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對等關稅生效前夕,歐洲正忙著找應對之策,于是一連三架專機抵達中國,中法聯(lián)合聲明中的一句話或許會讓特朗普感到大事不妙。

這兩天歐洲國家派了不少高官代表來中國訪問,歐洲企業(yè)也一樣組團來赴華談合作,對此我國給出了十分積極的回應。
首先是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等企業(yè)高層,他們在收到中方遞出的請?zhí)髞砣A參加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
雖然這是企業(yè)之間的交流論壇會議,但也有不少官方代表出席,中方最高層甚至親自出面會見這些外商高層,這是咱們給出的最高待遇,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合作誠意。
在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特朗普政府不停揮舞關稅大棒的背景下,中國此舉說是“定海神針”也不為過。
其次,預熱了很久的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也來中國了。
27號晚上,我國高層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謝夫喬維奇。

當著對方的面,咱們把話說的很清楚,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歐理應加強對話交流,妥善處理經貿分歧,推動中歐經貿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共同抵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
對于歐洲,我們的態(tài)度一向是能談則談,給足了耐心。
尤其在當前的背景之下,歐洲的合作心理其實比我們還要迫切。
美歐雖然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盟友,但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美歐之間的裂痕就變得越來越大。
4月3號,特朗普簽署的新汽車關稅就要生效了。該關稅不僅將適用于在美國之外制造的汽車,還適用于汽車的零部件。
看起來這會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造成影響,但實際上受傷最嚴重的還是歐洲,因為他們的汽車基本都是銷往美國市場。
特朗普頒布的新措施,將極大的損害歐洲車企的利益。

除此之外,特朗普簽署的其他關稅措施也一樣讓歐洲難以承受。
因為盟友關系,美國市場基本是歐洲企業(yè)的第一選擇,而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就是給歐洲的“當頭一棒”。所以他們決定來中國一趟。
除了歐盟貿易專員,法國外長也來了一趟。
我國王毅外長在會晤的時候給出了他們想聽到的答案,強調中方支持歐洲堅持戰(zhàn)略自主,會后中法發(fā)布的聯(lián)合聲明內容更加值得注意。
其中明確寫到,一些國家從多邊機構退出,只會讓我們進一步堅定決心并加強行動。
中法一致同意在現(xiàn)有的最佳科學基礎上,考慮各國不同國情,采取并加快集體行動。
這句話,恐怕會讓特朗普意識到大事不妙,因為現(xiàn)在歐洲正在加速靠近中國,想以此來對沖美國關稅帶來的影響。

雖然歐洲合作的誠意可能不太夠,甚至有變臉的可能,但在當前的情況下,此舉無疑能讓美國陷入“孤立狀態(tài)”。
而這個結果,完全是特朗普一手造成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