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xù)昨晚這個被投資收割的網紅的話題。

有讀者問我,他怎么才能夠長期穩(wěn)定的通過投資賺到錢?

我給你的答案只怕要令人失望了,他無論如何,也沒法長期穩(wěn)定的通過投資來賺錢。

投資是個參與門檻很低的事情,理論上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哪怕你買套房也可以。

但是這些參與的人里面,從性格的角度,分兩種。

一種人他是真的想要錢本身。

利潤只要大于他的風險,盈利增長曲線只要是方差很小的向上形態(tài),他就OK。

至于情緒上他有多痛苦,他是無所謂的,或者,他根本感受不到痛苦,他沒情緒。

另一種人,他只是嘴上說他要賺錢,實際上,他想要的是爽。

說的明確點,他是想要很爽的賺錢,或者說是想要賺錢后能夠買到的爽感。

我拿銷售舉個例子。

一單生意,兩個銷售來打單,客戶往地上吐一口痰,說:誰舔了,單就是誰的。

張三舔了,單就是他的,李四覺得實在太惡心了,下不去嘴,就丟單了。

這個惡心的測試就是告訴你,誰才是真的想要那張單。

確實是張三。

你把張三和李四的例子扔到市場里,是一模一樣的。

的確有一部分投資人,他就是可以像張三一樣,隨意舔痰的,甚至甘之如飴,他口味就這么獨特。

而絕大多數(shù)投資人,都是做不到的。

你想象一下如下場景。

市場上現(xiàn)在有個機會,它可能盈虧比不達標,也可能有別的原因,總之,無法觸發(fā)你的交易系統(tǒng)。

但是,你覺得大概率就是賺錢的,請問,你要不要入場,撈一筆?

你可以不開倉,但不做,你是很難受的。

尤其當你事后看到它確實漲了,你覺得自己踏空了,你的情緒就會更加強烈。

你每時每刻都會懊悔,自己當時為什么沒進場。

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如果一年里面這樣的事情重復發(fā)生180次呢?

那你就得痛苦180次,你就得忍受180次踏空的心理折磨。

再比如,你按照交易系統(tǒng)做了一張多單,但是在持倉的過程中,它沒動靜,或者說它并不如預期,而是漲漲跌跌,跌多漲少,可是它又沒有跌破止損位。

與此同時,你看到另一個機會,漲勢如虹。

請問,你有沒有選錯了的感覺?

你是不是很想平倉,很想去做另一個?

你可以壓抑自己的想法,但對不起,你每天都要忍受折磨,如果這個過程長達180天,你就要忍受180天,夜夜失眠。

終于有一天,你受不了了,你平倉了,你去做別的了。

這就證明你想要的,并不僅僅是賺錢本身。

你不是一個只要盈利增長曲線好,就可以每天舔痰舔得甘之如飴的人。

你每天都會想,這么痛苦的要忍受持倉的感覺,忍受踏空的感覺,那這錢,得來的還香么?

舔痰舔來的錢,它還香么?

它不香了對吧?

所以你看,你承認了,你想要的不是錢,是香。

于是你就會在自己忍不住的情況下開倉,在自己受不了的情況下割肉。

因為別人貪婪的時候,恰恰也是你貪婪的時候,別人貪婪你忍著不貪婪,忍著踏空的痛感,就像每天都在強迫自己舔痰。

別人恐懼的時候,恰恰也是你恐懼的時候,別人恐懼的時候你忍著恐懼的折磨,忍著持倉的折磨,就像每天都在強迫自己舔痰。

你終有一天受不了舔痰,于是乎根據自己的心情去做單了。

因為只有這么做,你才能舒服,你才能透口氣,于是乎,你變成了韭菜。

韭菜沒有錯,因為市場里面,若不是韭菜,那就得是個變態(tài)。

你只是受不了變態(tài)的日子,所以選擇了當韭菜,選擇了當個金融消費者而非穩(wěn)定盈利者。

好,回到網紅的話題。

站在網紅的角度,想想看,你到底為啥要投資?

是你現(xiàn)在掙錢不多?還是不爽?

不,你是掙的又多又爽。

你只是貪婪,你還想要更多,更爽。

一個從來沒有做過別的事情,出道就當網紅的人,他能學會舔痰么?

不能,因為他犯不著呀。

所以,他那是投資去了么?不,他是去尋找爽的感覺去了。

他以為傍上了富豪朋友,他以為像《三十而已》里的顧佳一樣去富人圈蹭幾頓飯,就可以更輕松的賺到錢。

很遺憾,那只是他以為。

他對商業(yè)一無所知,他對投資一無所知,他對我們前天聊的財富的真相,階層的底層邏輯,一無所知。

他只是因為運氣賺了一點錢,但是,他并不明白從古到今,在67%的利益蛋糕里面攪馬勺的這個群體,到底是怎么形成,怎么運行,以及怎么傳承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