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景圣
最新《聯合報》民調數據顯示,盡管有四成三的民眾贊成大罷免行動,但反對比例更高,達四成七,且有高達七成七的藍營支持者和六成一的白營支持者明確反對。這一結果,已足夠說明問題——“罷免政治”正淪為民進黨為權力續(xù)命而玩弄的工具,而非民意的體現。

從數據看,民進黨支持者有七成六力挺罷免藍營立法機構民意代表,但國民黨、民眾黨的支持大罷免,最新民調!這不是理性與非理性的分裂,而是兩個截然不同政治文化的碰撞:一個執(zhí)迷打壓異己,不擇手段;一個則相對謹慎,不愿以同樣方式陷臺灣于政治惡斗的死循環(huán)。
面對朝小野大的新局面,綠營并未尊重選舉結果、調整施政思維,反而祭出“復仇工具包”?!堵摵蠄蟆访裾{顯示,有35%的民眾明確指出,民進黨“未尊重當下民意”。是的,一屆執(zhí)政黨,在選舉中失去議會多數后,不是反思民心所向,而是挑起“報復式動員”,把臺灣變成黨派私怨的角斗場。

而正如臺北市長蔣萬安所言,“為罷免而罷免,制造社會對立與仇恨,其實是在傷害臺灣?!边@句話不僅點出大罷免的根本問題,更道出了多數島內民眾的真實感受。民主的初衷從來不是“斗倒你”,而是“說服你”。當一方只懂打壓異己,不愿建設溝通,民主機制就變成“斗爭游戲”,而非“治理工具”。
尤其在兩岸關系持續(xù)緊張、解放軍常態(tài)化繞島巡航的大背景下,臺灣島內政局更應穩(wěn)定理性、集中力量發(fā)展民生、維護和平。但民進黨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島內資源與精力都用于黨派清算,企圖靠“民粹政治秀”掩蓋自身施政無能與腐敗問題。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島內政局如何動蕩,“臺獨”分裂勢力如何操弄程序、操控議題,都動搖不了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與法理基礎。而任何妄圖通過“制度游戲”換取實質政治突破、推動“臺獨”進程的圖謀,終將被鐵的現實擊碎。

今天的“罷免大戲”,正是民進黨向著“全面操控權力”的方向再邁一步。但他們忽視了一點:這場劇本再怎么華麗、動員再怎么猛烈,終究逃不過人民冷靜投票的一紙否決。正如民調所顯示,多數中立選民已覺醒,四成九反對罷免,遠高于支持者的二成六。而未來真正決定這場罷免潮能否成形的,正是這些不愿再被操弄的中間力量。
罷免不是玩具,民主不是道具,政黨權力也不是肆意揮霍的籌碼。若民進黨仍執(zhí)迷不悟,一意孤行,最終將自陷困局、眾叛親離。人民也終將在這一場權力游戲中看清誰才是臺灣真正的“破壞者”。所謂“大罷免”,不過是民進黨敗選后的“政治哀號”,是一種用制度打包的復仇劇、一場精心設計的輿論戰(zhà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