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對身體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葡萄糖可為機體供給能量;參與體內多種物質的代謝過程,是合成蛋白質、脂肪的重要原料;保護神經系統(tǒng)。

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基礎,若血糖水平過低,同樣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現低血糖、影響內分泌系統(tǒng)、增加心血管系統(tǒng)負擔等等。
相反,若血糖過高會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對于高血糖的人還有可能引發(fā)酮癥酸中毒等嚴重并發(fā)癥;血糖過高還會增加相關并發(fā)癥的危險,如腎臟病變、眼底病變、血管病變等等。

對于其他群體,在正常情況下,大家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針對空腹血糖,正常血糖范圍為3.9~6.1mmol/L;餐后2小時的血糖不應超過7.8 mmol/L。
已經患上糖尿病的人,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標并非和健康人完全一樣,對于成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為宜,餐后2小時血糖應控制在小于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反映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建議控制在7.0%以下。

那么,如何更好地控制血糖呢?有的人說,每天吃一小把花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不升反降?該不該吃?
在民間,很多老人都說吃花生能降血糖,特別是部分人在食用花生后,身體不適的癥狀確實出現了改變。如對于有輕微血糖高的人,容易出現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頭暈頭痛等情況,在堅持吃花生后,這種現象卻有所改變了。

不過,這也只是民間所傳的生活經驗,未經科學的研究證實。況且,在真正降血糖作用上面,需要糖尿病患者聽從醫(yī)囑,切勿光靠食療來穩(wěn)定病情。
另外,科學對待花生的營養(yǎng)價值,花生確實是很好的堅果,別看它的個子小,卻蘊含著較多的營養(yǎng)成分,就好比是一個“營養(yǎng)寶庫”,如植物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鈣、鐵、磷、鉀、鎂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

并且,花生的膳食纖維含量還很高,如果在飯前或者是加餐前吃花生,還有助于增強腸胃飽腹感,并減少其他食物都攝入,對控制體重十分有益。還有花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都有好處。
但這是在適量吃花生的前提下,不建議大家過量吃花生以及油炸花生,生吃花生才是最健康的方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