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目標定不好,項目注定跑偏

目標定不好,項目注定跑偏

在六西格瑪?shù)氖澜缋?,我們?jīng)常聽到“DMAIC”這五個英文字母——Define(定義)、Measure(測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善)、Control(控制)。這是六西格瑪的骨架。這個骨架再配上一些方法論工具、數(shù)據(jù)模型、團隊配合,就可以構成一場聲勢浩大的流程改善計劃。

但,等等。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些六西格瑪項目推得風風火火,到最后卻雷聲大、雨點???為什么有些團隊做著做著就“放生”了項目,連個交代都沒有?說穿了,很大一個原因是:一開始目標沒定清楚。

目標模糊,方向自然不明確,資源投入就會浪費,甚至整個團隊的士氣都會受影響。這時候,就得請出我們的主角——SMART原則

什么是SMART原則?簡單說就是“目標也要講人話”

什么是SMART原則?簡單說就是“目標也要講人話”

“SMART”是一個記憶方便的英文縮寫,它代表五個特質(zhì):

  • S - Specific(具體的)
  • M - Measurable(可衡量的)
  • A - Achievable(可實現(xiàn)的)
  • R - Relevant(相關的)
  • T - Time-bound(有時限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目標檢驗器”。任何一個你以為很厲害的項目目標,只要不通過這五個標準的“質(zhì)檢”,那就不算合格。SMART原則的魅力就在于,它把一些“聽起來很對”的目標,逼著變成“做起來靠譜”的目標。

一、S:目標得具體,不然就是自嗨

一、S:目標得具體,不然就是自嗨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聽起來很振奮人心的口號,比如“提升客戶滿意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乍一聽,沒毛病,對吧?但你仔細想想,**“提升客戶滿意度”是提升多少?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為止?怎么測量?**這些都不清楚,就是一句空話。

具體的目標,是要能回答“誰、要做什么、在哪兒、為什么、怎么做”這些問題。例如:

?【不具體】:提高供應鏈效率
?【具體】:減少倉庫周轉(zhuǎn)時間,從當前平均8天降低到5天以內(nèi)

在六西格瑪項目中,如果目標不具體,團隊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努力,最后就變成“看似在做,其實在瞎忙”。

優(yōu)思學院一直強調(diào),項目目標不是寫PPT的口號,而是團隊協(xié)作的錨點。這個“錨”不扎實,項目自然晃來晃去。

二、M:可衡量,不然怎么知道你成功了沒有?

二、M:可衡量,不然怎么知道你成功了沒有?

六西格瑪講究“用數(shù)據(jù)說話”,這也是它區(qū)別于其他“拍腦袋”改善法的最大優(yōu)勢。而“Measurable”這個M,就是在提醒我們:沒有數(shù)字的目標就是騙人的安慰劑。

比如:

?【無法衡量】:改善客戶體驗
?【可衡量】:將客服平均響應時間從60秒降到30秒以內(nèi)

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量化指標,你怎么知道項目什么時候結束?又怎么知道你到底有沒有“改善”?

在優(yōu)思學院過往的六西格瑪項目輔導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最容易失控的項目,往往都是從“無法衡量”的目標開始的。團隊像在沙灘上蓋城堡,沒有尺度,也沒有落腳點。

一個簡單的建議:在項目目標中,盡可能用數(shù)字、百分比、天數(shù)、成本金額等清晰單位來定義成效。就算是軟性的目標,也可以設計代理指標(proxy metrics)來監(jiān)測。

三、A:目標得做得到,不然就是自虐

三、A:目標得做得到,不然就是自虐

“目標要有挑戰(zhàn)性!”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尤其是在管理層開會時特別受歡迎。但問題是,挑戰(zhàn)≠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個不可實現(xiàn)的目標,會迅速消磨團隊士氣,讓大家懷疑人生。

比如:

?【不可實現(xiàn)】:將生產(chǎn)廢品率從10%降到0%
?【可實現(xiàn)】:將生產(chǎn)廢品率在三個月內(nèi)從10%降到3%

優(yōu)思學院在多個項目中見過這種情況:團隊定了一個很高的目標,執(zhí)行中發(fā)現(xiàn)資源、技術、時間都不夠,結果整個項目“卡死”在Improve階段,最后不了了之。

SMART里的“Achievable”并不是要你“放棄理想”,而是提醒你要結合現(xiàn)實資源和團隊能力,設定一個“夠得到但得努力跳一跳”的目標。

四、R:做什么不重要,做對的事情才重要

四、R:做什么不重要,做對的事情才重要

Relevant(相關性)在六西格瑪中尤為重要。很多時候項目搞了一大堆,最后卻發(fā)現(xiàn)——原來改善的不是關鍵問題,而是“次要問題”甚至“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

我們曾見過一個項目,團隊花了幾個月時間去優(yōu)化報表格式,結果問題根源其實是數(shù)據(jù)源不穩(wěn)定,報表再美也沒用。

六西格瑪?shù)谋举|(zhì)是“戰(zhàn)略對齊”,也就是項目目標要對齊組織目標。如果企業(yè)最重要的戰(zhàn)略是“縮短交貨時間”,那你的項目就別去改善員工上下班打卡系統(tǒng)。

Relevant的關鍵問題是:**這個目標真的對業(yè)務痛點有幫助嗎?**如果不能明確回答,就說明這個目標不夠相關。

五、T:不給期限的目標,等于永遠完不成

五、T:不給期限的目標,等于永遠完不成

最后一個“T”,其實是最常被忽略的——時間限制。你肯定也經(jīng)歷過這種項目:一開始激情滿滿,中途遇到點困難就擱置,半年后想起來時項目早已變質(zhì)。

沒有時限的項目,是最容易“死亡”的項目。

時間邊界不僅僅是給任務設Deadline,更重要的是制造緊迫感,推動團隊節(jié)奏,確保資源持續(xù)投入。

優(yōu)思學院的做法是,把項目分階段設定時間目標,比如:

  • 第1個月完成問題定義和數(shù)據(jù)收集
  • 第2個月完成分析和方案設計
  • 第3個月內(nèi)完成實施并驗證成效

這樣一來,項目節(jié)奏就像鐘表滴答滴答地往前推進,不會因為日常工作的干擾而停滯不前。

SMART原則在DMAIC五階段的應用:每一步都少不了它

我們可以從DMAIC的每一個階段,看看SMART原則如何發(fā)揮影響力:

Define:目標要“SMART”,不然方向會錯

項目啟動階段是最需要SMART的地方。如果連目標都沒定義清楚,后面每一步都會跑偏。

Measure:你得知道怎么衡量“成功”

沒有量化標準,數(shù)據(jù)就成了“黑箱”,無法識別是否達成預期。

Analyze:找根因前先確認目標對不對

很多人急著分析數(shù)據(jù),結果卻發(fā)現(xiàn)——根本在分析一個無關的“假目標”。

Improve:對照SMART目標檢查方案可行性

改善方案是不是能實現(xiàn)?是不是可控?有沒有時間表?SMART都可以作為校驗工具。

Control:維持效果,目標不能“失蹤”

項目結束后,SMART目標也是“保質(zhì)期”的關鍵依據(jù)。有沒有真的實現(xiàn)?有沒有保持?都要回頭對照。

優(yōu)思學院的建議:別為了SMART而SMART

優(yōu)思學院的建議:別為了SMART而SMART

最后提醒一句:SMART是一種“目標設定的方法論”,不是寫字游戲。你不能只是把目標“硬翻譯”成SMART格式,然后拍拍手就結束。

要從項目意義出發(fā),再用SMART原則去反復打磨目標。優(yōu)思學院一般建議,項目團隊在Define階段就花上一整個Workshop時間,只討論目標設定。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定不準,后面怎么做都只是在修修補補。

五個常見問題答疑區(qū)(FAQ)

五個常見問題答疑區(qū)(FAQ)

1. SMART原則適用于所有六西格瑪項目嗎?
是的,無論是Green Belt還是Black Belt級別的項目,SMART都是目標設定的基本原則。

2. SMART目標是不是越細越好?
要適度,關鍵是“清楚”和“可執(zhí)行”,不是碎片化。過度細化反而可能拖慢效率。

3. 如果SMART目標在中途需要調(diào)整怎么辦?
項目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情況做修正,但務必在團隊內(nèi)部重新對齊。

4. SMART原則可以和KPI結合使用嗎?
當然可以,SMART是設定目標的工具,KPI是衡量結果的指標,兩者可以高度整合。

5. SMART適用于服務型項目嗎?還是更偏向制造業(yè)?
服務型項目也非常適用,比如改善客服響應時間、優(yōu)化后臺流程等,都可以通過SMART設定清晰目標。

結語:SMART不是神奇法寶,但它能讓項目跑得更直

很多人以為六西格瑪最核心的是統(tǒng)計工具,其實不然。能把目標設定得清清楚楚,并且讓全員對齊共識,才是項目成功的第一步。

SMART原則,就像一個精密的指南針,幫你指引方向、控制節(jié)奏、保持焦點。它雖然不復雜,但做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項目能不能走完、走穩(wěn)。

在優(yōu)思學院看來,六西格瑪不是“搞復雜”的學問,而是用聰明的方法,解決真實的問題。如果你能把每一個目標都變得“SMART”,那項目成功的幾率,真的會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