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雷法,北宋的神霄派
神霄派,這個在北宋末年興起的道教宗派,其名稱源自北宋道士林靈素所編纂的神話故事。林靈素,溫州永嘉人士,通過左道篆徐知常的引薦,深受宋徽宗的寵信。據(jù)《宋史·林靈素傳》記載,林靈素向宋徽宗說:“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主南方,號長生大帝君,陛下是也?!被兆谏跸玻苑鉃榻讨鞯谰实?,他將自己出生地的福寧殿東所建的玉清和陽宮,更名為玉清神霄宮,并將天下的天寧萬壽觀改建為神霄玉清萬壽宮。因此,神霄派便以此得名。

現(xiàn)存《道藏》冠以“神霄”之名的經(jīng)籍約有兩種,即:《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十二卷,《高上神霄宗師受經(jīng)戒》一卷,均是徽宗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后編撰的。神霄派以傳承神霄雷法為主要特色。張宇初《道門十規(guī)》稱“神霄始于玉清真王”,“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逼渲型糁复髱熗粽婢?,王指王文卿。

王文卿(1093-1153年),江西建昌南豐人,自稱在宣和年間(1119—1125年)遇大師汪真君于揚(yáng)子江,傳授了飛神謁帝的法術(shù)。偶然間,在野外澤地遇見電母老嫗,獲得了操控雷電、驅(qū)使鬼神的秘籍,因此救助了無數(shù)人。后來被宋徽宗召見,賜封為太素大夫和金門羽客。據(jù)說他能預(yù)測天機(jī)、祈雨驅(qū)邪。曾多次請求修整政治、訓(xùn)練軍隊(duì),但都因宋徽宗不采納其建議而憤然南歸。
在元代,神霄雷法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莫月鼎。莫月鼎(1223—1291年),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士。在南宋時期,他進(jìn)入青城山丈人觀,師從徐無極學(xué)習(xí)五雷法,后來又從南豐人鄒鐵壁那里得到了王文卿的斬勘雷書。據(jù)傳,他曾應(yīng)召在灤京內(nèi)殿展示法術(shù),效果顯著;隨后又奉命祈雨,雨水隨即降臨。盡管獲得了賞賜,他卻一概拒絕,裝瘋以避世,用符咒治病,幾乎無不應(yīng)驗(yàn)。

歷史上,許多人批評宋徽宗因推崇神霄派而導(dǎo)致國家衰敗和百姓受難。然而,實(shí)際上,在宣和元年(1119年),林靈素因?qū)μ硬痪炊毁H回原籍,而王文卿也因直言進(jìn)諫而選擇辭職歸隱。神霄派對北宋末年的政治和軍事影響相對有限。因此,將宋徽宗的誤國歸咎于神霄派并不準(zhǔn)確,更恰當(dāng)?shù)恼f法是,他的失誤在于過度崇信道教。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