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刷牙真的就是護牙的全部了嗎?為什么有人刷得很勤,牙齒卻照樣松、牙齦還常常出血?

年紀一過五十,口腔里的各種問題就開始接連冒頭,看牙醫(yī)看得越來越勤,吃飯也越來越小心。

這是不是說明,從小被教導的“早晚刷牙”其實不太適用于中老年人了?答案是肯定的——過了五十歲,光是刷牙勤快已經(jīng)遠遠不夠了,甚至有些刷牙方式,如果不及時糾正,反而會悄悄加速牙齒的老化和脫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在醫(yī)院工作多年,接觸過太多口腔問題嚴重的患者,他們幾乎都堅持早晚刷牙,但牙齒情況一個比一個糟糕。

不是他們不用心,而是很多刷牙習慣早已過時,甚至是錯的。特別是下面這四個刷牙方式,是我在臨床上反復看到的“牙齒殺手”,每一個都有患者用親身經(jīng)歷做了教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用硬毛牙刷

有些人到了年紀,更迷信刷牙得“用力”“刷得狠”,于是喜歡買硬毛牙刷。有人還覺得牙刷軟一點刷不干凈,嘴里那種“刷得吱吱響”的感覺才叫舒服。

可過了50歲,這種硬毛刷在牙齦上掃來掃去,其實就是一場每天都在進行的“微型傷害”。

有位男性患者,他堅持用硬毛牙刷十多年,每次刷牙都用力橫刷,自認為做得特別到位。

可他來看牙時,牙齦已經(jīng)嚴重退縮,牙根幾乎全露了出來,牙齒表面也有明顯的磨損溝壑,吃點冷的、熱的一碰就酸,甚至連咬饅頭都要小心翼翼。拍片一看,牙槽骨也開始吸收了,幾顆后牙已經(jīng)松動,幾乎到了必須拔除的程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情況其實不稀奇。研究中早就發(fā)現(xiàn),使用硬毛牙刷與牙齦萎縮、牙頸部楔狀缺損高度相關(guān)。

年紀越大,牙齦組織越薄弱,硬毛的摩擦越容易引起不可逆的損傷,尤其是在橫向刷牙的疊加下,這種傷害就更大。

50歲以后再用硬毛刷,就是拿牙齦在“賭明天”。真正能護住牙的,是刷毛柔軟、刷頭小巧、動作輕柔的方式,不是越用力越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早飯后才刷牙

很多人刷牙的時間順序出了大問題,尤其喜歡早上吃完飯再刷牙,覺得那時候牙齒才算“臟”,這時候刷才有意義。可這對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可能已經(jīng)太晚。

有位患者,牙齦總是發(fā)炎,口腔異味也明顯。她很認真地早晚刷牙,牙刷也定期更換,但還是反復出現(xiàn)牙齦出血。

深入問診后才發(fā)現(xiàn),她每天早上都是吃完飯后才刷牙,而且飯前連水都不漱。她以為“吃完再刷最徹底”,卻沒想到一整晚積攢的細菌早在早餐時就順著吞咽進了胃里。

其實,夜間唾液分泌減少,細菌在口腔內(nèi)大量滋生,早上醒來的那一刻,嘴里早已成為細菌“天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時如果不立刻刷牙,而是先吃東西,等于給這些細菌提供了食物來源,加速發(fā)酵,還把它們一起帶進了消化道。

早晨起床立即刷牙的人群,其唾液中的致齲菌濃度顯著低于早飯后刷牙者,牙周疾病的發(fā)生率也更低。特別是中老年人,口腔自潔能力下降,若不及時清除夜間細菌,會加速牙齦老化和炎癥。

所以,我建議她改成起床后立刻刷牙,然后飯后簡單漱口,堅持一段時間后,口臭減少了,牙齦炎也明顯改善,很多人以為早晚刷牙就夠了,其實刷牙的“時機”同樣關(guān)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橫著刷牙

不少人從年輕開始就養(yǎng)成了橫向刷牙的習慣,刷起來快、省力,覺得這樣最方便。

但年紀一大,這種刷法就開始“反噬”牙齒了,特別是牙頸部的位置,很容易刷出缺口,時間久了,不僅牙齒敏感,還直接傷到牙神經(jī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印象很深的一位患者,牙齒咬合時常常隱隱作痛,牙縫越來越大。他自己覺得是上了年紀正常的“松動”。

但我們一檢查,發(fā)現(xiàn)他的每顆牙齒在牙齦與牙冠交界處,都有明顯的“V型缺口”,這是典型的楔狀缺損,主要原因就是年復一年用橫向刷法“拉鋸”出來的。

這種缺損一旦形成,牙釉質(zhì)和牙本質(zhì)暴露出來,不僅容易產(chǎn)生敏感,還會成為牙菌斑堆積的“窩點”,更容易蛀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過了50歲以后,牙釉質(zhì)本來就在變薄,牙根部分沒有釉質(zhì)覆蓋,一旦被刷破,很難修復。

楔狀缺損在50歲以上人群中極為常見,絕大多數(shù)與長期不當刷牙方式有關(guān)。特別是橫向刷牙,不僅清潔效果差,還極易造成機械性磨損。

我教他改用“巴氏刷牙法”——牙刷與牙齦呈45度角,輕輕震動,再沿著牙縫輕掃。三個月后,他的牙敏感明顯緩解,刷牙出血也少了。一個小小的刷牙動作,決定的是一口牙的壽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次刷不到一分鐘

很多人刷牙只是一個形式,兩三下起泡沫就算完成。尤其年紀大了,有些人圖省事,甚至連一分鐘都刷不到。這個“短平快”的習慣,其實是牙齒出問題的起點。

有位患者,幾乎每半年就得洗一次牙,不然牙結(jié)石又多得不行,他覺得自己“很勤快”,每天早晚刷牙從不落下,但我讓他當場演示,結(jié)果他不到四十秒就收工了,后槽牙幾乎沒刷到。

牙菌斑的形成是有黏附力的,不靠時間、重復和正確動作,是很難清理干凈的。尤其是后牙、牙縫、牙齦溝這些位置,如果沒刷夠時間,那些細菌幾乎沒被驚動,照樣在滋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年紀越大,越不能只圖刷牙次數(shù)多,要刷得對、刷得穩(wěn)、刷得到位,很多人口口聲聲說“我早晚都刷”,可還是不斷跑牙科,其根本原因就在刷牙方式上栽了跟頭。

我在醫(yī)院見過太多因為這些細節(jié)被忽視,最后只能戴假牙、種植牙的人。他們都說過一句話:“早知道當初就注意點該多好?!?/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牙齒這東西,一旦壞了就是永久的。五十歲之后,身體的“修復能力”不再是你的靠山,真正能靠得住的,是你每天早晚那幾分鐘的認真刷牙。刷得對,牙齒就能陪你走得久。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關(guān)于刷牙習慣您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董星娜.老年人口腔衰弱與營養(yǎng)不良相關(guān)性的研究進展,實用老年醫(yī)學,2024-09-20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