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蜀漢五丈原軍營。帳篷內(nèi),年近六旬的諸葛亮躺在病榻上,面色蒼白。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但心中仍有一件大事未了 - 如何處置魏延。這位勇猛善戰(zhàn)的將軍,既是蜀漢的功臣,也是潛在的隱患。諸葛亮陷入沉思,該如何在臨終前解決這個棘手問題?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為的是完成先主劉備托付的"興復漢室"大業(yè)。但連年征戰(zhàn),勞心勞力,諸葛亮的身體每況愈下。這次北伐中,他突然病倒,整個蜀漢朝野頓時陷入惶恐。

諸葛亮是蜀漢的頂梁柱。他不僅是杰出的軍事家,更是治國安邦的能臣。劉備臨終前將幼子劉禪托付給他,諸葛亮盡心輔佐,使蜀漢在三國鼎立格局中站穩(wěn)腳跟。如今諸葛亮一病不起,蜀漢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危急時刻,一個人的態(tài)度格外引人注目 - 魏延。這位勇將跟隨劉備多年,屢立戰(zhàn)功,是蜀漢不可或缺的大將。但他性格剛愎自用,與朝中其他大臣關(guān)系緊張。諸葛亮病重,魏延會如何行動?這成了朝野關(guān)注的焦點。

魏延是個有故事的人。他本是漢中守將,后來歸順劉備,一路跟隨征戰(zhàn)立功。劉備稱漢中王時,出人意料地選擇魏延鎮(zhèn)守漢中,而非張飛。這足見劉備對魏延的器重。

魏延確實有真本事。他驍勇善戰(zhàn),多次在戰(zhàn)場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諸葛亮北伐時,也常讓魏延獨立統(tǒng)領(lǐng)上萬大軍。但魏延有個致命的缺點 - 太自負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致命的缺點,所以導致了魏延后來的結(jié)局。有一次,魏延跟朝臣劉琰吵起來了。諸葛亮為了息事寧人,不得不站出來說了劉琰幾句。但魏延還是不依不饒,直到劉琰親自寫信道歉,這事才算完。

更要命的是,魏延跟諸葛亮的親信楊儀關(guān)系特別差。兩人三天兩頭就要吵架,魏延甚至多次拔刀要砍楊儀。要不是諸葛亮和費祎從中調(diào)解,說不定真鬧出人命來。

諸葛亮躺在病榻上,心里盤算著。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但蜀漢的未來怎么辦?最大的隱患就是魏延。魏延確實是條虎將,但這家伙太自負了。諸葛亮去世后,魏延會不會安分守己?會不會趁機生事?這都是未知數(sh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諸葛亮想起魏延曾經(jīng)說過的話:"丞相若在,延便盡心輔佐。丞相若不在,延便自立門戶!"這話聽著像是玩笑,但誰知道魏延心里怎么想的?再說了,魏延跟朝中大臣關(guān)系那么差,諸葛亮一走,還不知道會鬧出什么亂子來。

諸葛亮思來想去,決定未雨綢繆,布一個局。他秘密召來親信楊儀、費祎和姜維,交代后事。"我若去世,你們要按計劃撤軍。"諸葛亮對三人說,"第一個拆營的是魏延,姜維你第二個。如果魏延不聽命令,你們就自行撤退。"

三人聽完,都暗暗吃驚。這分明是防著魏延哪!但他們也明白諸葛亮的用意,紛紛應承下來。諸葛亮又單獨叫來馬超的弟弟馬岱,低聲囑咐:"魏延若有異動,你就替我除掉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岱雖然吃驚,但還是點頭答應。他心想:魏延啊魏延,你可要老實點,別自尋死路啊!沒過幾天,噩耗傳來 - 諸葛亮病逝了。整個蜀漢軍營頓時陷入一片哀慟。

楊儀按照諸葛亮的遺命,召集眾將商議撤軍事宜。魏延一聽說要撤軍,當場就不樂意了。"丞相剛走,我們就要撤軍?這不是讓敵人笑話嗎?"魏延大聲說,"我看不如趁機進攻,為丞相報仇!"

楊儀皺眉道:"現(xiàn)在軍心不穩(wěn),貿(mào)然進攻太冒險了。還是按丞相遺命撤軍為上。"魏延冷笑一聲:"丞相在時你們都聽他的,丞相不在了,難道我魏延就不配做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眼看兩人爭執(zhí)不下,姜維趕緊出來打圓場:"兩位將軍先別急,不如各自寫個計策,大家一起商議?"魏延和楊儀都覺得有理,各自去寫計策了。沒想到等計策寫好,兩人又吵了起來。

魏延的計策是分兵進攻,聲稱可以一舉殲滅魏軍。楊儀則堅持按原計劃撤軍,說這才是穩(wěn)妥之策。兩人越吵越兇,眼看就要動手。這時馬岱突然站了出來,厲聲喝道:"丞相臨終前有遺命,若有人違抗軍令,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軍中頓時一片嘩然。魏延臉色大變,怒視馬岱:"你說什么?!"馬岱不卑不亢:"丞相遺命在此,魏將軍請看清楚了。"魏延接過詔書一看,果然寫著若有人違抗軍令就地處決的話。他頓時面如土色,轉(zhuǎn)身就往外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魏延謀反!大家快拿下他!"楊儀高聲喊道。軍中頓時大亂,有人想抓魏延,有人則猶豫不決。魏延看勢頭不妙,干脆帶著親信殺出重圍,逃出了軍營。

這事鬧得沸沸揚揚,最后魏延被馬岱追上殺死了。一代名將,就這么悲慘地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說實話,魏延的死挺冤枉的。他雖然性格古怪,但對蜀漢是忠心耿耿的。他不想撤軍,也是為了蜀漢的未來著想。

可問題是,在那種局勢下,魏延的做法確實容易引起混亂。軍中不能有二心,這是鐵律。諸葛亮臨終布局,看似狠辣,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事讓人不禁想到,在權(quán)力的游戲中,有時候忠誠也是一種負擔。魏延太過耿直,不懂得審時度勢,結(jié)果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反過來說,諸葛亮臨終還要操心這些事,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難道蜀漢的江山就這么不穩(wěn)固,離開他就會馬上崩塌?對于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評論區(qū)分享哦!

不管怎么說,魏延的悲劇告訴我們,在官場中混,光有能力還不夠,情商也很重要。不然就算你是條真龍,也難免栽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