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李白,人們往往想到的是詩仙、酒仙、懷才不遇。其實,李白能寫下那么多膾炙人口的詩文佳作,離不開他的游歷經(jīng)歷。
李白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出游歷。要么是為了找靈感,要么是為了換換心情。以至于他不是在游山玩水,就是在游山玩水的路上。
李白一輩子沒怎么工作過,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錢是怎么來的呢?要知道,古代出遠門的開銷十分巨大,遠非現(xiàn)代人可以想象的。
更何況,很多詩人甚至藝術(shù)家,終其一生都是窮困潦倒的。為什么李白卻能如此揮霍?
這就不得不提到李白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了。
李白大部分時間都在游山玩水
李白外出游山玩水的足跡,最早可以追溯到他18歲的時候。
李白一輩子沒怎么工作過,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錢是怎么來的呢?
當時他在大匡山中隱居讀書,但是山里多枯燥無聊?時間一長,李白坐不住了,于是他開始在周邊游歷。基本臨近郡縣的好風景他都去過。
在此期間,他頻繁往來江油、劍閣、梓州,呼朋喚友,吟詩作對,好不快活。
隨著時間的增長,他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僅僅在老家附近游歷,已經(jīng)無法滿足他。于是他告辭家人,開始了真正的遠行。
那時候的李白不僅年輕氣盛,而且十分瀟灑。經(jīng)常是一人一劍走天涯。
他先是游覽了成都境內(nèi)的風光,接著慕名前往峨眉山。這還覺得不過癮,又乘舟而下,游覽了渝州的景色。
這場游歷持續(xù)了兩年多,最終因為李白生病了,才不得不停下來。
但是他病一好,就繼續(xù)遠游。他先后輾轉(zhuǎn)汝州、安陸等地,結(jié)識了當時有名的書法大家李邕,以及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
孟浩然和李白一樣,喜歡游山玩水。兩人一見如故,一同游歷了不少地方,留下了一篇篇詩詞佳作。
27歲的時候,李白總算是消停了一年。因為這一年他結(jié)婚了,家人可不管他愿不愿意,要求他好好在家里待著,多陪陪妻子。
不過李白也就老實了一年,第二年就以“朋友相邀”為由溜了出去。
隨著年紀的增長,李白也開始有了危機感。尤其是到了30歲那年,他覺得自己不能再這么下去了。古人云“三十而立”,他都三十好幾的人了,整天光知道游山玩水,仕途上毫無長進,這可不行。
第一次,李白的游歷有了新的目的,那就是結(jié)交各地的名士、權(quán)貴,希望得到他們的舉薦得以入仕。
李白前往長安城,結(jié)交了宰相張說以及其子張洎。后來在終南山又結(jié)識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可惜李白在長安城碰了一鼻子灰,心灰意冷的他經(jīng)過開封、宋城,來到五岳之一的嵩山。他的好友丹丘生在山中有所居所,李白在此地待了數(shù)月。在丹丘生的勸說、開導下,李白才重新振作起來,他決定再次出去碰碰運氣。
這一次,他來到了洛陽。畢竟達官貴人扎堆的地方,除了長安,就是洛陽了。
在洛陽,他得到的歡迎遠超長安。在這里,他結(jié)識了大臣崔成甫和元演,三人相交莫逆。后來他在元演的邀請下,一同去隨州游玩。
此后李白回家待了一陣子。在此期間,他在反思:為什么自己結(jié)交了這么多達官貴人,卻還是無法入仕?
最后他得出結(jié)論,一些人只是說些場面話罷了,他卻當真了。想要真正得到人家的認可、喜歡,就要花心思做些對方喜歡的事情。
李白不擅長諂媚,但是他擅長寫詩。只要這詩寫到對方心窩子里去,何愁不能入仕?
李白向唐玄宗獻《明堂賦》和《大獵賦》,向玉真公主獻《玉真仙人詞》,向賀知章獻《蜀道難》和《烏棲曲》。
不得不說,他這次轉(zhuǎn)型是成功的。如果說李白此前是小有名氣,那么此時在長安可謂是聲名鵲起。達官貴人們都在談論李白的詩詞,人人都以得到李白的詩為榮。就連唐玄宗都多次提起李白。
于是,李白如愿以償?shù)靡匀胧?。唐宣宗讓他做了個翰林,其實就是御用詞人。唐玄宗每次宴飲、郊游,必定帶上李白,必定要他寫詩助興。
當上翰林的李白并不快樂,他是來實現(xiàn)抱負的,不是來整天當御用詞人的。時間一長,他反倒不樂意了,干脆棄官而去。
于是他又開始了游山玩水的日子。李白先是和杜甫、高適一同出游,單父一帶的風景勝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他們也留下了不少佳作,比如《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
他們覺得玩得還不盡興,又跑到河南王屋山。本來想叫上畫家司馬承禎的,可惜司馬承禎已經(jīng)去世。
此后,因為安史之亂,李白游山玩水的生活才暫時停止下來。
他58歲的時候,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于是開始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游山玩水。他先是去了江夏,看望在那里做太守的好友良宰,留下了《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第二年,他與好友賈至泛舟洞庭湖上。此后他又去了宣城,后來因為生病,只得返回金陵。
臨終之際,李白留下一首《臨路歌》,不久便與世長辭了。
縱觀李白的一生,除了短暫的為官生涯外,他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游山玩水和吟詩作對,這樣的生活實在是羨煞旁人。
只不過他游山玩水的開銷也太大了點,僅他第一次出川的開銷就高達30萬錢。換算成現(xiàn)代的現(xiàn)金,高達158萬。他一生的開銷要以億來計算。
這么多錢,他又是從哪里得來的呢?
李白家并不窮
首先,李白的家世就不簡單。李白第一次出川的時候,才24歲,他那游山玩水的30萬錢正是其父親李客給的。
如此大手筆,自然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據(jù)說李白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漢朝的飛將軍李廣,而根據(jù)李白自己的說法,他是十六國時期北涼開國皇帝李暠的九世孫。
而李暠也是李唐皇室的先祖。既然李暠的后人中能出現(xiàn)李世民這么個皇帝,那么出現(xiàn)個李客這樣的大富豪也不奇怪吧?
李客乃是當時有數(shù)的富商,他雖然不至于富可敵國,但是富甲一方還是沒問題的。
李家的生意十分廣泛,加上子嗣眾多,人丁興旺,所以李白才不需要打理生意,只要開心花錢就好了。
事實上,李白就算想接手家中的生意,也輪不到他。因為李白在家中排行十二,人稱李十二。他前面一堆哥哥呢,根本輪不到他來為家中生意操心。
李白前期旅行的開銷都是他爹給的,基本上都是以十萬錢來計算的。說他揮金如土一點也不為過。
只不過自從其父親去世后,他雖然不至于餓死,但是確實斷了主要的收入來源。畢竟李白的那群哥哥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怎么可能舍得給李白亂揮霍?所以他后來就開始變得困頓起來。
李白的妻子不簡單
家里不給錢了,但是李白的妻子有錢,所以他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游山玩水的開銷都是從妻子那里得來的。
李白一共有兩任妻子,這二位夫人的身世都不簡單。
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許氏,乃是前任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家乃是官宦世家,而李家是商賈大戶,雖說算不上門當戶對,但是兩家聯(lián)姻剛好能互補。
李白以及李家,看中的是許家在朝堂上的地位和人脈。而許家則看中了李白的才華,以及李家在地方上的實力。
許圉師對于李白這個孫女婿頗為滿意,很欣賞他的才華。因此在許氏嫁到李家的時候,給了很豐厚的嫁妝。而且私下還資助過李白不少銀兩。
這些銀兩以及許氏的嫁妝,后來都成為了李白游山玩水的經(jīng)費。
許氏和李白相守13年,在李白40歲的時候去世。不久之后,李白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宗氏。
宗氏的父親乃是前任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楚客乃是武則天的伯父武士逸的孫子,因為這層關(guān)系,他才得以入仕。雖然“神龍之變”后,宗楚客被罷官,但是宗家依然是高門大戶。
因此,宗氏的嫁妝也是很豐厚的。自然,這些嫁妝也都成了李白后來游山玩水的經(jīng)費。
不過,兩任妻子帶來的錢財,總有用光的一天。那么李白到底有些什么收入呢?
李白的朋友圈盡是達官貴人
別看李白沒有正經(jīng)上過幾天班,但是他還是有收入的。
別的不說,李白認識的達官貴人就不在少數(shù)。由于李白名聲在外,這些人可從沒有虧待過李白。
此前李白曾經(jīng)結(jié)交宰相張說,張說對李白的印象一般,但是張說之子,駙馬張洎卻和李白成了至交好友。
李白困頓的時候,張洎沒少送李白東西。所以到了安史之亂前夕,張洎因為和安祿山關(guān)系不錯,李白便勸其遠離安祿山。
張洎聽取了李白的建議。后來安史之亂爆發(fā),張洎沒有受到牽連。為此,他又重金感謝李白。
再就是玉真公主,她可沒在李白這里花錢。李白游歷終南山的時候,住的就是玉真公主的別館。由此足以看出二人的交情不一般。
玉真公主十分喜歡李白的詩,李白沒少為他寫詩。而玉真公主從來都不吝賞賜。
不過相較前面兩位,出手最大方的還得是唐玄宗。李白雖然是御用文人,但是他的官職只是翰林,俸祿就那么多。
就那么點俸祿,還老讓李白專門寫詩,唐玄宗自己都不好意思。因此每次李白寫完詩,都能得到不菲的賞賜。
李白后來辭官回家的時候,唐玄宗依依不舍,還特意給了一筆豐厚的“獎金”。史書中稱作“賜金放還”。
此外,朝中文武大臣,無論是在長安的還是在洛陽的,賞識李白,或者和他有交情的大有人在。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贊助過李白,因此李白的“旅游經(jīng)費”就沒有缺過。
粉絲時不時還會打賞
李白雖然仕途混得很不如意,但是他在唐朝的人氣是真的旺,他可以說就是那個年代的“明星”或者“網(wǎng)紅”。
他的粉絲不局限于王公大臣,更是在民間有著巨大的粉絲群體。這些人中不少是商賈大戶、地方官吏。這些人一開心,就會“打賞”李白。
其中最有名的當數(shù)汪倫。
汪倫乃是縣里的土豪,縣里的店鋪大半都是他家的。這汪倫雖然是個商人,但是特別喜好詩詞。尤其喜歡李白的詩,可謂是李白的頭號迷弟。
為了忽悠李白來自己家做客,汪倫可謂是費盡心機。他專門寫了一封信,稱他那里又“十里桃花,萬家酒店”。這讓喜歡飲酒和欣賞美景的李白如何抗拒?
等李白到了地方,發(fā)現(xiàn)上當了。但是汪倫認錯態(tài)度極好,而且準備了數(shù)十壇好酒。再加上他安排的各種歌舞節(jié)目,又整天變著法子夸獎李白,李白都不好意思生氣。
最重要的是汪倫給的太多了,他送給李白8匹名馬,10段官錦。再加上李白衣食住行的奢侈開銷,保守估計,汪倫花費了90萬錢。
李白最后都不好意思了,特意寫下一首《贈汪倫》表達對汪倫的謝意。而汪倫也因此而出名了。
類似汪倫這樣的粉絲不在少數(shù),在這些人的支持下,李白根本不用為游山玩水的開銷發(fā)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