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亂世,群雄并起,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前期最強大的諸侯,就是袁紹、袁術:袁紹的兵力曾經(jīng)是曹操的十倍,袁術也能動輒出動數(shù)萬大軍,連江東小霸王孫策,也曾“父事袁術”并向袁術借兵。
曹操擊敗袁紹,連諸葛亮也承認那是“以弱勝強”,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曾經(jīng)給過曹操很好的建議:“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p>
曹操出其不意打敗了袁紹,并不是袁紹的文臣無謀武將無勇,而是內(nèi)耗太厲害,孔融夸獎袁紹的話,也不完全是危言聳聽:“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tǒng)其兵:殆難克乎!”

在《三國演義》里,孔融列出的袁紹名將更多:“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其余高覽、張郃、淳于瓊等俱世之名將,何謂紹為無用之人乎?”
“烏巢酒徒”淳于瓊曾與曹操袁紹并為“西園八校尉”,顏良文丑高覽張郃就是所謂的“河北四庭柱”。
且不管河北四庭柱之說是否名副其實,他們都很難對付,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僅以《三國演義》為依據(jù),也能發(fā)現(xiàn)這四人都是超一流或一流高手,每個人的武功,都不在許褚典韋之下,其中的顏良文丑,在單打獨斗中擊敗典韋許褚,可以說是毫無懸念。
漢末所有的猛將中,呂布屬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就是獨孤求敗和風清揚,虎牢關劉關張三英戰(zhàn)呂布、濮陽城曹營六將共攻呂布,不但沒有不好意思,反而覺得很光榮。
呂布之下漢末第二猛將是關羽還是張飛,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咱們最后再說,接下來還是聊一聊張飛馬超單挑顏良文丑,勝算能有幾成——趙云曾與文丑大戰(zhàn)五六十回合不分勝敗,就不用說他了。

在比較張飛馬超與顏良文丑武功高下之前,咱們先得說說許褚、典韋和徐晃。
許褚跟典韋、徐晃都單挑過,結(jié)果都是平手,也就是說他們?nèi)说奈涔Σ幌嗌舷?。典韋被張繡的小兵圍毆致死,徐晃許褚都跟顏良文丑照過面兒,但每次都是徐晃出手而許褚不幫忙,看來許褚這個虎癡,比徐晃還是要聰明一些的,他知道什么仗可以打、什么仗不可以打。
徐晃先二十回合敗給顏良,跟張遼聯(lián)手戰(zhàn)文丑,結(jié)果是一落馬一奔逃,關羽半路殺出,三刀砍得文丑心怯而逃,再追上去一刀索命。
關羽沒有赤兔馬的時候,在徐州下邳山之戰(zhàn)中沖破了徐晃許褚的聯(lián)手阻擊,有了赤兔馬之后,只用六刀就斬顏良誅文丑——古代大將的戰(zhàn)斗力包括個人武功、手中兵器和胯下戰(zhàn)馬,三者幾乎是三一三十一:沒有好戰(zhàn)馬,大將的武力值至少要減三成。
如果虎牢關之戰(zhàn)中關羽和呂布換馬,可能不用張飛出手,關羽就把呂布砍于馬下了。

關羽降曹并不虧本,他有了赤兔馬之后,儼然成了無敵之將,被他斬殺的顏良文丑,也絕非等閑之輩——徐晃、張遼都在他們刀槍之下丟了大臉,呂布八健將中的魏續(xù)宋憲,更是死得干脆:“顏良橫刀立馬于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zhàn)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于陣前。魏續(xù)續(xù)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xù)于馬下?!?/p>
徐晃想在曹操面前露一小臉兒,結(jié)果成了大笑話,吳敬中罵李涯的那句話,曹操用來罵徐晃也是可以的。
白馬延津兩戰(zhàn),都足以證明顏良文丑的武功,遠在許褚徐晃張遼之上,關羽走后的袁曹大戰(zhàn),也能看出張郃高覽的武功不弱:“操怒,使張遼出戰(zhàn),張邰躍馬來迎。二將斗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zhàn)。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p>
張遼對張郃,許褚對高覽,雙方打得不可開交,曹操先不講武德地派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軍齊沖彼陣,結(jié)果被審配指揮的袁軍弓弩手射得人仰馬翻一敗涂地。

高覽降曹后,不知為什么把長槍換成了大刀,三回合砍死劉備的鐵桿粉絲劉辟后,被從背后殺來的趙云一槍秒掉,成了河北四庭柱中第三個謝幕的。
高覽謝幕,張郃成了曹魏頂級名將,連劉備和諸葛亮對他都有點忌憚,張飛雖然把張郃打得棄馬緣山而逃,但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智謀——單打獨斗,張郃并不懼張飛:“兩軍擺開,張飛出馬,單搦張郃,郃挺槍縱馬而出,戰(zhàn)到二十余合……張飛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zhàn)到三五十合。”
張郃在漢中與張飛兩次交手,單挑都沒落下風,而張郃的武功,跟顏良文丑相比,顯然還是差了一個檔次——比顏良文丑差一個檔次的張郃尚且能戰(zhàn)平張飛,顏良文丑親自出手,張飛的勝算能有幾何?
有人說張郃二十回合就被馬超擊敗,似乎能表明馬超武功勝過張飛,那是沒考慮到張郃對戰(zhàn)張飛馬超時的戰(zhàn)斗意志:打馬超,先求保命,打不過就撤,輸了也沒關系;打張飛之前,是在曹洪面前立了軍令狀,輸了就可能被曹洪殺掉。一次是出力,一次是拼命,兩戰(zhàn)有本質(zhì)區(qū)別。

張郃拼了命,跟張飛馬超大戰(zhàn)一百回合也未必會輸,與徐晃武功不相上下、與高覽打得難解難分的許褚,在潼關渭水大戰(zhàn)馬超的故事,讀者諸君都能倒背如流,毋庸筆者贅述——那一戰(zhàn)不管判定誰贏了,都說明許褚的武功即使比馬超差一點,也絕不會差太多,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許褚敢赤膊戰(zhàn)馬超,卻不敢跟顏良文丑中的任何一個單挑。
許褚的武功絕對算得上一流,他先后敗給關羽張飛,也不是偶然——關羽張飛是三國公認的萬人敵、熊虎之將。
許褚輸給了關羽張飛,不敢打顏良文丑,跟趙云馬超單挑,卻是一點都不怵,這一點我們細看穰山之戰(zhàn)和潼關之戰(zhàn)就會明白:他的武功跟馬超趙云在伯仲之間,跟關羽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馬超在單打獨斗中沒能拿下許褚,張飛單挑也沒能戰(zhàn)勝張郃,這就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能不能打過顏良文丑了,甚至關羽沒有赤兔馬能不能打贏顏良文丑,似乎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羅貫中兩次強調(diào)了赤兔馬的作用,可能就是暗示,關羽沒有赤兔馬,就不可能那么輕松干掉顏良文丑:“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云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后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p>
張飛馬超的戰(zhàn)馬并沒有名字,跟赤兔和的盧肯定有一定差距,所以不能像關羽那樣斬顏良誅文丑如砍瓜切菜,他們單挑顏良文丑雖然未必會輸,但獲勝的把握,似乎也不會很大。
如果只拿許褚徐晃做參照物,那么張飛單挑顏良文丑的勝算,可能會大于馬超,但要說張飛馬超都有必勝的把握,似乎也不太客觀,于是最后留給讀者諸君的問題也就出來了:在您看來,張飛馬超單挑顏良文丑,多少回合能分出勝負?張馬二將的勝算能否超過三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