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圭海四記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載。圭海四記專注于閩南本地化文史研究,主要記錄以海滄為中心的龍同海地區(qū)的文史現(xiàn)象,因地域及見識局限,難免主觀臆斷,歡迎指教、批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下合計約1,087字,如有缺失、紕漏,敬請留言告知:

天順《天下一統(tǒng)志》

在府城東南海中,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嶼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詩:笑憑詩句說丹霞,城郭人民數(shù)萬家。禮接紫陽風俗厚,學傳東魯?shù)涝促d。

弘治《八閩通志》

在府城東南海中,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詩:笑憑詩句說丹霞,城郭人民數(shù)萬家。禮接紫陽風俗厚,學傳東魯?shù)涝促d。

正德《漳州府志》

在府城東南海中。晏殊《類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一名赤嶼。

嘉靖《龍溪縣志》

在縣東南海中,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詩云:“笑憑詩句說丹霞,城郭人民數(shù)萬家。禮接紫陽風俗厚,學傳東魯?shù)涝促d?!?/p>

萬歷癸酉《漳州府志

在大海中,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彼瘟肿诔荚娫?“笑憑詩句說丹霞,城郭人民數(shù)萬家。禮接紫陽風俗厚,學傳東魯?shù)涝促d。”

萬歷癸丑《漳州府志》

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龍溪縣南廂外,亦有丹霞山,與此不同。

崇禎《閩書》

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即圭嶼也,在??谥醒肴琮敻∷妫嗝攷Z。

崇禎《海澄縣志》之一

一名赤嶼,在大海中。晏殊《類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暮色如霞,故名。按淳祐志以嶼屬漳浦,應是澄與鎮(zhèn)海接連處。宋時澄與鎮(zhèn)海俱未立,因其去龍稍遠,故以屬浦耳?!?a class="keyword-search" >閩書》謂丹霞嶼即圭嶼,郤誤甚矣。鄭爵魁丹霞嶼詩:海門盤礴水東流,古嶼浮天望十洲。五夜霞光生日島,千年蜃色幻丹丘。潮來綸藻青青泛,月上漁罾黯黯收。朝暮近傳喧鼓角,樓船諸將急防秋。

崇禎《海澄縣志》之二

在大海中,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海上有石,朝色為丹,暮色為霞,故名。詳見山川志。

康熙《漳州府志》

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龍溪縣南廂外亦有丹霞山,與此不同。

乾隆《福建通志》

一名赤嶼。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即圭嶼也。在??谥醒肴琮敻∷妫嗝攷Z。

乾隆《漳州府志》

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龍溪縣南廂外亦有丹霞山,與此不同。

光緒《漳州府志》

一名赤嶼。晏殊《類要》云:海上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故名。龍溪縣南廂外亦有丹霞山,與此不同。

注曰:漳州,以境內(nèi)有丹霞山、丹霞嶼而雅稱“霞漳”。漳州郡城東南的丹霞嶼,早在北宋初年便已聞名,然而到了明代,丹霞嶼指代何處卻成了疑問。有人認為是九龍江口的圭嶼,也有人認為是漳浦縣境的赤嶼。盡管如此,以九龍江口為所在地的丹霞嶼,還是獲得大量文人的青睞。以今日視角,除了圭嶼外,丹霞嶼還可能指代火燒嶼或鼓浪嶼,至于最終答案如何,可能還需時日才可揭曉。

海滄方志匯編》章節(jié)目錄如下:

----輿地志·嶼----

----輿地志·礁----

----輿地志·嶺----

----輿地志·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茲土久遠,追遠不易,只為留存一個有溫度的圭海記憶。

圭海四記

Amoynotes

中國·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