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

初釋:語出《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币鉃樘斓氐姆▌t是至誠純一的,所以它化育的萬物無法測量。

壺天山人詮釋:這句話非常精妙“其為物不二,則其生物不測”就如同《道德經》里面講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因為他做到了一,也就是不二,獨立而不改,做到了一。然后得其一,則萬事畢。那么所謂一本萬殊,萬殊一本的道理,就是真正的抓住了大本,那么它的運用就無窮無盡,就不可以測度,周行而不殆。這是一個非常精絕的東西。所以才有所謂的君子本立而道生,但得本,不愁末。根本的大本,你一旦抓住了以后,后面的運用就會無窮無盡。這個一就是開啟了他這個活水源頭。你只有真正的抓住了他大本的一,你才能夠運用無窮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應用:我們這里講一個讀書或者做事的方法,我把他叫做概念化的能力。所謂的概念化的能力就是我們針對這本書它核心講的東西,我們提一個概念;針對做的這個事兒,我們提核心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是一個詞,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五個字皆可。但是就是一個詞,它不是一句話,把這個詞給拈出來,就像你去讀王陽明的書,你一定要明白什么是“致良知”一樣。把這三個字拈出來,你就知道它的東西,它的根本所在。這樣的話,可能你修學就會事半功倍。您不妨一試。