工廠”標桿,2024年產量首次突破30萬輛大關,實現滿產狀態(tài)。目前,西安吉利已具備可同時生產燃油、混動、純電3種產品形態(tài)、6個車型的能力,吉利星越L、smart精靈系列等三款高端產品成功投產。

陜西何以成為汽車產業(yè)最黑的“黑馬”?

作為原本汽車產業(yè)條件較為薄弱的西部省份,陜西在2017年將汽車產業(yè)確定為支柱產業(yè),并提出2018年達到70萬輛的產量,2021年整車產銷超過200萬輛,力爭整車產能規(guī)模突破300萬輛。

陜西省汽車產業(yè)鏈布局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陜西省汽車產業(yè)鏈布局圖

這一目標背后所依賴的就是陜西重型汽車以及收購秦川汽車的比亞迪和近年引入的吉利基地等。

也正是在比亞迪全面轉型生產新能源汽車之后,陜西汽車產量迎來爆發(fā)式增長。2017年,陜西汽車產量達到61萬輛;2022年,陜西汽車產量突破百萬輛,省份排名也迅速上升,從2021年的第13位躍升至第8位。

隨著陜西汽車產業(yè)鏈持續(xù)壯大,汽車龍頭企業(yè)在國內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持續(xù)提升,省外汽車產業(yè)項目紛紛落戶陜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過近幾年的招商,已有陜西福士、德沃智達等21個為陜汽配套的項目落地陜西,總投資達50億元,全面達產后年產值可突破100億元。另外,陜汽還儲備了17個項目,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將貢獻產值近100億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目前,陜西汽車產業(yè)鏈上,除了建成和在建項目,還儲備了一批來陜投資項目。這批儲備項目共52個,總投資131億元。此外,省外還有上百個汽車項目有意來陜投資。

直接帶來的結果,例如作為西安汽車南北兩大格局中的北部板塊,2024年,涇渭工業(yè)園汽車產業(yè)累計產值達1067.37億元,累計增速13.3%,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預計三年后,涇渭工業(yè)園汽車產業(yè)產值規(guī)模將突破1500億元。

陜西汽車工業(yè)企業(yè)40強名單

3月26日,陜西省汽車工業(yè)協會發(fā)布2024陜西汽車工業(yè)企業(yè)40強名單,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西安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排名前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關注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讀懂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