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回時》最新的劇情中,莊寒雁的后臺苗貴妃被莊仕洋和齊王聯(lián)合給整死了。苗貴妃在后宮掙扎多年,無論心機還是手段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為什么面對莊仕洋和齊王的聯(lián)合反擊,卻沒有一絲還手之力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欽天監(jiān)的預言是導火索。欽天監(jiān)在朝廷中具有極其隱秘又重要的地位,其關于天象的預言不僅被視為上天的旨意,更關系到整個王朝的興衰,左右著帝王和臣民的決策。苗貴妃身處宮廷權力的漩渦中心,此前便因被五大臣聯(lián)名上奏,陷入了輿論的風暴之中。雖然這場風波暫時平息,但苗貴妃的處境依然岌岌可危。

此時,欽天監(jiān)的預言如同一顆定時炸彈,瞬間點燃了新一輪的危機。一旦被冠上禍國殃民的大罪,且有欽天監(jiān)的天象佐證,苗貴妃便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地。在古代,人們對天象充滿敬畏,將其視為上天的警示。當欽天監(jiān)的預言與苗貴妃聯(lián)系在一起時,輿論的浪潮瞬間將她淹沒。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苗貴妃想要自證清白,也顯得蒼白無力。如果沒有雷霆手段和周密部署,根本無法逃開輿論譴責和帝王的問責。

就如同歷史上的諸多事件一樣,迷信天象的帝王往往會為了維護統(tǒng)治,毫不猶豫地犧牲掉被天象“定罪”的人,苗貴妃也未能幸免。欽天監(jiān)的預言成為了她命運轉折的關鍵導火索,為后續(xù)一系列事件的發(fā)生埋下了伏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莊仕洋與齊王的反擊是加速劑。莊仕洋在劇中是一個不擇手段、自私又唯利是圖的人。當莊寒雁攀上苗貴妃這層關系,并對莊仕洋展開攻勢時,莊仕洋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不妙。為了保命,他果斷聯(lián)合齊王,利用欽天監(jiān)的預言大做文章。

莊仕洋深知苗貴妃因收養(yǎng)太子一事本就不得人心,如今天象一出,滿朝人心浮動,正是扳倒苗貴妃的絕佳時機。他與齊王精心策劃,又是在民間散布歌謠詆毀苗貴妃,又是收買欽天監(jiān)的人杜撰天象有異一說,成功煽動了朝堂上下對苗貴妃的不滿。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苗貴妃的處境愈發(fā)艱難,來自各方的壓力如潮水般向她涌來。

苗貴妃此前強行收養(yǎng)太子,已經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如今在莊仕洋和齊王的添油加醋之下,那些原本已經壓下去的矛盾瞬間泛起,使得苗貴妃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莊仕洋與齊王的聯(lián)手,無疑是苗貴妃之死的加速劑,讓她的命運朝著悲劇的方向迅速滑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莊寒雁的逼迫是主因。從苗貴妃的種種表現(xiàn)來看,她并非一個熱衷于爭權奪利的人。身處復雜的宮廷斗爭中,她只想尋求保護,在宮中長久立足下去。然而,莊寒雁的出現(xiàn)打破了她的平靜生活。

莊寒雁為了報殺母之仇,找到苗貴妃,希望她能幫忙對付莊仕洋。起初,苗貴妃出于對自身處境的考慮,拒絕了莊寒雁的請求。畢竟,在宮廷中,后宮干政是大忌,一旦卷入其中,必將惹來無盡的麻煩。但莊寒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先禮后兵,甚至不惜以與苗貴妃同歸于盡相威脅。在莊寒雁的逼迫下,苗貴妃從她口中得知了昔日好友阮惜文的死因。出于對好友的情義,苗貴妃最終下定決心助莊寒雁一臂之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這個決定卻將苗貴妃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她的行為坐實了后宮干政的罪名,讓她成為了眾矢之的。面對各方的指責和攻擊,苗貴妃無法還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處境越來越糟。莊寒雁的逼迫,成為了壓死苗貴妃的最后一根稻草,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軌跡。

在莊寒雁的眼里,人人都是可利用的棋子,雖然事出有因,雖然其情可憫,但是不顧對方的安危,強行拉苗貴妃入伙,最后導致她香消玉殞,實在有些對不住死去的阮惜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到苗貴妃死去,莊寒雁才明白,沒有誰能做誰的靠山,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未雨綢繆,提前部署,才能躲過別人的算計。

可惜這個悔悟,來的還是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