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一次因為談一個項目,我和一位新認識的朋友一起吃飯。這位朋友文質彬彬的樣子,知識面很寬,談吐幽默,性格開朗,我感覺我們之間似乎很對脾氣。當時我腦子里就想,這個人以后可以發(fā)展成為那種值得深交的朋友。
但后來發(fā)生了一個小事,一下子就改變了我對這個人的看法。
吃的正高興的時候,這位朋友突然抬起手叫來了服務員,很不高興地指責服務員說:“你們這個上菜的程序不對嘛,你們懂不懂進餐的規(guī)矩啊?我們的菜還沒吃完呢,你就把湯上來了,這不是胡來嗎?必須要等我們快吃完的時候你才能上這個湯,懂不懂???還有你們這個基圍蝦,新鮮嗎?”
服務員面帶笑容解釋道:“都是今天早上剛來的,都是新鮮的。”
這位朋友聲音抬高了一個八度:“你騙人!你別以為我沒吃過基圍蝦,我常吃的。你看這蝦的樣子,活蝦下鍋,蝦的身子是卷曲的,死蝦身子是直的。而且活蝦的尾巴是張開的,而死蝦則是關閉的。你這盤蝦至少有一半是死的,你去跟你們廚師長說, 讓他們換一盤,不然的話我是不會付錢的!”
當時我坐在旁邊心里就挺別扭,這么一點點事情,先上湯還是后上湯,基圍蝦是不是活著下鍋的,很重要嗎?即便要維權,也應該好好說話,叫來經理反映問題,或者直接向監(jiān)管部門投訴,非要態(tài)度惡劣地去難為一個打工的小服務員,這有意思嗎?我突然感覺這個人的思想境界不夠高,在為人處世的原則上跟我不是一路人。
從這個事以后,我跟那位朋友的交往就少多了。后來果然證明,那個人心胸狹窄,為人尖酸刻薄,很自私,對大領導點頭哈腰、阿諛奉承,對同事則是另外一副面孔,很多人都很討厭他。
所以,了解一個朋友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可以通過一些生活小細節(jié)來觀察判斷,雖不十分精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