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hi,我是胖胖。

胖胖昨天寫的那篇文章,不出所料,又被嘎了。

然后,熟悉的流程來了——刪完之后,它們出來回應(yīng)了,胖胖也不想多說什么了。

現(xiàn)在時不時嘎點文其實也不稀奇了,畢竟有句話不就這么說的:

“我們有太多的不能說,我們就像語言的難民,每天在自己的母語世界里流亡?!?/p>

既然那個話題現(xiàn)在說不了,那咱們今天就換個安全點的扯一扯。

胖胖以前在做電商的時候,聽過一個經(jīng)典“?!薄皩O子干電商,爺爺當(dāng)法人”。

意思是,很多做灰色電商的,特別是黑五類產(chǎn)品、侵權(quán)產(chǎn)品的,喜歡讓家里老人去當(dāng)法人。

為什么呢?

因為年紀(jì)越大,“法抗”越高——哪怕出了事,老人家大概率也是緩刑,甚至可能根本不用進(jìn)去,就算真進(jìn)去了,年紀(jì)大、慢性病多,照顧起來比一般人還精細(xì),妥妥的“VIP待遇”。

這“孫子兵法”雖然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個笑料,可最近有些人真就在現(xiàn)實里鉆了這么個漏洞。

而這次,不是孫子坑爺爺,而是陌生人坑了老人。

最近,據(jù)阜陽新聞報道:

西安一75歲的老太太,平時沒啥事,喜歡到處轉(zhuǎn)悠,聽說哪有免費領(lǐng)雞蛋的活動,她就去排個隊,順便還能在微信群里搶紅包、看直播。

結(jié)果呢,銀行卡凍結(jié)了,還被法院起訴成了被執(zhí)行人!

跑去法院一問,才知道自己名下居然注冊了一家網(wǎng)店,而那家店涉及合同糾紛,被人告了!

老太太一聽就懵了,“我啥也不懂啊,我只是去領(lǐng)了個雞蛋!”

可是呢,法院查得清清楚楚,她的身份證信息確實被注冊成了網(wǎng)店法人,而那個網(wǎng)店出了事,作為法人的她,自然成了責(zé)任人……

當(dāng)然,胖胖覺得,這老太太可能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像胖胖之前在一些社區(qū)、菜市場、公園、商場門口,總有那么些攤子,擺上大喇叭喊著:“免費送雞蛋!”、“送大米啦!”

老年人一聽,這不就是撿便宜嗎?趕緊排隊。

等你排到了,攤主會說:“哦,我們這邊領(lǐng)雞蛋需要先注冊一下,實名登記,拿身份證過來,給你弄個會員。”

老年人很多不懂,反正平時也用不到身份證,就這么交出去了。

有了身份證信息,騙子就能用你的名字開網(wǎng)店、注冊公司,甚至做貸款、簽合同,反正你啥都不知道,身份證拿去做了啥,你也不查。

網(wǎng)店經(jīng)營不善、違約、欠錢、被起訴,你就成了法人,法院直接找上你,凍結(jié)你的銀行卡,甚至可能讓你承擔(dān)巨額債務(wù)!

到這一步,免費雞蛋是真的,可代價比雞蛋貴一萬倍!

為什么騙子專門盯上老人?

騙子們不是傻子,他們不是隨便找個人去騙,而是專門挑老人下手。

像年輕人一聽“免費送雞蛋”,大概率第一反應(yīng)就是“這不對勁”,但老人不一樣,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過去,覺得天底下好人多,鄰里之間互相幫忙是常事,所以有人免費送點東西,他們不會立刻想到騙局。

而很多老人不會上網(wǎng),不知道“身份證=你的一切”,更不明白“法人”到底意味著什么,聽到“免費”兩個字,就想著反正不花錢,能占點便宜就占點。

那你像年輕人如果被騙了,能上網(wǎng)搜、找律師、投訴,甚至去網(wǎng)上曝光,但老人很多連自己銀行卡被凍結(jié)了都不知道,更別說如何維權(quán)。

就算老人出事了,大概率也是“不懂法”+“無力償還”+“社會同情”,不會像年輕法人那樣,被直接追責(zé)到底。

有些騙子就是賭這一點,哪怕被查出來,他們的成本也極低。

所以,這種騙局才會越來越多,越騙越大膽。

其實胖胖覺得呢,人性中一旦有占便宜的心理,就是騙子最大的幫兇。

為什么這么說?

很多老人被騙,都是因為一個心理——“免費”。

免費的雞蛋、免費的米、免費的油……聽起來劃算,實際上都是在一點點降低你的防備。

而最容易被割的,就是覺得自己聰明、能占便宜的人。

騙子不是靠武力騙你,他們靠的就是你的貪心。

你覺得自己在占便宜,實際上你是“免費”給他們提供了身份證、銀行卡信息,最后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所以,天下真的有免費的午餐嗎?

胖胖覺得,這個世界上,所有標(biāo)著“免費”的東西,都有一個隱形的價碼。

你以為自己撿到了便宜,實際上你才是別人看中的“商品”。

就像這些拿雞蛋換身份證的騙局,老人們圖的是幾顆雞蛋,騙子要的卻是一個能注冊公司的“干凈法人”——成本不到一塊錢,換來的卻是上百萬的詐騙生意。

你說,誰才是真的“占便宜”?

所以說,這種套路不僅僅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的免費雞蛋攤,也同樣藏在我們熟悉的地方——投資市場、金融騙局,甚至是各種花里胡哨的“財富自由”課程。

你聽到有人告訴你:“只要敢賭,三年翻十倍!”

你聽到有人鼓吹:“錯過這次機(jī)會,你就要后悔一輩子!”

你聽到有人催促:“不惜代價,也要沖進(jìn)這個風(fēng)口!”

凡是讓你“不惜代價”的,那你就是那個代價。

不管是股市、樓市,還是各種投資騙局,收割的,都是那些被情緒操控、急于求成的人。

你以為你是來賺錢的,其實人家是靠你來賺錢的。

前兩年忽悠你“無腦買房”的人,現(xiàn)在在干什么?

去年國慶忽悠你“全倉猛干”的大藍(lán),爺叔,現(xiàn)在又在干嘛?

所以吧,很多其實拼命鼓勵你上車的人,自己其實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凡是鼓勵你去做的,那就是有坑需要你去填。

有些老人是為了“免費雞蛋”被坑,和有些年輕人為了“快速賺錢”被坑,本質(zhì)上沒什么區(qū)別。

唯一的不同是,老年人交出的是身份證,年輕人交出的是本金、精力,甚至一生的積蓄。

太多人,懷揣著“賺快錢”的夢想,結(jié)果落得個“本金全無”的結(jié)局。

有人炒股炒成了“接盤俠”,有人買房買成了“房奴”,有人投項目投成了“背債人”,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填坑的那個人。

你以為你是“幸運(yùn)兒”,其實你是“接最后一棒的人”。

騙子能騙到你,從來不是因為他們有多聰明,而是因為你心里有個“想不勞而獲”的念頭。

他們只是利用了你的急功近利、你的貪婪、你的不甘平庸,然后讓你心甘情愿地往坑里跳。

那胖胖很多時候還是趨于保守派,胖胖認(rèn)為有些錢,從來不是去占便宜占來的,而是靠守住的。

守住自己的理智,守住自己的本金,守住自己的身份證,守住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所有的騙局,都是從“給你一個夢”開始的,而所有的韭菜,都是在“舍不得醒”里結(jié)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