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媽媽。

你們覺得孩子“隨父姓”和“隨母姓”有什么不同嗎?

孩子的名字要伴隨一生,所以也被賦予了重大和美好的意義。

很多新手爸媽在娃還沒出生的時候,就絞盡腦汁的想給孩子起一個寓意美好、悅?cè)藙勇牭暮妹帧?/p>

名字一般是跟隨在姓氏后,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大多數(shù)的家庭,孩子生下來隨父姓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孩子會隨母姓

在中國,如果說父母離婚了,獨自帶孩子的母親,一般會將孩子的姓氏改為自己的,這多多少少也會給孩子心理上帶去一些影響和傷害,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的孩子。

有一位孩子,因為媽媽的姓氏比較特殊,全家人在給她起名的時候,一致通過“隨母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想到這一決策也給她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帶去很大的積極影響,身邊的小同學、小伙伴都希望能夠有她這樣一個好聽的名字。

孩子隨母姓引發(fā)同學羨慕

這個孩子叫“第五月“,上學期間,哪科老師上課點名的時候,都會對她的名字產(chǎn)生好奇,簡直就是“過目難忘”,看一眼就能記住的神仙名字。

有老師也會私下里問她,你到底是姓“第“還是姓”第五“,感覺這兩個姓都挺少見的。

經(jīng)過溝通了解得知,原來她是姓“第五“,是一個復姓,與軒轅、公孫、歐陽等姓氏相似,也存在于《百家姓》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是中國漢王朝建立后,從田齊王族里分支出去的一支,于是有了”第五氏“這個姓氏。

關(guān)于“第五月”這個名字還有一段故事,據(jù)說因為孩子的母親姓氏太特殊,當年她出生的時候,關(guān)于起名字家里還開了一場家庭會議。

會上,孩子的姑姑就提議,朱姓不好聽,不如跟著嫂子姓“第五”,起出來的名字大氣有畫面感,名字就是一張行走的名片,今后孩子走到哪都是一道風景,引人關(guān)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于是,全家人一致通過姑姑的提議,讓孩子“隨母姓”,她們給娃精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第五月“。

也正因為自己與眾不同的名字,她從小到大確實受到老師們的關(guān)注和重視,光上課提問頻率都會比其他同學高很多。

而且,她的名字還引發(fā)很多小朋友的艷羨,好多聽說她名字的故事后,回去嚷嚷自己的父母,也要給自己起個復姓;

因為這個名字聽起來太酷了,在孩子們心中就仿佛被賦予了魔法能量,可以戰(zhàn)勝很多困難和難題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什么如今“隨母性”很常見

我們會發(fā)現(xiàn),身邊隨母姓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人們也是見怪不怪,其實這背后也有多重的社會文化原因。

第一,女性地位提高

孩子隨父親姓,仿佛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其實是父系社會男性力量強大、占主導地位的體現(xiàn)。

現(xiàn)在隨著人們觀念的轉(zhuǎn)變,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尤其是經(jīng)濟越發(fā)達的地區(qū),越發(fā)達的國家,其實人們越來越不拘泥于孩子僅僅隨父姓了。

數(shù)據(jù)顯示,上海江蘇一帶隨母姓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尤其是上海地區(qū),隨母姓的比例已提高至10%。

年輕一代的女性更認同"姓氏權(quán)平等",認為隨父姓并非天經(jīng)地義,而是可協(xié)商的選擇。

這和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經(jīng)濟獨立自主,在家庭中決策話語權(quán)提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二孩政策放開

隨著二三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原來是80、90年代的獨生子女,她們的父母養(yǎng)育一個孩子,于是會鼓勵建議其多生兩個,“二孩二姓”在很多獨生子女父母家庭也不再是罕見的事。

一位寶媽說,因為自己的父親就是家里的獨子,自己也是獨生女,江家到她這一代,如果生下的孩子不隨她的姓,真的就“斷后”了,于是她和老公商量,孩子隨母姓。

我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子女可隨父姓或母姓,也為隨母姓提供了法律依據(jù)。

一些多子女的家庭,一個孩子隨父姓,一個孩子隨母姓,這種做法看似平衡了雙方家庭的利益和情感,也成了很多新型家庭的選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媽媽姓氏稀缺/好聽

如果媽媽的姓氏很好聽,家庭也會考慮孩子跟隨其姓氏,起出來的名字顯得與眾不同。

比如中國最美的九大姓氏:獨孤、上官、納蘭、慕容、歐陽、司馬、夏侯、諸葛、皇甫,聽起來就很驚艷,孩子隨母姓起出來的名字耳目一新,如同蕓蕓眾生中的一股清流,悅耳動聽。

還有一些單姓,也非常好聽,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個女同學,她叫“柏芙蓉”,據(jù)說她就是隨母性,因為姓氏特殊好聽,名字也給人一種大氣雍容的感覺。

另外,像“梅”、“奚”、“鄔”姓,無論是音色還是字形,都絕佳,如果媽媽是這個姓,也考慮可以賜予孩子,讓其周身籠罩一層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zhì)光環(huá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母姓”或給生活帶來麻煩

盡管現(xiàn)在隨母姓的現(xiàn)象很常見,但是身邊的一些案例還是共同指出,不建議家庭輕易讓孩子隨母姓;尤其是多子女家庭,有孩子隨父姓,有孩子隨母姓,也會出現(xiàn)很多弊端。

① 家庭內(nèi)部關(guān)系復雜

《六姊妹》中老五劉小玲,是六個姐妹中唯一一個沒有跟隨父親姓何的,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差點還被送人,最后留了下來;

因為自己的姓氏和其他姐妹不同,所以她總有一種疏離感,覺得是家里的外人,其他姐妹也會有意無意的排擠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孩子們的思維很簡單,她們天然會覺得只有同一姓氏的才是一家人,兄弟姐妹不同姓,也會引發(fā)矛盾和爭吵。

② 對孩子成長不利

一個家庭中孩子不同姓氏,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重組家庭,或者是其他不好的原因,給孩子的成長帶去很多不利因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在老人的心目中,和誰姓往往對誰比較親一點,就有一個案例,爺爺奶奶疼愛和自己一個姓的,而姥姥姥爺情感上則更偏向“隨母姓”的孩子。

孩子被卷進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成了家庭權(quán)力爭奪的工具。

③ 或面對一些繁瑣流程

因為很多地方存在默認隨父姓的行政慣例思維,辦理手續(xù)會比較麻煩;

隨母姓的孩子在上學、結(jié)婚、出國簽證等出具材料時,要提供更多的證明材料;而在繼承財產(chǎn)或分割遺產(chǎn)時,也會受到爭議和質(zhì)疑。

你認為孩子“隨母姓”會有什么弊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