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斌 編輯:馮曉暉

本系列發(fā)布九江文史類研究文章。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聯(lián)系方式見自動回復(fù)。

黃庭堅在《宜州乙酉家乘》(以下簡稱《家乘》)中的三月十五日記載:“十五日壬子。晴。成都范廖來相訪。好學(xué)之士也。”從這天開始,一直到九月三十日黃庭堅逝世,前后六個半月,范廖跟隨先生幾乎如影隨形寸步不離,晝則讀書聊天出游,夜就抵榻夜話同眠。先生逝世之后,范廖自己拿出金錢,全盤料理喪事。范廖,是先生最后一次灰暗貶謫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宜州苦澀生涯中的一味甘草。尤其應(yīng)該記起的是,如果沒有范廖,我們就看不到先生這本《家乘》,就不知道范廖和《家乘》里記錄的幾十個人物,也不知道北宋時期宜州的風(fēng)土人情和各種物產(chǎ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AI生成 作者提供

范廖,字信中,四川成都府人氏。正史中幾乎找不到關(guān)于范廖的只言片語,但同為宋代人的費袞所撰筆記《梁溪漫記》卷十有一篇《范信中》的傳記文章。在傳記里描寫的范廖是白晝殺人,到別人家中吊喪,竟然席卷金銀器皿開溜,到處拜師學(xué)道修仙,最后因告發(fā)別人謀反而得官。粗粗一看,范廖就是一個殺人犯、竊賊、告密者,簡直十惡不赦,必得凌遲活剮不可。

過細(xì)研讀費袞的這篇傳記,才知道范信中的真實面目。范信中的家族是官宦世家名門望族,歷代都有讀書入仕的傳統(tǒng),有多人科舉及第而走入官場,其中就有官至翰林學(xué)士、與司馬光齊名的北宋名臣范鎮(zhèn)(1008-1088),還有官至翰林侍講學(xué)士的范祖禹(1041-1098),他們在《宋史》中都有傳記。

范信中從小就浸濡在四書五經(jīng)詩詞歌賦之中,還對書畫有格外的癖好。由于父親死得早,經(jīng)常在外亂混,從而養(yǎng)成了豪強放浪的性格,一言不合就拳腳相向??此呀?jīng)長大,其叔父遂將他應(yīng)得的財產(chǎn)交付給他。范信中竟然在一個月左右,將所得財產(chǎn)揮霍一空,氣得叔父多次破口大罵。后來落寞無聊,異想天開地想去參加科舉考試,別人問他,你一直以來都沒有研習(xí)舉業(yè),拿什么去參加考試?他卻自信滿滿地回答,我若去考,一定能考個成都府第二名。

有次和朋友聚會,幾杯老酒下去之后,大家吆五喝六鬧騰起來,酒越喝越多,多已半醉。這時,范信中又和一個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兩人臉紅脖子粗地動起手來,三拳兩腿之后,竟然把朋友打死了。朋友死后,范信中驚嚇得酒都醒了,立即溜之大吉,化名花但石來到與成都府相隔不遠(yuǎn)的州府,在一家富戶家中充當(dāng)園丁。有天在園子里侍弄花草,久了之后到亭子里歇息,看到亭子的粉壁空曠,覺得應(yīng)該題詩一首于其上才好。于是揮毫潑墨于粉壁之上。主人見了,非常詫異,說你不是園丁。遂贈以金銀,將范信中打發(fā)走了。

后來,范信中到鉅公家里當(dāng)私塾先生,到太守翟公府衙里當(dāng)書吏,都沒有干多久就離開了。過了一陣子,太守翟公逝世,范信中聽說后,立即趕去奔喪。在翟府住了一晚之后不辭而別,第二天早上,家仆發(fā)現(xiàn)擺在桌幾上的金銀器皿全部不見了,前來吊喪的只有范信中離開,大家認(rèn)為這個事情就是范信中干的。

范信中離開翟府之后,來到了建康(今南京)。在建康混了一段時間后,聽說自己心中一直崇拜的詩詞達(dá)人書法大家黃庭堅被貶廣西宜州,心里不由怦然心動,這不就是到黃庭堅面前聆聽教誨接受指點的最好機會嗎?!范信中做事從來都是非常果斷,說做就做,不會猶猶豫豫反反復(fù)復(fù)的,第二天就登上了長江之中的上水船,這是甲申年(1104)秋天的事情。

小船在江中艱難緩慢地上行,比蝸牛爬行快不了多少。過了很久才經(jīng)過湓浦(今江西九江),繼續(xù)上行,過了十多二十天后才進入洞庭湖。到了洞庭湖后,范信中舍舟登陸,雇車或步行,幾乎按照黃庭堅去宜州的線路,一路向南。終于在乙酉年(1105)三月十四日到達(dá)宜州,在途歷經(jīng)半年有余。

第二天一早,范信中就趕到了黃庭堅租賃的住地拜見先生。在先生面前,他收起了過去在外面那種張狂恣肆,率性而為的個性,自然流露出讀書人在大師面前那種虛心好學(xué)誠惶誠恐,甚至有點靦腆的神態(tài),誠懇得體地回答了老師的全部問題,給黃庭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黃庭堅在《家乘》里記載:“十五日壬子。晴。成都范廖來相訪。好學(xué)之士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這樣,范信中成了黃庭堅最后歲月的陪伴人。黃庭堅還住在崇寧寺的時候,有一天,大雨滂沱,寺廟門前的積水漫上了階沿,把鞋子都漂了起來。寺僧慶公和旻公一個心憂大水會沖毀百姓莊稼,一個擔(dān)心修造寺廟的木頭會被洪水沖走,黃庭堅看到眼前的情景,又想到范信中的過往,也想到自己編管結(jié)束之后,可能無處可去,那就只好隱居山中,去過隱士生活。想到這些,黃庭堅就叫范信中展紙磨墨,寫下《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遇雨二首》中的第一首。

范侯來尋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脫兔。

衣囊夜雨寄禪家,行潦升階漂兩屨。

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

慶公憂民苗未立,旻公憂木水推去。

兩禪有意開壽域,歲晚筑室當(dāng)百堵。

他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 。

接著,想到范信中早些時日聊到的過往生活和對未來的設(shè)想,又寫下了第二首七言詩。

當(dāng)年游俠成都路,黃犬蒼鷹伐狐兔。

二十始肯為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

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

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

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fēng)破環(huán)堵。

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隱南山霧。

這第二首詩的首聯(lián)寫范信中當(dāng)年在成都游俠的豪放生活,頷聯(lián)寫范信中二十歲才成為儒生,追隨長輩學(xué)習(xí);頸聯(lián)寫范信中四處漂泊的艱辛?!俺謩煸住迸c“酒罷壺中去”運用典故,展望范信中今后的人生的追求?!白騺怼眱删鋵懭缃裨谒聫R中遭受風(fēng)雨,內(nèi)心的儒家壁壘被摧垮。尾聯(lián)“鯤化北溟波”、“豹隱南山霧”用典,期望范信中能像鯤鵬在北溟之波逍遙,一切都能隨心暢意而一展平生抱負(fù)。自己年老體衰,加上官場險惡,因而別無他求,只要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度完余生就可以了。

五月初七日搬入小南門南樓后,范信中和黃庭堅同宿同住,日夜形影不離?!都页恕酚涊d:“(五月)初七日癸卯。雨。自此宿南樓。范信中同之?!边@時的黃庭堅雖然處于貶謫編管之中,并且年屆花甲,已是蒼顏白發(fā)垂垂老矣,但其詩文書法之名早已名揚天下,與當(dāng)時的頂流蘇軾齊名,被時人合稱為“蘇黃”。范信中面對如此大師,因而悉心照顧黃庭堅的起居,陪同黃庭堅出游訪友聚餐洗浴,為黃庭堅燒茶煮飯鋪紙研墨,閑暇時一起聊天,睡覺時抵榻夜話,不是父子,情同父子。

黃庭堅罹患瘴癘之后,范信中不懼不畏不離不棄,為黃庭堅請醫(yī)抓藥、煎藥喂服,連續(xù)照顧黃庭堅幾十天,直到回天乏術(shù)藥石無效,最后黯然辭世。范信中只是一介粉絲,卻盡到了孝子的職責(zé),確實難能可貴。黃庭堅死后,范信中將從翟太守家順來的金銀器皿賣掉,用所得銀兩為黃庭堅料理后事,由于種種原因,靈柩只能暫厝在宜州。

在處理喪事時,由于范信中悲痛不已,加上人雜忙亂,黃庭堅親筆寫下的《家乘》竟然不翼而飛,后來也不知所終。對于黃庭堅親自對其說過“他日北歸,當(dāng)以此(《家乘》)奉遺”的范信中來說,更是悵然,懊悔了很久,過了近三十年,想到此事,范信中還是“至今思之以為恨也?!?/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AI生成 作者提供

四年之后的大觀三年(1109年),元祐黨禁解除,黃庭堅兒子黃相籌措了一些資金,加上宜州和永州朋友的資助,黃庭堅的靈柩終于踏上了歸葬故鄉(xiāng)分寧雙井的漫漫長途。這時,因告發(fā)張懷素謀反而得官的范信中,已在任上,故無緣護送恩師歸里落葬,而走過千山萬水不懼路途遙遠(yuǎn)護送靈柩的是永州義士蘇堅和蔣湋。

今年是黃庭堅誕辰980周年,黃庭堅的家鄉(xiāng)修水準(zhǔn)備舉行大型紀(jì)念活動,想邀請?zhí)K堅和蔣湋的后裔參加活動,但幾經(jīng)探訪還是毫無頭緒,至今都沒有聯(lián)系上一個后裔,甚是遺憾。

離開黃庭堅的范信中,后來當(dāng)上了官吏。做過“福州兵馬鈐轄”的從六品軍職,領(lǐng)福州兵馬之事,職位大約相當(dāng)于今天福州市軍分區(qū)司令員。最后還做到邕州(今廣西南寧市)知州兼安撫使,這是一個從五品的官職。由于家學(xué)淵源和自己的努力,加上跟隨黃庭堅半年的過化,范信中的詩文和書法方面的造詣都有很大的長進,能夠和詩人文士唱和交往。范信中自己的作品沒有找到,但蘇軾的兒子蘇過寫給范信中的《次韻范信中》和《從范信中覓竹》兩首詩收錄在其《斜川集》里?,F(xiàn)將《從范信中覓竹》照錄于下,以供大家欣賞。

將軍懶著鵔鸃冠,買得林丘小洞天。

十畝瑯玕寒照座,一溪羅帶恰通船。

行當(dāng)雪夜尋安道,先欲松風(fēng)借玉川。

雨洗娟娟君會否,乞分半畝慰垂涎。

江西詩派著名詩人呂本中也有寫給范信中的詩,題目為《贈范信中》:

異時攜客醉公家,蠟燼堆盤酒過花。

萬里溪山隔春事,十年風(fēng)景困胡沙。

鄭莊好客渾如昨,何遜能詩老更佳。

但得尊前添一笑,莫言漂泊在天涯。

黃庭堅逝世28年之后的南宋紹興三年(1133)癸丑的一天,范信中突然接到了一個老朋友寄來的書籍,打開一看,竟然是黃庭堅《家乘》的手抄本,在驚喜之余,范信中靜心細(xì)讀,大起“讀之怳然,幾如隔世”之感,范信中立即請人鏤版刊行于世,書成于第二年甲寅(1134)四月,范信中還撰寫序言附于文前。

近千年之后,我們能讀到黃庭堅的《家乘》,真的要感謝范信中;作為黃庭堅的家鄉(xiāng)后人,更要感謝范信中,因為他陪著黃庭堅度過了最后的歲月。

2025年3月12日

附:范信中撰寫的黃庭堅《宜州乙酉家乘》序

崇寧甲申秋,余客建(建康)。聞山谷先生謫居嶺表,恨不識之。遂泝(su 亦作“溯”)大江,歷湓浦,舍舟于洞庭,取道荊湘,以趨八桂,至乙酉三月十四日始達(dá)宜州,寓宿崇寧寺。翼日,謁先生于僦(jiu 租賃)舍,望之,真謫仙人也。于是,忘其道途之勞,亦不知瘴癘之可畏耳。自此,日奉杖履。至五月七日,同徙居于南樓。圍棋誦書,對榻夜語,舉酒浩歌,跬(kui 古代稱半步,即今天的一步)步不相舍。凡賓客來、親舊書信、晦月寒暑、出入起居,先生皆親筆以記其事,名之曰《乙酉家乘》。而其字畫特妙,嘗謂余:“他日北歸,當(dāng)以此奉遺?!敝辆旁?,先生忽以疾不起,子弟無一人在側(cè),獨余為經(jīng)理其后事。及蓋棺于南樓之上,方悲慟不能已。所謂家乘者,倉促為人持去,至今思之以為恨也。紹興癸丑歲,有故人忽錄以見寄,不謂此書當(dāng)爾無恙耶!讀之怳(huang 迷離恍惚,模糊不清)然,幾如隔世。因鏤板以傳諸好事者,亦可以見先生雖遷謫,處憂患而未嘗戚戚也,視韓退之柳子厚有閒也。東坡云:御風(fēng)騎氣,與造物者游,信不虛語哉!

甲寅四月望日蜀郡范廖信中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周斌

【作者簡介】

周斌,1962年6月出生,江西修水人。江西書院研究會會員、東華理工大學(xué)修水創(chuàng)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顧問。作品散見有關(guān)平臺及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