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李先生和朋友通過網(wǎng)約車平臺預約了一輛從上海虹橋機場前往江蘇常熟的順風車,平臺顯示3人獨享價為255元。
順風車行駛至高速路段時,司機突然要求乘客取消平臺訂單,改為每人線下支付150元,3人共計車費450元,比平臺給出的順風車價格高出了195元。
因為取消訂單和車費問題,雙方協(xié)商未果,順風車司機直接在高速路上將3人趕下車。

深夜的高速公路危險重重,李先生等人無奈報警,最終由警車接離。
事后,面對媒體采訪,司機直言不諱:"錢沒到位,只是借平臺接單,盡量讓乘客走線下支付。"
對此,順風車平臺回應稱,司機行為嚴重違規(guī),將介入處理。

事件曝光后,網(wǎng)友紛紛譴責司機行為,"說好的價格怎能坐地起價?" "假順風真營運,鉆空子宰客!" "高速趕客罔顧人命,必須嚴懲!"


但從順風車司機的立場來看,自己并不是專職營運,而是順路帶人。同樣的路程,網(wǎng)約車和出租車可能要貴50%至80%。順風車的價格已經(jīng)非常優(yōu)惠了,乘客如果再討價還價,司機自然不會慣著,不能既要低價又要專車服務。
有網(wǎng)友表示,“三個人 順風車的性質決定了它的不確定性,司機可能臨時調(diào)整路線、拼其他乘客,甚至因成本問題取消訂單。如果乘客期望" 順風車的初衷是互助共享,但在現(xiàn)實中,卻因以下問題陷入兩難: 乘客期待不符:部分人把順風車當成"低價專車",要求獨享服務卻不愿支付合理費用。 司機成本壓力:油價上漲、平臺抽成后,順風車利潤極低,司機不得不尋求額外收入。 平臺規(guī)則模糊:部分平臺為吸引用戶,模糊"順風車"與"網(wǎng)約車"的界限,導致雙方認知錯位。 順風車的爭議,本質是共享經(jīng)濟在現(xiàn)實中的磨合問題。 只有乘客、司機、平臺三方相互理解,才能讓這一模式真正發(fā)揮便利、節(jié)能的作用。否則,它只會淪為又一個"雙輸"的出行選擇。 來源:新京報、廣州日報 網(wǎng)約車行業(yè)咨詢 或聊一下「司機群」「車隊長」「平臺合作」 加我個人微信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數(shù)讀網(wǎng)約車」,回復“1”也可找到我 19歲女生搭順風車在高速被趕下車,涉事司機已被行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