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時科技變成新潮流

誰曾想20年玩剩下的一些老物件,現(xiàn)在卻又重新流行起來,特別是年輕人。

難道流行的潮流就是復古嗎?還是說好的東西永遠也不過時?

作為個數(shù)碼愛好者,更是喜歡懷舊的人,我會經(jīng)常去二手市場里淘電子老物件,以前幾百塊就能收個經(jīng)典相機、老款MP3或者一臺早年的翻蓋手機。

可現(xiàn)在,這些原本被嫌棄的“電子垃圾”竟然變得比新品還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幾年,許多曾經(jīng)被掃進歷史角落的電子產(chǎn)品都在悄悄翻紅。

翻蓋手機、CCD相機、CRT顯示器,甚至是磁帶隨身聽,它們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重新進入年輕人的視野。

不僅二手市場的價格水漲船高,一些品牌甚至開始復刻這些經(jīng)典產(chǎn)品,迎合消費者的懷舊情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復古電子為何成了“潮流單品”

如果說科技的發(fā)展方向是越來越智能、高清、高效,那么這些復古電子產(chǎn)品則剛好相反。

CCD相機像素不高,色彩偏冷,甚至偶爾會出現(xiàn)失焦,但拍出的照片卻自帶氛圍感;

翻蓋手機沒有智能系統(tǒng),甚至連社交軟件都裝不了,但開合時的“咔噠”聲,讓人忍不住一遍遍地把玩;

CRT顯示器體積笨重,分辨率比不上現(xiàn)在的液晶屏,但玩起像素游戲時,那種獨特的掃描線質感,卻是任何濾鏡都模擬不出的味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產(chǎn)品的獨特體驗,正是今天的電子產(chǎn)品無法提供的?,F(xiàn)在的智能手機越來越趨于同質化,屏幕占比越來越高,攝影算法越來越智能,但也正因為太“智能”,太“精準”,反而讓人有點厭倦。

年輕人開始尋找過去的“手感”,開始懷念那些帶有機械質感的物理按鍵,甚至愿意放棄便捷,去換取某種“不完美”帶來的獨特體驗。

社交媒體加速了復古潮流

一旦某種趨勢在社交媒體上流行,它的市場價值就會迅速攀升。

明星手里的CCD相機,復古博主曬出的磁帶隨身聽,甚至是二手市場上的諾基亞3210,一旦成為“種草”熱點,便會被年輕人瘋搶。

許多原本幾百塊就能買到的老設備,如今價格翻了幾倍不止,甚至出現(xiàn)了“海淘代購”專門去日本、歐洲收貨再高價轉賣的現(xiàn)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歐陽娜娜

而品牌方也察覺到了這一風向,去年諾基亞推出了翻新版的直板手機,索尼重新復刻了部分經(jīng)典隨身聽,就連任天堂的老掌機NDS,也因為能夠DIY定制外殼,成了“復古潮人”的必備單品。

看似過時的科技,在消費市場上又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逃離“高清時代”的另類方式

在如今這個一切講求高效率、高解析度的時代里,懷舊成了一種心理避風港。

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已經(jīng)突破一億像素,AI修復技術能讓模糊的老照片煥然一新,短視頻算法能精準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內容。

但當一切都變得清晰,精準,毫無瑕疵,人們反而開始向往那些模糊、不完美、帶點隨機性的東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花錢買老相機,因為那種不確定的成像效果能帶來驚喜;有人沉迷于磁帶隨身聽,因為實體音樂的播放方式比流媒體更有儀式感;

有人收集舊款游戲機,因為比起手機上的模擬器,真實的按鍵操作更有沉浸感。

過去的科技產(chǎn)品,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也承載了一種獨特的體驗,而這種體驗,恰恰是現(xiàn)在的電子設備無法給予的。

復古科技的熱潮能持續(xù)多久?

當然,這股潮流不會一直持續(xù)下去。

過去幾年,流行過一陣的“大頭貼”自拍相機已經(jīng)開始降溫,曾被炒到上千元的iPod shuffle,如今在二手市場上又回到了合理價位。

這類電子復古風潮,往往是階段性的,當消費者的新鮮感過去,市場也會逐漸回歸理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不管復古電子產(chǎn)品的熱潮還能持續(xù)多久,它們所代表的某種情感需求卻是真實存在的。

在一切都追求極致效率、極致體驗的時代里,人們總會想找到一些東西,讓自己慢下來,讓生活多一點儀式感。

而那些曾經(jīng)被丟棄的電子老物件,恰好填補了這個缺口。

聲明:圖片均來自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