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一日從春入夏,
又一日入冬,
氣溫直轉,
櫻花忽然盛放,
而三日后紛紛凋謝。
每天在公園,
一波波游客來來去去,
而我們這些常駐者,
看著這些花兒,
從花苞,到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傷感,如故。
春色留不住,
花開自花落,
大家在花下記錄自己的春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先生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傳習錄》下)
公園里,舉著相機追逐花影的游客,與靜坐凝視落英的常駐者,恰似禪宗公案里的兩重境界。前者如《禪境之美》所述,在光影交錯的“限定美景”中捕捉剎那的感官愉悅;后者則接近“少即是多”的禪修美學,從零落成泥的循環(huán)里參悟色空不二。
禪宗所言“日日是好日”,在櫻花季得到最鮮活的注腳。染井吉野櫻的七日花期,濃縮著生住異滅的完整輪回,恰似《金剛經》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凋零何曾是真凋零?絢爛又何嘗是真絢爛?心與花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永恒在當下的映現(xià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