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物太昌昌——中日藝術(shù)家聯(lián)展
2025.3.23-4.13
策展人:加藤弘雨
藝術(shù)家:陳量、何效義、樓森華、周雷、魲萬里絵、五月女寛、小林一夫、星野郁馬、中村ヒカル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路四號798藝術(shù)區(qū)中一街空間站




展覽現(xiàn)場
文:加藤弘雨
三月底的北京寒意漸去,完全是春的模樣,我從長野來還是冬季的裝扮,好像與這個城市顯得格格不入。北京的印象是一排排高大白楊,今年趕上三月春,大大的白楊上結(jié)滿了絨絨之物,今年居然發(fā)現(xiàn)了北京的大柳樹也特別多,嫩芽芽被春風吹開了綠花花,在去畫廊的路上幾株玉蘭開滿了白白的花,幽雅中帶著幾分憂傷,想象到古人詩中送春歸的景象也不過如此。
春天是個萬物蓬勃生長,動搖人心欲望的季節(jié)。中日藝術(shù)家聯(lián)展在798的空間站畫廊展出,這里原本是一個工廠的大舞臺,九位中日藝術(shù)家的作品也像一場劇場一樣,幽玄神秘、混沌而充滿張力,每個人的“造物”生動而有感染力,直指人心深處。每個人的個性不同,不同的生活場域、作品形態(tài),卻透出同樣生命本質(zhì)之美。
陳量
陳量是位青年學者,我印象中他一直行走在摩崖刻石鄉(xiāng)間田野間,我感覺時間在他這里總是不夠用。他出生在西北地區(qū),兒時記憶中是在村里的廟宇里游走,古代儀式,民間傳說,以及書寫起源,田野考察,都是他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他行走到的地方,都會把地域民間文化和地方知識相結(jié)合關聯(lián)起來,去挖掘內(nèi)在魅力,這些都是陳量的精神驅(qū)動力。
記得第一次我們同行去武夷山梅溪邊上的下梅村,一起走在古街祠堂,與當?shù)卮迕窠徽?。陳量也會給我講到他去河南九蓮山的奇遇,冥冥之中有神靈在引導他去到寫帳現(xiàn)場,那里的拜山寫帳的使者每個人都很神秘。
陳量說:“日本有很值得學習的地方,像日本禪宗,民藝,千利休,大德高僧書寫,円空佛,長野萬治石佛等等,在那里可以關注研究關于日本的地方知識?!?/p>
他一直給予我很多新的信息和鼓勵。
每次見到他總能被他的知識量和關注點所打動,他始終都保持著對文化和地方知識的敏感度,從中大量吸收轉(zhuǎn)化輸出。書寫,繪畫,剪紙,影像只是陳量其中之一的表現(xiàn)方式,他是文化的挖掘者和研究者,屬于民間田野的“挖掘機”和“鉆井機”。

陳 量《倉頡造字詩》特種宣紙、墨、碳棒等148x268cm 2024

陳 量《燦關:一個西北鄉(xiāng)村儀式》視頻截圖5’47”
魲萬里絵
她在學生時代一些不好的記憶,內(nèi)心的葛藤,如何來解決這些矛盾煩惱,拿起手中的馬克筆,一筆一筆畫著,她的作品表現(xiàn)性別平等,無性別差異、歧視,畫作中多次剪刀的出現(xiàn),像征著要剪斷性別歧視視線,在對世界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無性別差異,人人平等。她不是藝術(shù)科班出身,她母親是一位畫家,從小受到母親的影響,高中畢業(yè)后走向職業(yè)藝術(shù)生涯。她除了畫畫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制作了一些剪紙、刻紙的一些人形,有些肢體轉(zhuǎn)動,酷似皮影戲里的人物,她把剪紙、刻紙,皮影的民藝與畫畫相結(jié)合,每個人形都有著不同形態(tài)和表情,生動活潑可愛造型,顏色、形狀、表情等等都折射出她內(nèi)心的豐富多彩。

魲萬里絵Suzuki Marie《サクリ》
紙、馬克筆45.6×163cm 2019
周雷
我是被周雷的一只烏鴉木雕吸引的,那是一件出神的逸作,讓人看了之后,即使在數(shù)日之后大腦中還是那只烏鴉的表情和身姿,讓我念念不忘。
第一次見到周雷在大學的工作室里,謙卑紳士風度,語速緩慢有力,就像他作品一樣,給人很舒服的尺度??粗芾椎?a class="keyword-search" >繪畫和雕塑,能看到很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在精神部分,這種深邃的內(nèi)斂之美是多年疊加積累而成。好的藝術(shù)家都是會吸收會轉(zhuǎn)化,化解成自己的表現(xiàn)方式。他多年教學實踐經(jīng)驗,以及海外留學和生活對于物品的制作,生活里的細微體窺察,都是他作品的來源??吹剿鼇淼臄z影,喜歡行走穿梭鬧市小巷,在生活與制作之間一直在不停的制作與感悟。

周 雷 布面油畫300x100cm2021
樓森華
他是位才華橫溢和童趣盎然的好玩的人,偶爾在談話中突然間他又變得犀利起來。我記得那天他在樓下摘了一朵玫瑰,找了老瓶子,于是他說:“我們來畫朵玫瑰,再看山水?!?/p>
他筆下的山水是一種思想表現(xiàn),書寫線條都是靈性的很,是一種才情與心性的撞擊。他的畫里面是一首詩歌,是一場歌劇,豐富多彩,淋漓盡致對世俗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這是他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深邃而有內(nèi)在張力。
他對生活對自然始終抱著一種凌睿敏感度,感性的部分都是他制作的來源。技法在他那里只會是多余之談,而筆下的內(nèi)容是他自己在向世人傳達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看似簡單平淡,其則深刻洞悉世間萬象。

樓森華《昆岡》 水墨、宣紙2.4mx1.08m2025
小林 一夫
小林一夫身上自帶藝術(shù)家氣質(zhì),是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感受??吹酱髽渲Ω珊屠K索,鐵、銅、石的雕塑,作品中對生命與生活的感悟,東西方文化吸收轉(zhuǎn)化,他的制作理念是關于生命力,他是感受生活生命深刻的智者。小林一夫經(jīng)歷了日本的“具體派”和“物派”。物派的表現(xiàn)方式是物與物的結(jié)合產(chǎn)生新的事物,小林一夫是物與物的融合之后產(chǎn)生更加有生命力的事物,樹、繩索、鐵、石頭、銅等等自然界的各種素材是他表現(xiàn)生命力的來源。
小林生活在長野北部一個小鎮(zhèn),記得有一次去拜訪他工作坊,看到他菜田附近一顆百年的櫻花樹,他指著那顆百年櫻花樹對我說:“那是我家墓地,那里埋葬著小林家世代祖輩。”
從這里望去我看到了生命的延續(xù)…

小林一夫Kobayashi Kazuo《接力長跑的人》 黃銅8x13cm/件2025
何效義
何效義出生在甘肅黃土高原,他的工作是與土地有關,最早知道的是他的刻印,第一次見到他時正好是鑄印結(jié)束后,熱乎乎的鐵印剛剛拿到他工作室,雖然我上手觸摸了鑄印,那個時候?qū)@個印還沒啥深刻理解。
幾次接觸與了解之后,你會越來越喜歡他做的事情,大隱于市,他正是這樣的。他在做著常人所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像鑄印一樣,他把這件事做到很“土氣”,是一種極致的“土氣”。鑄印的書是被評為全國最美圖書,鑄印的記錄片是真實的記錄他和鑄造工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越來越被他的深刻與大氣吸引,他深居簡出,來回生活在白莊之間,涉獵廣泛,書寫,繪畫,刻印,版畫,鑄造,每個作品里都是他日常生活的記錄,感受到他對事物本質(zhì)的探索,感受黃土高原樸質(zhì),感受到土地呼吸的聲音。

何效義《鑄印》篆刻共31方2019
五月女寛
他是位自然浪漫主義生活藝術(shù)家,學建筑出身,在工作之余做起來了陶藝和墨象畫,從做陶當中來釋放自己,通過陶器來與心靈對話。五月女受到道教文化影響尋找古人描述的桃花源,他從東京移居到信州,在伊那谷的大自然公園里生活,吸收自然帶給他的能量和制作靈感。五月女的作品以白色陶器為主,殘缺的表現(xiàn)形式是他對人生并不完美的思想體現(xiàn),從他制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日式美學的陰翳之美,在白色的世界里,能窺視到事物本質(zhì)哲學之道,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與宇宙自然,生活哲學一起生活的人。

五月女寬Saotome Hiroshi《ざくろ型》陶10x8x12cm2022
星野郁馬
他是個愛撿“垃圾”的青年,他和朋友一起去垃圾場去撿“垃圾”,在那片廢墟里尋找著人們生活中曾經(jīng)用過被丟棄的物品,在廢銅爛鐵里他總能發(fā)現(xiàn)“物”本身的內(nèi)在之美,吸收再轉(zhuǎn)化為自己制作作品的源泉。
星野的木雕的制作源于他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欲望,在海邊,湖邊他撿到一塊流木,當它們相遇的時刻,星野的大腦里就會空想出來木雕的模樣,一根流木、一把刀,刻著刻著,當他覺得可以停下來的時候,人形木偶就誕生了。
“我不是為了愉悅別人去制作作品,我是為了愉悅自己來造物,我制作的作品如果能給觀眾帶來情感上的共鳴,就很滿足”星野這樣說到。
他的作品帶著憂郁神秘色彩,無論是畫作還是木雕,都是在彰顯著他內(nèi)心世界的狀態(tài)。

星野郁馬Hoshino Ikuma《木雕》10x15cm/件2024
中村ヒカル
她是內(nèi)斂害羞、不善言辭的女孩,她和作品的反差讓我印象深刻。她內(nèi)心是細膩柔和,內(nèi)心世界豐富,她的作品是與自己內(nèi)心對話的一種表達方式,黑色與彩色,陰與晴,愉快與苦悶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的詮釋。在大學里她無意中接觸到制陶,制陶帶給她快樂,從大三開始她從平面轉(zhuǎn)入了立體制作,一發(fā)不可收拾。器物都是她腦海里空想出來的造型,有怪獸、有小時候記憶深刻的小動物,游玩時的山樹林,手工捏出造型,表面看似一層毛茸茸的絨毛,是一根根刻畫出來的線條的組合,她沉浸在她的世界中,在工作生活之余還在繼續(xù)制作著她的空想之作。

中村ヒカルNakamura Hikaru《二十四小時之一》 陶13x13x50cm2022




開幕現(xiàn)場

(由左至右)策展人:加藤弘雨、藝術(shù)家:蘇陽、藝術(shù)家:小林一夫、藝術(shù)家:星野郁馬

開幕嘉賓合影
展覽將持續(xù)至4月13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