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董宇輝杭州品茶,一字之改,是與時俱進(jìn),也是大有學(xué)問。
董宇輝前些天去杭州茶園的視頻今天終于正式亮相了,倪萍、張曉龍和董宇輝一起品茶。
從很短的宣傳花絮來看,董宇輝就說出白居易的兩首詩詞中的句子。
一是《琵琶行》中“前月浮梁買茶去”;二是《山泉煎茶有懷》中“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泠泠水,瑟瑟茶”。
董宇輝博覽群書,卻從不掉書袋,白居易原詩中“瑟瑟塵”,品茶時董宇輝把“塵”改成了“茶”字,是與時俱進(jìn),老趙想說真的是“妙”。
我們知道,白居易這首詩,“塵”就是“茶”的意思,他之所以用“塵”字,是指研磨后的茶粉。
在唐代,主流茶品是蒸青團餅茶,制作流程包括蒸青、搗茶、拍餅、焙干等工序;
在飲用前,還需經(jīng)炙(烘烤去濕)→碾(石臼搗碎)→羅(細(xì)篩篩分) 三道工序,最終形成極細(xì)的茶粉。所以,唐宋時期,喝茶比較繁瑣,是宮廷貴族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
到了明代之后,朱元璋以 “重勞民力” 為由,把唐宋時期盛行的耗時費力、工藝復(fù)雜的龍團鳳餅茶改為散茶,這一政策直接瓦解了延續(xù)千年的餅茶體系。
而如今的喝茶,特別是杭州龍井,不僅個個像“雀舌般”的芽葉青翠好看,在水中上下跳躍翻飛,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所以董宇輝由“塵”改為“茶",甚好,“泠泠水,瑟瑟茶”,甚妙,你說對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